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魔之下,健康是人們鍥而不舍的追求(1 / 1)

自人類文明發端之日,病魔就如陰翳一般如影隨形。在距今160萬年前的肯尼亞“圖爾卡納男孩”骨化石上,科學家們就發現了敗血症留下的致命痕跡。病魔不僅改變了個體的命運,還左右著人類文明的軌跡。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蔓延不止的瘟疫重創了誌在必得的雅典人,導致古希臘文明迅速由盛轉衰。14世紀中葉,令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卷走歐洲近1\/3的人口,動搖了人們對羅馬教廷的信仰,誘發了轟轟烈烈的文藝複興運動。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席卷全球,造成約10億人感染,讓各國找不到兵力作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

病魔的力量不可小覷。21世紀初,SARS冠狀病毒引發的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促發中國衛生健康服務體係的變革升級,“健康中國”四個字成為全民共識。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更是衝擊全球,讓各國政府和民眾對健康的認識都上升到新的高度。

即使傷痕累累,人類也從未放棄與病魔的抗爭。巫師和原始部落首領們在篝火中找尋動植物的藥效,用打磨過的石頭和骨針撫慰傷痛,遍嚐百草的神農氏受到世人景仰。古希臘名醫、西方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人的體質學說——四體液學說,將近似於神學的醫學探究由蒼穹轉向了機體。200—210年,張仲景著成《傷寒雜病論》,首次提出“辨證施治”的醫學理論,點亮了中醫學的黑夜。659年,孫思邈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1543年,維薩裏用一部《人體構造》為人體解剖奠定基礎。17世紀初,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揚起近代醫學的風帆。17世紀末,安東尼·列文虎克觀察到了顯微鏡下神奇的現象,揭開了微生物的奧秘。1867年,約瑟夫·李斯特發現了石碳酸的消毒滅菌作用,解除了手術感染的魔咒。1895年,威廉·康拉德·倫琴在實驗室裏意外發現了X射線,人體內部開始變得清晰。1928年,亞曆山大·弗萊明在沒來得及清洗的培養皿上發現了青黴素,使人類抵禦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大大增強。1953年,詹姆斯·杜威·沃森和弗朗西斯·克裏克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打開分子生物學的大門。2018年,全球第一款人工智能醫療設備IDx-DR被批準用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檢測,人類開始邁入人工智能(AI)醫療時代。我們就這樣跌跌撞撞地在迷惑中探索,探尋著健康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