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狀元為什麼不“牛”了(2 / 2)

更糟糕的是,等到會議結束了牛價就開始下跌,這時候的葛維連真是進退兩難了。就好像套牢的股票繼續在往下跌,隻能捂在手裏。

被迫擴大規模和修建別墅

不讓賣牛給葛維連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這還是“小意思”。在這以後,不知哪位領導嫌葛維連的養牛場不夠大,於是包辦代替、決定為他在307國道邊再征一塊地,以壯大養牛規模。

葛維連當時的養牛場占地10畝,並沒有打算擴大規模。因為如果規模擴大了,他的這點流動資金就轉不起來。所以葛維連不願意征這塊地。況且,當時那塊地的玉米已經長到一人多高,綠綠的玉米苞已經快要成熟了,玉米的主人也不願意賣。

兩廂不情願,並沒有影響事情的進程。一夜之間,鄉裏派出的聯防隊員就開著拖拉機強行平了地,由於玉米的主人不願意賣地,所以和鄉政府派來征地的人打了起來。就這樣,為了這塊自己並不需要的7.25畝地皮,葛維連不得不掏出了34萬元。更有意思的是,他還必須另外掏出150元錢,為聯防隊員賠償扯爛了的農民的褂子。

有了地以後,當時的阜陽市委書記、後來升任安徽省副省長的王懷忠說:“‘牛狀元’致富了,連個別墅都沒有,那怎麼行?馬上蓋個別墅,20天就要蓋好。”意思是說,他是全國勞模、養牛狀元,如果還是跟牛住在一起,領導的麵子上不光彩。

為了他的這句話,當地公安強令農民賣地收莊稼,終於在會議期間中央一位重要領導前來參觀之前建起了一幢兩層別墅,並從家具廠賒來2車家具放進葛維連家。

對牛具有深厚感情的葛維連,現在硬要被人拆散這樣的感情,葛維連對此一點辦法也沒有。在蓋房的時候,他一次也沒去看過。

事後一合計,修建別墅花了16萬元、征地34萬元,再加上新修的養牛池和為參觀者修建的廁所、水泥路,以及新買的家具,葛維連一共花了上百萬元,憑空背上了近200萬元的銀行貸款。

牛狀元再也“牛”不起來了

被迫擴大規模和修建別墅以後,市場上的牛價卻越來越低了。為了減少損失,葛維連把剩下的錢建了一個牛肉加工廠,寄希望於東山再起。然而,由於當時的牛肉加工廠普通不景氣,再加上也缺乏啟動資金,所以還沒開業就關門了,葛維連終於成了負債累累的窮光蛋。

有人錦上添花,無人雪中送炭。這時候的葛維連再也沒有以前那樣風光了,縣委領導對他的態度也有了180度的轉變,即使看見他也不理他了:“我瞧不起葛維連,他很固執。他那個水平,我看他就不行。他的文化水平不行,實際技術更不行,他養牛都是一般化的。確定他那兒是參觀點,一是他養牛規模大一點,另一個因為近,方便參觀。”

1996年末,牛價下滑到了最低點,這時候葛維連的養牛場再也沒有領導過問了。1997年初,葛維連一氣之下砸爛了缸,將所有的牛全部賠本清場,做了一次性了結。

葛維連傷心欲絕地說:“我不養了,再也不養牛了。叫你們看去吧,叫你們往上爬吧,我葛維連非常好的路子,你一樣一樣都給截斷了。”

沒有了原來的各種負擔,負債累累的葛維反而感覺輕鬆了許多。他說,現在他一點兒不傷心,“天天都想唱歌”。

葛維連原先的養牛場,現在已經借給了別人堆放雜物。原先養牛紅火時的貸款已經陸續到期,累計190萬元。由於葛維連無力償還,養牛狀元就這樣破產了。

痛定思痛的葛維連仍然想東山再起,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還是想紮紮實實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