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舉債經營比率。即債權人權益對總資產比率,它表明公司的資產總額中,債權人的投資額的大小。公式為:
舉債經營比率=負債總額總資產淨額×100%
上式中,負債總額就是債權人權益,總資產淨額是全部資產總額減去累計折舊後的淨額。舉債經營比率可以測知公司擴展經營能力的大小,並揭示股東權益運用的程度。其比率越高,公司擴展經營的能力越大,股東權益越能得到充分利用,越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利潤,為股東帶來更多的收益,但舉債經營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反之,如果經營不佳,則借貸的利息由股東權益來彌補,如果過多負債到無法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時,則有可能被債權人強迫清償或改組。
例如,A公司的負債為21402萬元;總資產淨額為46976萬元。其舉債經營比率為45.56%,即百元資產中,有45.56元是經舉債取得的。
(3)成長性比率分析
成長性比率是財務分析中比率分析法的重要比率之一。它一般反映公司的擴展經營能力。其主要指標有:
利潤留存率。它是指公司稅後盈利減去應發現金股利的差額和稅後利潤的比率。它表明公司的稅後利潤有多少用於發放股利,多少用於留存收益和擴展經營。利潤留存率越高,表明公司發展的後勁越強;利潤留存率越低,則公司發展的後勁越弱。公式為:
利潤留存率=稅後利益-應發現金股利稅後利潤
以A公司為例,其稅後利潤為2678萬元,當期發股利,其利潤留存率為100%。
(4)周轉性比率分析
周轉性比率是用來分析一個公司經營效率的比率,是財務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法的重要比率之一。常用的周轉率有以下5種。
①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銷售收入與應收賬款之間的比率。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由於應收賬款是指未取得現金的銷售收入,因此用銷售收入與應收賬款相比較,就可以測知公司的應收賬款餘額是否合理以及收款效率的高低。應收賬款的周轉率越高,每周轉一次所需要天數越短,表明公司收賬越快,應收賬款中包含舊賬及無價的賬項越小。反之,周轉率太小,每周轉一次所需天數太長,則表明公司應收賬款的變現過於緩慢以及應收賬的管理缺乏效率。如果用1年的天數(365)除以應收賬款周轉率,便求出應收賬款每次周轉需要天數,即應收賬款轉為現金平均所需要的時間。公式為:
應收賬款變現平均所需時間=365應收賬款周轉次數
在具體比較時,則應結合行業特點具體分析判斷。如果某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說明該公司銷售管理較有效率。
以A公司為例,其1999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6778萬元,期末應收賬款為2061萬元,期初應收賬款為7971萬元。則其應收賬款的平均餘額為5016萬元,按上式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為5.34次,即A公司每年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周轉次數為5.34次,每周轉一次所需天數約68天。
②存貨周轉率。是指銷售成本與商品存貨之間的比率。其周轉率越高,說明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公司控製存貨的能力越強,營運資金投於存貨上的金額越小。反之,存貨周轉串太低,則表明公司存貨過多,不僅使資金滯壓,影響資產的流動性,還會增加倉儲費用,甚至使一些產品損耗或過時。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銷售成本平均商品存貨
例如,A公司的銷售成本為22606萬元,期末商品存貨為3652萬元,期初存貨為2766萬元,則平均存貸餘額為3209萬元,根據上式計算,可求出A公司存貨周轉率為7.04次。
③固定資產周轉率。該比率指銷售收入與固定資產之間的比率。它表示固定資產周轉次數。投資者可以用這一比率來檢測公司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固定資產的周轉率越高,表明固定資產周轉速度越快,固定資產的閑置越少。反之,則表明固定資產閑置嚴重,效率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固定資產周轉率的計算公式是: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餘額
根據上式可以求出A公司的固定資產周轉率為26778÷(21935+39840)÷2=8.67次。
④資本周轉率。又叫淨值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股東權益的比率。資本周轉率越高,表明資本周轉率速度越快,運用效率越高。資本周轉率越低,則表明公司的資本運用效率越差。公式為:
資本周轉率=銷售收入股東權益平均餘額
依照上式,可以計算出A公司的資本周轉率為26778÷(22896+25575)÷2=1.10次。
⑤資產周轉率。是指銷售收入與資產總額之間的比率。它是用以衡量公司總資產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指標。公式為:
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資產總額
依據上式,A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為26778÷46976=0.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