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在更新、實踐在發展,許多新的投資案例亟待補充;另一方麵,這些年來中國及全球股市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麵臨著許多新問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在中國是否行得通爭論還在繼續……所有這些,都需要有更新、更多的篇幅予以解答和證實。

五,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值得反複咀嚼

有人曾經拿國內幾位追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者投資失利來說事,企圖以此否定價值投資;而其實,這隻能說明他們學巴菲特還沒學到家。就像不能因為學生題目沒做對,就說老師教錯了一樣。

從製度建設看,美國股市中每年上市和退市的公司數量相等,這實際上會逼著股民必須進行價值投資;否則,萬一買到績差股將來被退市,投資就會被打水漂,而這種退市概率高達50%!可是在我國,由於沒有退市製度,所以無論買到什麼樣的股票都“隻會被套牢”,不用擔心血本無歸,這就一定會增強投機氣氛。不但如此,還會出現“臭豆腐效應”,ST績差股會因禍得福成為“殼資源”,虧損時借殼炒作,重組後一飛衝天。

從個人因素看,中國的實際通貨膨脹率每年高達13%至16%,所以人人都想尋求回報率高的投資方式來抵禦通脹,而這種求財若渴心理必定會助長投機氣氛。體現在操作手法上便是追漲殺跌,股票被套牢要罵娘,漲幅不理想也要罵娘,因為他心裏那個急呀!誰都希望今天買入的股票明天就能漲停,最好是連拉幾個漲停,讓他有機會落袋為安;然後呢,再希望一連來幾個跌停,讓他有機會去抄底,沒誰稀罕去當“股東”的。

這些人雖然也標榜自己在學巴菲特,但其實他們並不是真的信奉並踐行價值投資,隻是眼饞巴菲特耀眼的巨額財富。就好比有漁夫從村口捕魚回家,幾乎沒有人會去關心他今天是怎麼捕魚的,隻會關注他今天有沒有捕到大魚一樣。

六,價值投資理論在中國大有可為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在中國不是不適用,而是大有可為。

先看巴菲特。2018年3月末伯克希爾公司的股價是每股299100美元,比1965年末的19.46美元上漲15369倍,53年間的複合增長率為19.9%。也就是說,如果當時你有1萬美元的伯克希爾股票,現在值1.54億美元。

再來看中國股市。上證綜合指數從1990年12月19日的100點至2018年3月末的3168.9點,28年間的複合增長率為13.0%。雖然遜於巴菲特,可遺憾的是居然幾乎沒人“看得上”“這麼點收獲”。

研究表明,最優秀的上市企業其長期回報率也隻有15%左右,巴菲特20%左右的長期回報已達到極致;現在你要想超出他許多,這就叫欲速則不達。就像開車,10次事故9次快,不出問題才奇怪。

所以,要想學巴菲特,甚至超越巴菲特,首先要把重點放在少犯錯誤上,不虧即贏。在過去的53年裏,巴菲特隻有兩年是虧損的,分別是2001年的6.2%和2008年的9.6%。2008年正是爆發金融危機之時,當年上證綜合指數從前收盤的5261.6點跌至年末的1820.8點,跌幅高達65.4%;當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從前收盤的1468.4點跌至年末的903.3點,跌幅也有38.5%,巴菲特卻隻虧損9.6%,絕對是跑贏大市了。

最新例子是,中國股民在2015年的股市暴漲暴跌中虧損額大多超過1\/3甚至1\/2;還有不少人因為融資融券被強行平倉,亦即虧損100%。相比之下,巴菲特所說的“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婪”,早已被人拋到九霄雲外。

改動之處

七,在係統化、係列化上進行了規範

這一套五本圖書過去都是以單行本陸續出版的,現在以叢書麵目同時推出,在係統性、係列化、統一體例和篇幅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