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自己被肯定,即使他所做的工作未必成功,但始終是賣了力,當然不希望被忽視。
朋友們,當我們帶領自己的團隊有所成績以後,請不要忘記與下屬分享功勞,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幸福。
如果說我們不這樣,如果說我們隻為私利,隻想著自己如何風光,甚至私自竊取下屬的功勞,那麼他們就不會再為我們賣命效力。但如果我們能把這份榮耀給他們,他們做事就會分外賣力,因為他們會希望下次也一樣成功,希望下次還能得到應有的榮耀。
我們應該知道,一個人的工作倘若得不到肯定,他的自信心就一定會受到打擊。如果是一位聰明的領導者,他就不會忽視員工參與的價值。那些古代的傑出領導者會毫不吝嗇地將錢財富貴花在誌士能人身上,而當今的傑出領導者不僅肯把錢財花在人才身上,他們即使對普通職工也是不會摳門的。這正是他們的聰明之處,因為這些領導者知道,對下屬過於吝嗇,其後果肯定不是很好的。
有這樣一個案例,大家來分析一下孰對孰錯。
在某大公司的年終員工大會上,總裁刻意表揚了兩組營業成績較佳的員工,並邀請他們的領導上台。
先上來的那位領導,似乎早有準備一樣,一站到台前就開始滔滔不絕地暢談他的經營方法和管理哲學。他的意思很明顯,是在向老總暗示自己在年內為公司所做出的貢獻,這番慷慨陳詞令台下的老總以及他自己的下屬,聽了滿不是味兒。
後上來的那位領導,一開口首先就感謝自己的下屬,並一再表示自己很慶幸能帶領一個如此拚搏的團隊,最後,他還把下屬一一邀請上台,請他們接受所有人的掌聲。這個時候,整個大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其實無須多言,誰是好的領導一望便知。像第一位那樣,有了功勞全往自己身上攬,不單單下屬看不起他,恐怕連老板都會感到不屑吧。我們再看看第二位領導,不貪功、不自私,懂得將榮耀與大家分享,他的下屬會因此而享受到被尊重的感覺,從上到下,誰會不對這樣的人產生好感呢?事實上,若是一個聰明的領導,誰有多少功過他心裏再清楚不過了,這根本不是你喜不喜歡與他人分享的問題。你若太急於表現,反而會掩蓋掉本屬於你的榮耀。
所以說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們需要做到這樣:
一、要開闊胸襟,不計小利。當老總表揚你時,不妨舉薦幾個立功之臣,一來可以在老總麵前表現你胸懷大度;二來可以使老總明白你領導有方,培養人才效果頗佳;三來可以使下屬對你無限崇拜。一箭三雕,如此劃算的買賣,為何不做?你舉薦之後,或許你的下屬會得到提升,或許會被加薪,這時不要感覺心裏不平衡,要打開心胸,不必斤斤計較,更不可看別人加薪就眼紅,因為由此獲得的是對全體下屬的激勵,使之為你效力。
二、要掌握分寸,既推功攬過,而又維護自身形象。推功攬過,為下屬申功,為下屬代罪,這是獲得下屬忠心的最好辦法之一,也是在老總麵前樹立形象的捷徑之一。聰明的朋友不妨一試。但是,過猶不及,若把功勞全部歸於下屬,使你這個管理者顯得像個白癡,或承擔所有過錯,被上司看作毫無辦事能力,那麼你自己的烏紗帽就要丟了,你還如何去庇護別人呢?
在榮譽到來之前,有些朋友常常利用自己的領導地位挺身而出,當仁不讓,似乎這樣才能表現出自己的高大形象,才能說明自己的成功。殊不知,一個管理者是否真正成功,得看他手下的人是不是成功了,隻有下屬成功了,才表明你這個管理者也成功了。請記住:“不要既想當教練,又想當進球的那個人。”
我們這些領導做事,貴在用人,而要用好人,首先就要給人一些好處和利益。古今中外,莫不如是。要知道,沒有人是傻子,誰也不會“分文不取”地白白付出,這人世間任何一個人的進取精神和事業心,都與某種利益息息相關。所以道家始祖老子告訴我們:“長而不宰,為而不恃,功成弗民。”就是在勸誡我們這些領導者要能“容人,共享繁榮”。然而,這可能也是最難做的,我們若是有這樣高的涵養,下屬自會感恩圖報。這是很高境界的管人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