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認識幾種典型的技術分析方法(1 / 3)

1.學會識用K線圖

K線又稱為陰陽線、蠟燭圖,K線目前公認的說法,應該是集合多人的智慧,經過數個世紀的演進而成,有直觀、立體感強、攜帶信息量大的特點,蘊涵著豐富的東方哲學思想,能充分顯示股價趨勢的強弱、買賣雙方力量平衡的變化,預測後市走向較準確,是各類傳播媒介、電腦實時分析係統應用較多的技術分析手段。

市場行為是由K線記錄出來的,“圖表會說話”是技術派投資者對K線的總結。近期的K線預示著未來的變化,同時它又是前期變化造成的結果。影響股價變動的基本麵或消息,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事情,都能由K線提前反映出來。

K線分為很多種,以下分別介紹。

(1)日K線

日K線是根據股份價(指數)一天的走勢中形成的4個價位即: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繪製而成的。

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時,則開盤價在下,收盤價在上,二者之間的長方柱用紅色或空心繪出,稱之為陽線;其上影線的最高點為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低點為最低價。

(2)K線的主要形狀。除了上圖所畫的K線形狀外,由於4個價格的不同取值,還會產生別的形狀的K線,概括起來,有下麵列出的6種。

K線的幾種別的形狀

①禿頭陽線和禿頭陰線。這是沒有上影線的K線。當收盤價或開盤價正好與最高價相等時,就會出現這種K線。

②光腳陽線和光腳陰線。這是沒有下影線的K線。當收盤價或開盤價正好與最低價相等時,就會出現這種K線。

③禿頭光腳的陽線和陰線。這種K線既沒有上影線又沒有下影線。當開盤價和收盤價分別與最高價和最低價中的一個相等時,就會出現這種K線。

④十字星。當收盤價與開盤價相同時,就會出現這種K線,它的特點是沒有實體。

⑤T字型和倒T字型。在十字星的基礎上,如果再加上禿頭和光腳的條件,就會出現這兩種K線。它們沒有實體,而且沒有上影線或者沒有下影線,形狀像英文字母T。

⑥一字型。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形狀,它的4個價格都一樣。這種情況幾乎見不到,隻是理論上存在。在發行一個事先定好價格的股票時,會遇到這種情況。同十字星和T字型K線一樣,沒有實體。沒有實體就無法區別是陰線還是陽線。

以下具體進行K線理論的形態分析,進而來闡述K線的研判法則。

①碟型

碟型的股價與成交量變動情形和圓形反轉型態差不多,標準的碟型是以一連串一個以上的圓形底的型態出現,後一個的平均價格要比前一個高,每一個碟型的尾部價格,要比開始時高出一些。

這型態告訴我們:這是一個上升型態,每一個圓形的底部都是一個理想的買入點;當碟形走勢可以肯定時,股價波動的形式將會一直持續,直到圖表上出現其他型態為止。

②島型

股市持續上升一段時間後,有一日忽然呈現缺口性上升,接著股價位於高水平徘徊,很快價格又再缺口性下跌,兩邊的缺口大約在同一價格區域發生,使高水平爭持的區域在圖表上看來就像是一個島嶼的形狀,兩邊的缺口令這島嶼孤立獨聳於海洋之上。成交量在形成的島型期間十分巨大。股價在下跌時形成的島型形狀也是一樣。

島型經常在長期或中期性趨勢的頂部或底部出現。當上升時,島型明顯形成後,這是一個沽出訊號;反之,若下跌時出現這型態,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③旗型

旗形走勢的型態就象一麵掛在旗杆頂上的旗幟,這型態常常在急速而又大幅的市場波動中出現。股價經過一連串緊密的短期波動後,形成一個稍徽與原來趨勢呈相反方向傾斜的長方形,這就是旗形走勢。旗形走勢又可分作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

旗型經常出現於急速上升或下降的行情中途。在急速的直線上升中,成交量逐漸增加,最後達到一個短期最高記錄,早先持有股票者,已困獲利而賣出,上升趨勢亦遇到大的阻力,股價開始小幅下跌,形成旗形。不過,大部分投資者對後市依然充滿信心,所以回落的速度不快,幅度也十分輕微,成交量不斷減少,反映出市場的沽售力量在回落中不斷地減輕。經過一段時間整理,到了旗型末端股價突然上升,成交量亦大增,而且幾乎形成一條直線。股價又象形成旗形時移動速度一樣急速上升。這是上升形成的旗形。

在下跌時所形成的旗形,其形狀為上升時圖形之倒置,在急速的直線下降中,成交量增加達到一個高點,然後有支撐反彈,不過反彈幅度不大,成交量減少,股價小幅上升,形成旗形,經過一段時間整理,到達旗形末端,股價突然下跌,成交量大增,股價續跌。

以上分析可見,旗形是個整理形態。即形態完成後股價將繼續原來的趨勢方向移動,上升旗形將有向上突破,而下降旗形則是往下跌破。上升旗形大部分在牛市第三期中出現,因此形態暗示升市可能進入尾聲階段。下降旗形大多在熊市第一期出現,這型態顯示大市(或介)可能作垂直式的下跌。因此,這階段中形成的旗形十分細小,可能在3、4個交易日內完成,如果在熊市第三期中出現,旗形形成的時間需要較長,而且跌破後隻作有限度的下跌。

(4)V型

V型走勢,可分為3個部分:

①下跌階段:通常V型的左方跌勢十分陡峭,而且持續一段短時間。

②轉勢點:V型的底部十分尖銳,一般來說,形成這轉勢點的時間僅2、3個交易日,而且成交在這低點明顯增多。有時候轉勢點就在恐慌交易日中出現。

③回升階段:接著股價從低點回升,成交量亦隨之而增加。

回升階段K線

V型走勢是個轉向型態,顯示過去的趨勢已逆轉過來。伸延V型走勢在上升或下跌階段,其中一部分出現橫行的區域,這是因為形成這走勢期間,部分人士對型態沒有信心,當這股力量被消化之後,股價又再繼續完成整個型態。在出現伸延V型走勢的徘徊區時,我們可以這徘徊區的低點買進,等待整個型態的完成。伸延V型與V型走勢具有同樣的預測威力。

K線理論就是專門以研究K線的形狀和組合為基礎的技術分析方法,在眾多技術分析理論中是最基礎、最直觀的一種分析理論。

2.應用道氏理論看市場走勢

根據道氏理論,市場走勢有3種,即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

主要趨勢是趨勢的主要方向。隻有理解並掌握了長期趨勢,才能真正做到順勢而為。

次要趨勢是股價在運行長期趨勢的過程中進行的調整,它的運行方向和長期趨勢的運行方向相反,但是一般不會改變長期趨勢的前進方向。

短暫趨勢是股價在短時間內的變動趨勢,時間一般很短,從數小時到數天,隻是前進過程中的微小波動,可以忽略不計。

(1)趨勢線

趨勢線是用來衡量價格波動方向的,由趨勢線的方向可以明確地看出價格的趨勢。在上升趨勢中,將兩個低點聯結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上升趨勢線,如。在下降趨勢中,將兩個高點聯結成一條直線,就得到下降趨勢線,。而在有的時候也可以在同一個價位附近得到由若幹高點或低點聯結形成的壓力和支撐線。畫出直線後,還應得到第三個點的驗證才能確認這條趨勢線是有效的。一般說來,所畫出的直線被觸及的次數越多,其作為趨勢線的有效性越被得到確認,用它進行預測越準確有效。

趨勢線的作用:價格在一定時期內會沿著趨勢線運行,上升趨勢線起到支撐線作用,下降趨勢線則起到壓力線作用。趨勢線一旦被有效突破,則預示著股價走勢將要反轉,越重要、越有效的趨勢線被突破後,其反轉的信號就越強烈、越可靠。被突破後的趨勢線將發生角色的轉換:壓力線成為支撐線,而支撐線成為壓力線。

趨勢線的支撐和壓力作用

趨勢理論在分析大盤時很有用,在分析非莊股和市場相對平衡時也有一定效果;而在分析莊股時就不一定管用,特別是在快速上漲的時候。

(2)我國股市中的重要趨勢線

我國股市在十幾年的發展曆程中走出過許多條重要的趨勢線,而目前最重要的是4條,即在1000點附近的支撐線,1300點附近的支撐壓力線,從各個曆史高點向下延長的壓力線和在1750點附近的支撐壓力線。

第一條趨勢線在2005年6月和7月有效支撐股市,形成雙底,支持股市重返牛市。

第二條趨勢線在2006年4月被突破,顯示我國股市從1300點以下的區間回到了1300點以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不再可能跌破1300點。

第三條趨勢線在2006年5月被突破,意味著我國股市由熊轉牛,從4年多來的下降趨勢轉為上升趨勢。如果回落到該線附近,必將重新向上。

第四條趨勢線在2006年7月未能突破,因此出現較大調整,而如果一旦能夠有效突破,股價將有較大幅度上漲。

3.應用形態觀看市場走勢

我們通常把單邊上漲或者下跌之外的股票形態分為兩類:反轉形態和持續整理形態。前一種是在原有的趨勢即將發生反轉時出現的形態;後一種則是原有的趨勢暫時出現休整,經過一段時間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將繼續原有的趨勢上漲或者下跌,但在極個別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發生反轉的形態。

形態理論是分析股價方向的最有力武器,特別是股價在出現反轉時,不可能沒有形態,我們根據形態的變化就可以較好地提前發現市場前進的方向。

分析形態需要兩個基本素質:一是抽象加形象思維能力,要去繁就簡,把相對複雜的圖形抽象成簡單的形態。剛開始分析時,一般投資者可能能力有限,不會判斷是屬於哪一種形態,但是,經過多次反複練習和運用,就可以逐漸鍛煉出來;二是有大勢觀,不拘泥於一天兩天的得失,要通過形態發現未來幾十天的趨勢。這就要求投資者眼光要放長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