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作為新聞記者還必須勤奮、刻苦、大膽、富於開拓精神,這也是新聞工作者必備的新聞素質。而且,要寫好新聞感覺,記者的天分也很重要。聰明、敏感、悟性強,都是一個好的新聞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其實,據筆者個人體會,如果記者有了上麵所說的種種“修行”,很多時候一接觸到新聞選題就會產生新聞感覺。盡管這種感覺可能還是一種直覺,可能還比較朦朧,還不十分確切,但卻不會錯誤。然而有沒有這種感覺,對於能否順利、深入地進行采訪報道卻十分重要。因為隻有帶著這種感覺,才能進一步把握好新聞采訪活動,從而進行恰當的提問,進行必要的記錄,進行深入的挖掘,從而也可以進一步加深這種感覺,最終選取並運用好新聞素材。因此,不僅不同記者對同一事物的新聞感覺不一樣,帶回的采訪記錄和寫出的報道也會不一樣;而且即使同一個記者,在找到新聞感覺之前與之後,對同一新聞題材的把握和處理也會截然不同。實際上,任何一個記者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進行采訪和寫作的,隻是這感覺有深刻或膚淺之別,有正確、偏頗甚至錯誤之分。而隻有找到了正確而又深刻的感覺,寫出來的作品才能深刻、獨到、強烈感人。而感覺遲鈍者的作品,也一定不痛不癢,甚至莫衷一是。廣而言之,吃飯、購物、踢球、寫字、創作,等等,所有的人類活動無一不是在感覺支配之下進行的,其中成功者也一定是那些感覺深刻、正確者。而新聞報道更離不開新聞感覺,所以感覺的作用對新聞報道來說就更為重要。筆者在編發稿件工作中經常見到這樣的稿件:洋洋上千字,筆下沒有魂,雖然麵麵俱到,卻毫無新聞可言。其作者雖然也拿出了隻字不漏的采訪記錄,但卻不知該給自己的報道定個什麼題目,甚至寫了上句還不知道下句該寫什麼,最後寫出來的東西連自己都不願意讀。這顯然是沒找到新聞感覺,不過奉命行事而已,整個采訪活動中自己好像隻是充當了打字機。嚴格說來,這樣的稿件也不能稱為新聞報道。如果記者每涉獵一個新的報道領域,都能對其主要情況進行全麵了解,做到政策、實踐、報道進度三方麵情況心中有數,在采訪中再進一步尋找感覺,避免盲聽、盲記,這樣在采訪過程中就會使自己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感覺越來越深刻。有時一邊采訪、一邊就會形成報道框架,題目也會躍然筆端。因此也可以說,這樣的采訪過程就是找感覺的過程,這樣的寫作就是在寫感覺,而筆記本隻起到了數字、時間、人名、關係、職務等方麵的核對作用。編輯也是一樣,依據新聞感覺,在編輯稿件時也可以把事件中的人、人際關係、人的思想活動和心態等去粗取精,由表及裏,從而把稿件處理得更生動、更深刻、更耐人尋味。當然,這無異於再創作。由於編輯沒有參與采訪過程,要把稿件處理得很精彩,是需要花費很大精力和很多時間的。
找準了新聞感覺,還必須用帶有這種感覺色彩的語言進行準確表述。好的新聞語言,來源於良好的新聞和文化修養,來源於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英國文學家亞瑟·奎勒-考奇士曾建議作家涉獵詩歌,以培養對字句的敏感。因為言為心聲,明快、樸實、生動的語言文字,對於新聞報道來說,不僅意味著記者的感覺準確、深刻,而且有助於增強報道的感染力。因此,遣詞造句對於好的新聞報道來說不僅不可忽視,而且也直接反映了記者是否真的找到了新聞感覺。
(1996年第三期《金融新聞界》,本文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