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抗拒誘惑的能力(1 / 1)

一個孩子如果不能抵製外界的誘惑,就會迷失自己,從而誤入歧途,甚至走向不歸路。麵對誘惑,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孩子懂得克製自己。隻有這樣,他們才不會迷失自己,沿著正途走向成功。

一個商人需要一個特別的小夥計,於是在商店的窗戶上貼了一張獨特的廣告:“招聘:一個能自我克製的少年,每星期60元,合適者可以拿70元。”

“自我克製”這個詞語立即引起了小夥子們以及父母們的爭論和思考,自然也引來了許多求職者,但每個求職者都要經過一個非同尋常的考試。波特也參加了應聘,他忐忑不安地等著,終於該他出場了。

“你能閱讀嗎?”

“能,先生。”

“你可以讀一下這一段文章嗎?”商人把一張報紙放在波特的麵前。

“可以,先生。”

“你能一刻不停頓地朗讀嗎?”

“可以,先生。”

“很好,跟我來。”商人把波特帶到他的私人辦公室,然後關上門,把報紙送到了波特手上,上麵印著波特答應不停頓地讀完的那一段文字。

朗讀剛開始,商人就放出了8隻美麗可愛的小狗,小狗跑到波特的腳邊,不停地吻著波特的腳。這實在是太過分了!很多應聘者都因經受不住美麗小狗的誘惑,視線離開了閱讀材料,因而被淘汰。但波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角色,他一口氣朗誦完了那段文章。

商人非常高興,他問波特:“你在朗讀時沒有看到你腳邊的小狗嗎?”

波特答道:“對,先生。”

“我想你應該知道它們的存在,是嗎?”

“是的,先生。”

“那你為什麼不看一看它們呢?”

“因為我答應過你,我要不停頓地讀完這一段文章。”

“你總能遵守你的諾言嗎?”

“是的,我總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商人高興地說:“你就是我想要的人。”

由此可見,能夠很好地克製自己,不為外物所誘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中,完成自己職責的人,才有希望取得成功。

對孩子抵抗誘惑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做工作。在平時,父母既要承認和滿足孩子的一些要求,又要控製某些不良欲望的無限膨脹,提高孩子對金錢物質的抵抗力,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家長可以從區分孩子是“想要”還是“需要”做起,培養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

10歲的兒子要求爸爸為他買一個遊戲機,爸爸問他:“你是‘想要’,還是‘需要’這個遊戲機呢?”

“我想要。”

“對不起,你‘想要’但不‘需要’的物品,我不能滿足你。”

聽爸爸這樣一說,兒子馬上改口:“我需要。”

“你為什麼需要呢?”

“……”兒子無言以對。

“兒子,如果你說你學習要用一本字典,或者生活中必須要用某一件物品,爸爸會高興地去給你買。但是,你想要的物品往往是你不能抵製外物的誘惑,虛榮心驅使你這樣做的。爸爸不能助長你的虛榮心,所以不會滿足你的這種要求。你能聽明白嗎?”爸爸一本正經地給兒子講道理。

兒子沒得到遊戲機,雖然很不高興,但仍然點了點頭。

當孩子想要某些不需要的東西時,家長就可以這樣來做,培養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滿足孩子。

培養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別讓孩子盲目攀比

人的要求應受客觀條件的製約。在豐富的物質世界麵前,在各種誘惑麵前,一個人應考慮家庭經濟條件。教育孩子不搞盲目攀比,讓其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品質。

2.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般來說,抵抗誘惑能力差的孩子缺乏自主意識,自控能力不足,大都具有“見異思遷”“見好就愛”等不良的心理傾向。對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提高分辨能力,認識到貪欲的危害性,使其懂得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做到不為外物所動。

3.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一時解決不了的應向孩子做出解釋。對孩子抵抗誘惑力的培養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需要家長長時間的引導。

4.引導孩子增強對誘惑的免疫力

孩子都有攀比的心理,他們年齡小,生活閱曆尚淺,很難建立起對事物的正確評價標準。所以,做家長的要及時、有效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改掉虛榮、亂攀比的壞毛病。家長如果能給孩子傳輸一些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孩子就會變得“百毒不侵”,從此對一切誘惑都“免疫”。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像是孩子爬山的過程,其間孩子總會看見途中的奇花異草,如果任由孩子被其誘惑,迷戀它們的美色,就有可能到達不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