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健康,美麗不在話下(1 / 1)

《千金方》之中有雲:“夫上焦如霧(霧者霏霏起上也),其氣起於胃上脘……大會於手太陰也。……中焦如漚(漚者,在胃中如漚也),其氣起於胃中脘,在上焦之後……下焦如瀆(瀆者如溝,水決泄也),其氣起胃下脘,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由此可見,三焦與五髒六腑之間有著密切關係。

從中醫的角度上說,三焦對於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中醫藏象學中的特別名詞,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其中,上焦指膈以上部位,包括心和肺;中焦指膈以下、臍以上部位,包括脾和胃;下焦指臍以下部位,包括腎、膀胱、大小腸、女子胞等。

三焦可通行元氣,是水液運行之道,主要特點為將飲食化生的水穀精氣敷部全身,就像霧一般,能養身體各個髒腑組織。中焦有腐熟水穀、運化精微,進而化氣血之功;下焦可泌別清濁、排泄尿液和大便。

中醫認為,三焦為人體氣血上下貫通之通道,氣血津液均需通過三焦營養全身,三焦暢通之後,氣血即可流通,氣血暢通無阻,才有談起美麗的資本。

一旦三焦不暢,就會導致耳鳴、頭暈、咽痛、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下麵就來為女性朋友們介紹幾種養護三焦的方法:

一、對症下藥

1.上焦有火的主要症狀為:口唇幹燥,口內生瘡,目赤腫痛,耳鳴。

應用藥物: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等。

2.中焦有火的主要症狀為:舌麵生瘡、食不知飽,呃氣上逆,脘腹脹滿,食欲下降、口臭、口苦。

應用藥物: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梔子金花丸、清胃黃連丸、清胃散等。

3.下焦火:表現為大便幹結,小便短少,尿色黃赤、混濁有味,陰部瘙癢,白帶增多。

應用藥物: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三黃片、梔子金花丸等。

二、“嘻”字功

雙唇微起,表情平和,舌尖向下,雙臂由兩側自然抬起,雙手手心向上,指尖相對,抬至膻中穴,向上托舉,同時發出“嘻”字、呼氣,托到前額上方時完成呼氣的過程,把意念放到湧泉穴上。

吸氣的時候,豎起雙手手掌,手心朝裏,由頭部起向下撫摸,至麵部、胸部、乳房,雙手勞宮穴對著乳中穴,指尖對一會兒後向下,推至胸、肋、腹、胯等處,最終雙臂自然垂落在身體兩側,重複此操作6次。

三、敲打三焦經

三焦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中間、肩部、側頭部,敲打三焦主要敲手臂這一段,可左右手交替敲打,敲完1遍之後換成左手敲打右臂,不但能提升機體免疫力、調節周身體液循環,提升免疫力,還可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治療頭痛、咽喉痛、目痛、出汗等不適。

四、刺激重點穴位

1.支溝穴:此穴位於前臂背側,陽池和肘尖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和橈骨間,此穴可治療便秘。手指用力點按支溝穴即可有效通便。

2.翳風穴、耳門穴:翳風穴位於耳垂後,乳突和下頜骨間凹陷處;耳門穴位於人體頭部側麵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內,微張口取穴。翳風穴和耳門穴位於耳朵附近,能夠治療耳聾、耳鳴、耳痛等症。用拇指用力按揉這兩個穴位,至產生酸痛感即可。

3.肩髎穴:此穴位於肩膀大關節後側大概一半肩附近的凹陷處。按摩此穴可治療肩關節周圍疼痛,緩解由於長時間用電腦或者伏案工作導致的肩背酸痛。手指用力按揉此穴至產生酸痛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