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種下跌中的主動性拋盤無疑是有籌碼在出逃,但主力在尾市的拉升也隻能解釋為是無奈的“主力護盤”。這種解釋與前麵的第二種解釋也是一樣的,但我們通過分析不但知道了主力在尾市護盤,還知道盤中有籌碼在出逃。
還有一種可能是出逃的大單子還沒有出完,尾市是由這張大賣單的主人自己做的收盤價。
投資朋友是否注意到了,分析假設三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在一個細節上要足夠重視。
什麼細節?就是拋盤的來源。
如果是盤中主力自己出貨的話,尾市做收盤價的可能性非常大,目的就是為了使第二天能夠盡可能多而且在盡可能相對高的價位出貨。
同樣是這種情況,卻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結論,一種是“主力護盤”,而另一種是“主力出貨”。如何判斷,這才是真正的智力較量,一般來說還必須結合具體的盤中交易一起進行分析,也一定會有更多的一些細節幫助我們。
這裏我提供兩個判斷的要點可以作為參考。
要點一,是觀察出貨狠不狠。
任何一個投資者都不會非常狠地將股價砸得一路下跌,畢竟低價拋售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主力出貨有時候會非常凶狠,因為外麵籌碼不多,不將股價砸的很低根本不會帶來市場的買單。但這個要點的判斷也是比較難的,到底什麼叫“狠”,隻有自己體會,不過這是一個方向。
要點二,是估計一下做收盤價所用的量與盤中出貨量的比例。
比如出貨量有50萬股而做收盤價成交了8萬股,成交量不到出貨量的二成,這有可能是主力出貨,反之就可以確認是“主力護盤”了。
我們很難接受“主力出了50萬股但做收盤價又買進30萬股”之類的結論。
一定要記住:出貨者是絕不會再花大資金做收盤價的。
3.怎麼看待盤中巨量
所謂“盤中巨量”就是在當天交易時段內出現了巨大的交易單子。
比如平常日成交不過在100萬股左右的股票突然急增到1000萬股,或者說盡管日成交量並沒有急增,但盤中的接拋盤卻出現了巨大的單子。如果沒有基本麵上的變化,那麼這就是一個非自然的市場交易行為。
先分析一個案例。
在連續多日成交在200萬股左右後突然放出1197萬股的巨量。
盤中上午交易一個小時後情況變了,這一變化僅通過報價是不可能發現的,因為接著一個小時的股價變化並不大。但如果觀察買賣盤我們就會發現接拋盤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下各5個價位的單子全部都是4位數,也就是說每一個價位都有幾十萬股的買單或者賣單。但由於成交量依然不大,股價也就沒有大的波動了。
下午發生了更大的變化,巨大的接拋盤依然存在,但出現了巨大的成交單子,股價也隨之上漲,最後以大漲報收。
這是一次明顯的“盤中巨量”案例。
這種現象的出現無疑表明盤中主力正在有所作為,因此就有投機的機會。
注意,這裏所說的投機機會絕對是短線機會,因為我們還沒有了解該股的基本麵。
對於出現“盤中巨量”現象的股票能否進行投機取決於3個方麵:市場環境、股價位置和技術形態。
市場環境是必須的,一路下跌的市場並不是短線投機的場所。
股價位置可以決定我們所承擔的風險。如果股價已經從一個相對的低點上漲很多並且漲幅遠遠超過大盤,那麼我們同樣不予考慮。
技術形態是由K線圖形成的,這是主力參與市場的交易結果,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主力的信息。
如果以上三個方麵情況良好,我們應該考慮動手了。
實際上前麵兩個方麵比較容易判斷,但最後一個方麵判斷起來比較難。確實,這裏涉及到一個技術形態的分析問題。有關技術形態的分析幾乎在每一本技術分析書中都有介紹,但靠這些形態分析顯然是很難獲利的。因為經典的形態分析理論過多地依賴圖形,再加上一些成交量的分析,但沒有涉及到盤中主力的運作,更沒有涉及大盤的運行態勢。
其實同樣的股價形態其未來的走勢差異很大,我們可以舉出足夠多的實例來證明一個標準的頭肩底形態完成以後,股價走出背離的下跌浪,也可以舉出無數個標準的雙頂形態完成以後股價走出背離的上升浪。但這一切同樣不能否定形態分析的作用,隻是提示我們:形態分析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這一現象的特點是巨量,毫無疑問是有主力在運作,而且主力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市場的注意,特別是要吸引資金的注意。這時我們可以借助一下經典的形態理論,如果形態理論告訴我們股價將要上漲,那麼可以基本確定這也是主力要告訴我們的,當然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判斷主力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比如一些上升中繼形態完成後的向上突破,如上升三角形、箱型、旗形、楔形等。這些形態的前提是在進入之前股價已經有過不小的升幅,而且現在所謂的“盤中巨量”又是明顯造假的量,因此主力有說假話的可能,股價可能在向上突破後反向回落。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結論,如果盤中是新的主力,那麼股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也很大。
如何判斷新舊主力呢?
對於一些底部形態完成後的向上突破,如雙底、多重底、頭肩底等。由於股價離底部不遠,主力說真話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這裏還有一個度的問題,即後麵的上升空間有多大。因為在剛剛離開底部時主力就急急忙忙做出巨量,表明僅僅是盤中老主力甚至是被套主力在運作,所以從安全的角度出發不應該將股價上升的目標定得過高。
這裏討論的一些情況並不包括主力資金鏈斷裂的特例。如果屬於這種情況那麼不管形態如何,接下來就是股價的雪崩,因此在看到“盤中巨量”時首先要排除這一點,至於如何判斷資金鏈斷裂的問題不在本節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