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做事要不落痕跡,不自招妒忌。商場上確實應該注意盡量不要招嫉。被人忌妒,會在自己與同行之間造成一種無形的隔閡,生意上攜手合作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特別是自我招搖,自招妒忌,還容易使自己在同行同業中處於孤立地位,甚至還有可能使同行聯起手來與你作對,這樣,你也就會感到處處掣肘,四麵支絀,要想獲得成功,也就難上加難了。
胡雪岩雖然是富敵王室的東南巨富,有財神之譽,但是,畢竟還是知道憂讒畏譏,盡管有些實力,但還知道收斂。
清朝末葉,西化運動逐漸生根,朝廷特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處理涉外事務。“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等於是現在的外交部。不過,總理衙門不管拿主意,算是第二線事務機構,真正與外國官商打交道的第一線衙門有兩個,一個是設於天津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另一個則是設於南京的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
朝廷派左宗棠到南京,當起南洋大臣。左宗棠目空一切,到了南京就和李鴻章幹上了,極力鏟除李鴻章在江南地區的勢力。李鴻章也不好惹,當然也出計謀倒打左宗棠。兩雄相爭,先斬對方羽翼。毫無疑問,胡雪岩是左宗棠最大的羽翼,也成了整個北洋係最顯著的靶子。各種麻煩不打一處來,胡雪岩十分機警,見招拆招,一一應付。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胡家正趕上辦喜事,他家三小姐要出嫁了。
胡雪岩派他親信的姨太太,帶著大筆現銀趕到上海,采購鑽石珠寶,作為女兒嫁妝。這姨太太很能幹,在租界裏一家德國洋行買到極為珍貴的一批鑽石首飾。
這家德國洋行的經理久仰胡雪岩“財神”之名,成交之後,提出不情之請,希望姨太太能同意,把這批鑽石首飾在店裏陳列一個星期,在店裏大做廣告,說是本店做成財神胡雪岩女兒出閣嫁妝的生意,以收廣告之效。
德國經理這份請求,卻讓胡雪岩的姨太太頗傷腦筋,和胡雪岩在上海的死黨兄弟古應春商量此事。一方麵,現在外麵整個北洋係人馬都在等機會,等著找胡雪岩麻煩,胡雪岩好歹是朝廷紅頂子官,在上海灘這樣招搖,很容易落人話柄,說胡雪岩鋪張招搖,有礙官箴。所以公開展覽首飾並不妥當。可是,要是拒絕要求,自然有話傳出去,說是胡雪岩現在不比從前了,財力大為縮水了,連嫁女兒都拿不出像樣的首飾,否則為什麼不敢拿出來展示?要是真有這種傳言,對胡雪岩的信用是一大打擊,以後做起生意來,場麵就要打折扣。
經過幾方麵思考,最後姨太太與古應春決定,展覽還是展覽,不過,既是在德國洋行裏,那麼,首飾旁的說明,就以英文、德文表示,不準寫中文。這種做法,其實是瞞駝鳥的,但也不失為折中之道。
毋庸置疑,誰都想成就一番事業,可是隻要成功就難免招致妒忌。當自己的行為已經受到別人妒忌時,倘若你依舊不懂得韜光養晦,那很可能就要大禍臨頭了。
有些人信仰強者之美,認為做人就該多多表現自己,強人一頭,至於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根本毫不在乎。要知道,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是存在很大弊端的。試想,一個不顧及別人感受的人又怎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呢?
妒忌是人的天性。雖然這話聽起來貌似有失偏頗,但是,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生存競爭異常激烈的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很容易因為各種事情而產生妒忌。也許我們可以克製自己不去妒忌別人,但是不能保證別人就不妒忌我們。
生活中,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出眾的人,那麼你一定會感受到來自於身邊人的強烈妒忌。他們妒忌的範圍很廣,包括你的職位、工作能力、上司對你的賞識、你的外貌、衣著,乃至你的家庭狀況。雖然妒忌並不會給你帶來直接的危害,卻會為你埋下失利的種子。
自招妒忌其實也就是在為自己樹敵。而且,應該知道,由自招妒嫉而樹敵,這“敵”比通常意義上的“敵”還可怕,因為他常常隱在暗處,難以對付,妒忌你的人表麵上和你一團和氣,暗地裏卻給你下“絆子”,讓你知道有對手卻不知道對手在哪裏,等你找到對手之後,也許你精心籌劃開創的事業已經付之東流了。
所以,一個精明的人雖然知道遭人妒忌常常是免不了的,但絕不自招妒忌。而他們不自招妒忌的方法,也不外乎與胡雪岩一樣,第一,不在同行中鋒芒太露;第二,不能總想著自己好事占全;第三,時刻注意得維人時且維人,以化解可能產生的敵意。總之一句話,做事得不落痕跡。
總之,鋒芒外露絕不是處世之道。自恃才華,放曠不羈,人們難免會覺得你輕浮、不靠譜,一不小心還會招致橫禍。三國時的楊修如何?其人才思敏捷,聰穎過人,才華、學識莫不出眾,單從他數次摸透曹操心思,足見其過人之處。然而,他恃才放曠、極愛顯擺,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命殞黃泉的下場。由此可見,做人必須要事事謹慎、時時謙虛,盡量將你刺眼的光芒隱藏起來,如此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在與別人相處、交往的時候,要多注意別人的心理感受。隻有抓住了別人的心理,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好感。表現自己,雖然說是人的共同心理,但也要注意尺度與分寸。如果隻是一味熱衷於表現自己,搶著出風頭而不給別人表現的機會,你就會遭到別人的妒忌,甚至是怨恨,使自己陷入危險境地。要知道,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同樣能把主動權掌握在手裏。勝券在握,潛藏不露才是人生的真智慧。
天黑路滑人心複雜,謹防身邊小人作祟
每個地方都有小人,既然是小人,做事定然是不厚道的,常常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與小人相處,若不懂得方圓之術,稍有不慎,便會吃大虧。胡雪岩一生精明,但有時確實太過厚道,因而在小人身上也栽了大跟頭,這很值得我們引以為戒。
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防什麼人?防小人不防君子。對於小人,古聖先賢們甚為鄙視,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告誡後人對其敬而遠之,否則,小人近身,禍事不遠。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小人一族就從不曾斷過茬,他們是狹隘與功利結合的產物。可以說,這世間有利益紛爭存在一天,就絕對會有小人的出現。
當然,世間不存在絕對的小人,也不存在絕對的君子。胡雪岩縱然一直以正麵形象出現在世人麵前,但他亦有為己謀私的一麵。所以看待小人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客觀一些,不能因為某人做了一點點自私的事情,就對其冠以“小人”之名,這未免有失偏頗。其實捫心自問,難道我們就一點也不自私嗎?
我們這裏所說的小人,專指那種心胸狹隘、唯利是圖、反複無常之人。倘若你的身邊有這種人出現,那麼一定要多加小心,最好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更不要與其有過多交往,尤其是利益上的交往,以免惹火燒身、麻煩不斷。
不過,即便再精明的人也有性格上的弱點,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胡雪岩便在這上麵犯了一些大錯。胡雪岩曾經說:“我看人總是往好處去看的。我不大相信世界上有壞人。沒有本事才幹壞事,有本事的人一定做好事。既然做壞事的人沒有本事,也就不必去怕他們了。”似是而非的話,暴露出來的也就是胡雪岩這一弱點。
“不說別的,隻說朱福年好了。龐二雖有些大少爺脾氣,有時講話不給人留情麵,到底禦下寬厚,非別的東家可比,可是朱福年還是有二心,隻是遇到小爺叔你,化敵為友,服服帖帖,這就是你的大本事,也就是你的大本錢。”
這段話是古應春就胡雪岩收服朱福年的事情,發自內心讚佩而對胡雪岩說的。胡雪岩的確有收服人心、化敵為友的本事,這也確實是胡雪岩能夠縱橫商場,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的重要原因,這當然也確實是他的“大本錢”。從這一角度看,古應春這裏隻是陳述了一個方麵的事實。
但胡雪岩在看人、用人的問題上,也並非沒有可以批評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有看人、禦下過於寬容寬厚的毛病。看人多看優點,用人用其長處,不以惡意度人,盡量將人往好處看,從做人方麵說,體現了一個人的仁厚和胸懷,從做事方麵說,也確實可以為自己招攬到很能做事的幫手,這無疑是優點。但這個優點,同時也會帶來一個極大也極危險的弱點,那就是容易放縱小人。而對小人的失察和放縱,必然給自己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
不相信世界上有壞人,也自然就總往好處看人。而總往好處看人,也自然就發現不了小人。更糟糕的是,抱定一個做壞事的人沒有本事因而不可怕的宗旨,也就必定不對小人設防了。
沒有防人之心,特別是防小人之心,就有可能受小人之害。胡雪岩就是受小人之害最烈的一個。比如他的錢莊最後倒閉,一半是因為時勢,一半也是受那位一心想著自己也有一番“繁花似錦”的事業,拿東家銀子“做小貨”的小人宓本常之害;比如他那麼龐大的典當生意——他的典當行一年的收入按“架本”估算,至少可達45萬兩銀子——卻沒有為他帶來太大的幫助,就是因為他的那幫類似小人唐子韶之流的“徽州朋友”的肆意侵吞。
胡雪岩最後隻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幹淨”,甚至螺螄太太撒手人寰,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因為胡雪岩的放縱小人。
在胡雪岩徹底破產倒閉已成定局的最後關頭,螺螄太太為了保住一點破產之後維持生計的財物,將自己的首飾縫進一個枕頭裏存放在一個名叫朱寶如的人家裏。這朱寶如是杭州城裏的一個殷實士紳,但他的財產本來就是他和他老婆設陷阱、安機關,用盡心機極不光彩地騙詐來的。這朱氏夫婦巧取騙詐別人財產的事情,胡雪岩一概全知,但他不僅沒有揭發,反而勸阻要向這對夫婦找回公道的被騙者,以為犯不上為這過去了的事情牽腸掛肚。胡雪岩放縱了朱氏夫婦,終於導致自己最後一點可以勉強維持一段生計的財產也給他們私吞了。螺螄太太因最後一點希望破滅而自殺。
壞人其實也有做壞事的本事,有本事的人其實也可能做壞事,這個道理大約是我們應該能夠接受的。俗話說,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在這個世界上,許多極壞的事其實都是有本事的人做出來的。事實上,小人確實做不出也做不成可以讓人稱頌的好事,但做出的壞事卻是能夠徹底葬送掉好人費盡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
胡雪岩的前車之鑒,從反麵說明了防人之心不可無,特別謹記要防自己身邊的小人。
小人,人“小”能量大,千萬不能小瞧。同小人辦事假如處理不好,往往吃虧的是自己。
“小人”並沒有特別的模樣,臉上也沒寫著“小人”兩個字,有一部分小人甚至還長得既帥又酷,有口才也有真才,一副“大將之才”的模樣。
但是,小人還是可以從其行為中分辨出來的。
從總體而言,小人就是那些做人、做事不守正道,通常采取邪惡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目的的人。因此,他們的言行一般有一定的特點。
造謠生事,他們的造謠生事都別有目的,並不是以此為樂。
挑撥離間,為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他們可以用離間法去挑撥同事之間的感情,製造他們之間的矛盾,好從中取利。
阿諛奉承,這種人雖不一定是小人,但這種人很容易因得上司所寵,而在上司麵前說別人的壞話,並且很有殺傷力。
陽奉陰違,這種行為代表他們這種人的辦事風格,因此他對你也不能實實在在。
趨炎附勢,誰得勢就依附誰,誰失勢就拋棄誰。
踩著別人的肩膀前進,利用你為其開路,而你的犧牲他們是不在乎的。
落井下石,你如果不小心掉進井裏,他會往井裏扔幾塊石頭。
推卸責任,明明自己有錯卻死不承認,硬要找個人來背罪。
事實上,小人的特點並不隻這些。總而言之,凡是不講法、不講情、不講義、不講道德的人都帶有小人的性格。
和“小人”共事講究以下幾個原則:
保持距離。千萬不要和小人們過度親近,保持淡淡的同事關係就好了,但也不要太過於疏遠,好像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似的,否則他們會這樣想:“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接著他們就該算計你了。
不得罪。一般而言,小人比“君子”更敏感,心理上也比較自卑,因此,千萬不要在言語上刺激他們,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們,特別是不要為了“正義”而去揭發他們,那隻會害了你自己!自古以來,君子往往鬥不過小人,因此,小人為惡,讓有力量的人去處理吧!
小心說話。說些“今天天氣不錯”無關痛癢的話就可以了,假如談了別人的隱私,談了他人的不是,或是發了某些牢騷不平,這些話絕對會變成他們興風作浪和有必要時整你的資料。
吃些小虧。小人有時也會因無心之過而傷害到你,假如是小虧就算了,因為你找他們不但討不回公道,反而會結下更大的仇。
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經常成群結黨,霸占利益,形成勢力,你千萬不要靠他們來獲得利益,因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們必會要求相當的回報,甚至黏著你不放,想脫身都不可能。
並不是說做到了以上幾點,你與同事中的小人們就彼此相安無事了,但至少你可以把小人對自己的傷害降至最低。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避免不了要接觸到小人。對待小人之事,倘若不是原則問題,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敬而遠之,盡量不要與其發生正麵衝突。小人或許能量不大,但他們不要臉麵、不擇手段,極盡下賤、齷齪之事。與小人起衝突,縱然我們技勝一籌,但所付出的代價亦是不菲,弄不好還會“捉不到狐狸惹一身騷”。所以說,我們還是躲為上策,沒必要將太多精力放在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