§戒律二 世間處處講人情,沒有關係定不行(1 / 3)

胡雪岩善於借勢,尤其是“人勢”,他把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處理得妥妥帖帖,於是,便被人“抬著”進入了富商大賈之列。

妥善經營人情關係,結交友誼廣進財源

曾聽人說,交情是筆存款,“存”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提”,此話一點不假。商人做生意講究的是投資,人際交往中的“拉關係”亦是一種投資,這就如同在銀行中存款一樣,隻不過積攢的是人情,提取的是它的增值效益,從而讓自己的“資本”越做越大。胡雪岩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他交朋友當然不僅僅是“氣味相投”那麼簡單,知可用又能為己用——這正是胡雪岩手段的高明之處。

在社會上行走,不僅僅要會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會做人,若是做人能做得恰到好處,那麼成功亦不遠矣。

所以,為了使自己的事業能夠多一些助力、少一些障礙,我們有必要抓住一切機會去做人情,而且要把人情做足,把人情做聰明,能做到這一點,便等於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顯然是一種收益率最高的投資。

打個比方,我們之中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數本的銀行存折,如果你年初存5000元,到了年底,你會發現,存折上不止是5000元,還有利息!其實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你需要得到什麼樣的人際關係,就需要什麼方麵的付出。

胡雪岩原本隻是杭州的一名小商人,但他非常善於經營,又很會做人,通曉人情,懂得“惠出實及”的道理,所以他常常給周圍人一些小恩小惠。然而,這樣的小打小鬧逐漸不能令他滿足了,他開始琢磨怎樣成就一番大事業。

胡雪岩心想,在中國,一貫都是重農抑商,單靠純粹的經商是不太可能出人頭地的。像秦朝大商人呂不韋,就另辟蹊徑,從商改為從政,不也名利雙收了嗎?所以,胡雪岩最後決定,他也要走這條路子。

當時,正好杭州有個小官員,名叫王有齡。胡雪岩與他素有來往,隨著交往加深,兩人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目的,隻是殊途同歸。於是王有齡就對胡雪岩說:“雪岩兄,我並非無門路,隻是手頭無錢。”胡雪岩聽了就說:“這個好辦,我願意傾家蕩產來幫助你。”王有齡聽了大喜,說:“我富貴了,決不會忘記胡兄。”

就這樣,胡雪岩籌措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讓王有齡上京求官。王有齡去了京城後,胡雪岩仍然重操舊業,別人都嘲笑胡雪岩,認為他的銀子是有去無回了,但他對別人的譏笑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

幾年以後,有一天,王有齡穿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了胡雪岩,問胡雪岩有什麼要求,於是胡雪岩對他說:“我祝您官運亨通,但我並沒有什麼要求。”王有齡是個講義氣的人,他想報答當初贈銀之恩,於是便命令軍需官到胡雪岩的店中購物。胡雪岩的生意自然是越來越好,也越做越大,他與王有齡的關係也比以前更密切。

然而,好景不長。後來,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占領杭州城,而王有齡也因此上吊自殺了。雖然驟然間失去了一個穩固的靠山,但胡雪岩並沒有苦悶多久,他開始尋找新的目標。不久,他盯上了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於是便拿出了一部分銀子,為左宗棠的楚軍辦糧餉和軍火,一下子就贏得了左宗棠的好感和信任。就這樣,隨著左宗棠權勢越來越大,胡雪岩的生意自然也水漲船高,真可謂吉星高照啊。後來,他還被左宗棠舉薦為二品大官,成了大清朝唯一的一位“紅頂商人”。

真正聰明的人,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盡量“給予”的人。而受到此種看似不求回報好意的人的恩惠,隻要稍微有心,對方絕不會毫無回禮的,也會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與你合作。透過這種交流,彼此關係會愈來愈親密,終至成為對你很有用的人。

其實,吃虧與占便宜,正如禍福相倚一般,有時“失”就是“得”,“得”就是“失”。今天你在朋友麵前“吃虧”,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得到厚報,這些“報酬”有可能是朋友的“還禮”,有可能是朋友的信任與尊重,也有可能是其他不明因素。相反,如果你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心想著占便宜,到最後吃大虧的一定會是你,輕者會朋友盡散、求助無門,重者甚至有可能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懂得存情的聰明人,平時就很講究感情投資,講究人緣,其社會形象是常人不可比的,遇到困難很容易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因此,這樣的聰明者其交友能力都較一般人占有明顯的優勢。

讀到這裏或許有人要問,究竟要怎樣才能妥善地經營好人情關係呢?這裏有幾點建議提供給大家,相信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一、未雨綢繆,早施於人。

無論如何,求人辦事都是一件不容易開口、顯得缺少底氣的事情,倘若你能在他人開口相求之前,就已經想他人之所想,預先幫他解決了問題,相信對方一定會感激涕零,這樣的人情送得舒服,回報也定然不菲。

二、積少成多,順理成章。

不要忽略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忙”,古話說得好:“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或許你的舉手之勞,正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那他多半是會湧泉相報的。

三、有來有往,才叫人情。

那些一次性人情顯然是失敗的,或者說那隻是一種單純的一次性交易——我們用錢財或方法換回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而在目標達成之後,便不相往來,這完全背離了我們經營人脈的宗旨。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送人情,再還人情,再送人情,再還人情——這才是良好的人情循環。

四、時常聯係,增進感情。

時間和空間上的空白,會使一切黯然失色。一段人情如果長時間閑置,彼此的印象、好感都會悄然淡去,再要喚回那曾經的美好又要曠費時日。所以,記得與身邊的朋友、以往的同事、異地的親友常保持聯係,或許隻是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聲問候,就足以讓這段感情保持著常青狀態。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提醒大家,雖說我們經營人情本身帶有投資的目的,但切不要剛有一點交情就急著索要回報,這顯然是很短視的。其實人情就好比我們在銀行中存錢一樣,你存得越多、時間越久,所得利息就越豐厚。你給予人家一份人情,若對方是正常人,想當然是要還的,此乃人之常情。但你不要把這看成單純的買賣關係,仿佛交易一樣,我給了你什麼,你就必須給我等價的回報,這種錢物兩清便兩訖的交易太沒人情味。更何況,兩清以後,互不相欠,日後你有求於他,他又憑什麼非給你麵子呢?所以,做人情不要急功近利,這樣不會給你的事業帶來多大幫助。

還有一些人,為朋友做了點事,送人家一點人情便不知所以,誇誇其談、大肆渲染,生怕人家忘了似的,這種人是很膚淺的。殊不知,這種邀功似的做法很傷感情,易使對方在麵子上掛不住,久而久之,人家雖然表麵不會說什麼,但心裏一定會對你有說不出的厭惡,甚至會遠遠地躲開你,連見你都不願。

這叫雞飛蛋打,人情你送了,卻因為沒有做好“售後工作”而功虧一簣。事實上,即便你不說,人家心裏也有數,多說反倒無益。你絮絮不止,人家一定會盡可能快地還你一個人情,從此敬而遠之。以後,縱然你有通天之能,人家也不敢相求,人情自然也就斷了。

所以在做足人情以後,你隻需耐心等待“坐收漁利”即可,千萬不要誇誇其談,甚至你可以當做沒發生過一樣。當然,雖然你“不當一回事”,但對方心中豈能不知?那麼一旦時機成熟,你所做的人情就會像出嫁的閨女一樣,總會再回自己的娘家。

倘若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在人情世故之上,多一點真誠、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相助,那麼,當你遭逢變故之時,一定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我們需要懂得“感情投資”,這不僅僅是對商人而言,因為富饒的人脈關係無疑是事業成功的最大資本。你送給了別人人情,當你有需要的時候,它自然會體現出相應的價值。

善為自己尋找伯樂,背靠大樹才好乘涼

如果說,三級跳遠運動員的水平在踏板準確、飛身如箭,那麼古代經商也需要有發現跳板的功夫。對胡雪岩來說,他在最關鍵的時刻總能抓住轉折點。胡雪岩日後能做大生意,與他命運中的伯樂是分不開的。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又說“店裏有人好吃飯,朝中有人好做官”。但凡有心計的人,都會在生活中時刻留意,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為自己抓住一位“伯樂”,以求借助伯樂的力量幫助自己贏得成功。大體上說,“伯樂”能夠帶來以下幾種好處。

其一接近“伯樂”能夠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所謂“伯樂”,多是在事業上或某一方麵有所建樹的成功者。接近他們,不但可以領悟對方先進的思想、經驗以及為人處世的技巧,同時亦可激發自己趕超對方的欲望。

其二接近“伯樂”能夠拓寬人際關係網。所謂“人以群聚,物以類分”,伯樂身邊必然會有一些能力不俗的朋友。通過“伯樂”的牽線,便可認識更多的伯樂,從而使自己的人脈更加寬廣。

其三“伯樂”可做後盾。伯樂能夠為其提供機會、物質上的幫助。借助伯樂的力量,便可以縮短成功的時間,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退一步說,就算本身渴望成功的欲望不強,但若在生活中遇到什麼麻煩,是不是還有伯樂的“庇護”呢?

毫無疑問,胡雪岩生命中的第一個伯樂當屬王有齡無疑,但好景不長。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以後,太平軍占領杭州城,而王有齡也因此上吊自殺了。雖然驟然間失去了一個穩固的靠山,但胡雪岩並沒有苦悶多久,他開始尋找新的目標。不久,他盯上了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

此時左宗棠正憂心忡忡。杭州連年戰爭,餓死百姓無數,無人耕作,許多地方真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他帶領數萬人馬同太平軍征戰,自己的幾萬人馬吃飯成了個大問題。

正在焦慮之時,手下人報,浙江大賈胡雪岩求見。左宗棠乃傳統的官僚,有“無商不奸”的思想在腦中作怪,而且他又風聞胡氏在王有齡危困之時,居然假冒去上海買糧之名,侵吞巨款而逃,心想此等無恥的奸商,本不欲見他,無奈蔣益澧的麵子,隻得待了半天,才懶洋洋地宣胡雪岩進見。

胡雪岩一進門,就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隨即告誡自己小心謹慎。胡雪岩振作精神,撩起衣襟,跪地向左宗棠說道:“浙江候補道胡雪岩參見大人!”左宗棠視而不見,仍怒目圓睜。一會兒,左宗棠那雙眼睛開始轉動,射出涼颼颼的光芒,將胡雪岩從頭到腳仔細打量一遍。胡雪岩頭戴四品文官翎子,中等身材,雙目炯炯有神,臉頰豐滿滋潤,一副大紳士派頭。端詳之後,左宗棠麵無表情地說道:“我聞名已久了。”這句話誰聽了都覺得刺耳,誰都懂得它的諷刺意味。胡雪岩以商人特有的耐性,壓住心中的不滿,他覺得自己麵前隻不過是一個挑剔的顧客,挑剔的顧客才是真正的買主。胡雪岩沒有直接謙虛地回答左宗棠,而是再次以禮拜見左宗棠。他知道左宗棠素來是個吃捧的人,抓住這一弱點,恭賀左宗棠收複杭州,功勞蓋世,又向左宗棠道謝,使杭州黎民百姓過上安定日子。胡雪岩一邊恭維一邊注視著左宗棠,他見左宗棠臉上露出一絲不易讓人覺察的微笑。捕捉到這一信息,胡雪岩又急忙施禮。這一次左宗棠雖然仍舊矜持地坐在椅子上,但先前陰沉的臉綻開了笑容,也許麵子上過不去,他裝作恍然似地說:“唉呀,胡大人,請坐!”胡雪岩在左宗棠右側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擺脫了尷尬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