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五本圖書都有較大幅度的修訂和完善,新增案例和數據已更新到2017年末。其中,修改篇幅最大的是《巴菲特投資10堂課》,超過全書1\/3內容。

八,在可讀性、表述準確性上下功夫

本叢書作者嚴行方是我國著名財會專家,《會計大典》《會計辭海》《中國第三產業財務會計百科全書》等權威著作主要撰稿人之一,在大中華區已出版著作130多部。他熟悉企業經營管理,擔任過企業領導,對書中各項財務數據及概念的表述更專業,也更到位。

五本圖書雖然都講巴菲特,但內容各有側重,並無重複,值得細細研讀。並且,作者擁有巴菲特研究的翔實資料,所以書中看不到那種“傳主事跡不夠、就用別人來湊”的東拉西扯,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純潔性,不會有讀了這一本不想再看其他四本的感覺,每本都很精彩。

九,繼續高舉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大旗

價值投資是一條布滿荊棘的人跡罕見之路,國外如此,國內尤甚。

君不見,幾乎所有媒體上都簇擁著所謂股評家、投資顧問、分析師、谘詢師、策略師、金融師等,滿嘴盡是巴菲特漠不關心的各種技術分析,幾乎從來不會去采訪真正的價值投資者。

因為這些媒體很清楚,投資和投機水火不容,一旦兩路人馬相遇,必定會爭論不休。而觀念的認同又豈是能通過辯論得到解決或統一的呢;如果是這樣,那也就小看了洗腦的力量。所以,為了確保自身利益(收視率和廣告費),隻好迎合投機土壤,遍播所謂股評和預測。

關於這一點,巴菲特1984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慶祝他的恩師、華爾街教父本傑明·格雷厄姆所著《證券分析》一書發行50周年大會上演講時,就預料到了。他說,價值投資精髓沒有多少人願意聽,“在我奉行這項投資理論的35年中,我不曾目睹價值投資方式蔚然成風。人的天性中似乎存在著偏執的特色,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弄得更複雜。最近30年來,學術界如果有任何作為的話,都完全背離了價值投資的教訓。而且很可能繼續如此。船隻環繞地球而行,但地平之說仍會暢行無阻。在股票市場上,價格與價值之間還會存在著寬闊的距離,而奉行格雷厄姆與多德理論的人也會繁榮不絕。”

確實如此。幾乎所有投機者包括專業機構和廣大散戶,長期來看都不可能跑贏市場。如果你是中國股民,可以簡單地算一算——上證綜合指數從1990年末至2018年3月末的28年間複合增長率為13%,按照巴菲特對投資業績回報比指數要高出10個點即每年增長23%的基本要求,這28年間你的總回報率應該達到329倍——你有嗎!

為什麼會這樣?巴菲特早在2008年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大會上就揭曉了謎底:“讀一切可讀之物”。巴菲特之所以會成為“股神”,其基礎就是每天五六個小時的閱讀。如果一個人從來不看書報不學習,而是四處打聽小道消息,然後據此下注,你覺得他會贏嗎!

2017年5月6日,他在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大會上回答“如何喚醒1億中國股民,讓他們從投機變成投資”時委婉地說:“中國的股市像賭場,市場博弈機會多;如果你是聰明的人,你才能夠抓住機會。”而其實,巴菲特真正想說的是:“賭性強的股市,更容易暴露和放大非理性行為,從而導致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

現在,值此2018年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大會隆重舉行之際,《巴菲特投資係列》叢書的全麵修訂和推出,意在繼續高舉價值投資大旗,讓更多投資者學到巴菲特的投資和成功精髓。道理很簡單:唯有價值投資能夠解釋得通,也才符合邏輯。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不是價值投資,難道要進行無價值投資嗎?”“沒有其他的代替方案”!

2018年4月

[1]華倫·布費是當時對沃倫·巴菲特的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