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眾心之盼,品牌是醫界化繭為蝶的共識(1 / 1)

1764年,詹姆斯·哈格裏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帷幕。各國邁開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腳步,投資辦醫院的機構越來越多,醫療行業的競爭態勢日益顯現。口碑好的醫院往往患者絡繹不絕,能獲得官方和公眾的認可以及更多的收益;口碑弱的醫院則門庭冷落,投資回報和社會地位一落千丈。醫院管理者們開始意識到:醫院品牌聲譽關係到醫院的生死存亡,理應成為醫院日常管理的重要考量。

與此同時,在經濟和科技的雙重刺激之下,公眾媒體風起雲湧。各大媒體為了增加營收,提升話語權和影響力,紛紛將關注的視野投向公眾關心的民生領域。醫院的管理者也發現,與媒體合作不僅能維護自身形象,也能吸引患者和人才,由此開始主動和媒體進行品牌合作。

品牌吸引力決定著品牌影響力,體現著醫院的綜合實力。1846年10月,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威廉·莫頓在媒體的見證下,公開展示了乙醚吸入麻醉手術,使馬薩諸塞州總醫院一舉成名,奠定了在現代麻醉醫學上的百年地位。1897年,蘇州博習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前身)率先將X光診斷技術和設備引入中國,特邀當時知名的上海《點石齋畫報》進行宣傳報道,使醫院從醫療機構林立的長三角地區脫穎而出,聲譽日隆。杭州的廣濟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前身)在1914年10月創辦了《廣濟醫報》(後更名為《廣濟醫刊》),將健康知識和品牌形象傳播到全國。

20世紀中後期,除了書報雜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外,互聯網媒體、移動媒體等不斷出現,醫院與公眾之間的溝通途徑更為多樣、直接。進入21世紀,人工智能、擴展現實(XR)、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層出不窮,融媒體(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各種類型的媒體進行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成為醫院品牌傳播的新渠道和平台,內容和交互性更加豐富多姿。2016年4月,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在全球首次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對直腸癌手術進行了直播。201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與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聯合開展全球首例5G遠程手術,獲得海內外好評,讓醫院品牌散發出無窮的魅力。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全球醫療機構進入應急狀態,服務能力受到巨大考驗,促發互聯網醫療進程提速。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開展場景化、社會化、交互化的品牌競爭成為醫院在信息紅海中取勝的法寶,讓越來越多的醫院管理者意識到打造醫院品牌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品牌公信力左右著醫院的發展潛力。1953年,美國醫院評審聯合委員會發布了醫院評審標準,要求醫院在管理架構、服務流程、醫療質量、後勤保障等諸方麵持續發力,打造優質品牌。這一理念標準得到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以及歐洲諸國的認可,在不少國家得以推行,成為衡量醫院品牌實力的重要標準。198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關於實施醫院分級管理的通知》和《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準(試行草案)》,在國內推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引導醫院強化自身品牌建設。201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醫院評審中引入第三方評價指標,要求醫院轉變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促進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的精細化,推動醫院品牌升級。2019年7月,中國醫院協會發布《公立醫院章程範本》,對醫院品牌文化建設提出了進一步的明確要求。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醫院品牌戰略成為國家衛生戰略。

為了增進公眾對醫院品牌的認知和了解,20世紀後期開始,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高校、媒體紛紛啟動了對醫院品牌實力的評價研究。《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全美最佳醫院”排行榜和我國各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的“年度排行榜”成為體現醫院綜合實力和醫療行業競爭力的風向標。隨著醫療行業的逐步開放和大數據采集分析技術的成熟,社會機構、媒體等開始介入醫院品牌評價體係,第三方滿意度評價、行業協會推選和專業媒體的“品牌影響力係數”逐漸成為民眾看病就醫的重要參考和評價醫院實力的標準。

回首數百年來的醫院品牌建設曆程,醫院品牌從模糊到清晰,逐漸走出了團團迷霧,成為政府重視、社會期盼、行業認同的廣泛共識。

風帆正勁,踏浪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