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人不飲酒者似乎就不是真男人,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君王,還是平民百姓,甚至是乞丐,似乎都對酒情有獨鍾。現代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喜歡喝酒,再加上現代人應酬多,聚會時更是無酒不歡。如今,喜歡喝酒的女性也不在少數,因為女人也開始了奔事業的道路,而這樣一來,各種應酬就成了不可避免的。
既然有飲酒者,肯定少不了拚酒,特別是在這個處處都需要應酬的社會,似乎不喝酒就無法談生意,或者說是沒誠意,有人甚至將自己訓練成“擋酒”高手。從低度酒:啤酒、果酒、紅酒、氣泡酒、香檳,到中度酒:白蘭地、威士忌,再到高度酒:二鍋頭、悶倒驢、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等,每一種酒都成了人們談事之“必備品”。
喝低度酒還好一些,不容易醉,而且適當喝些紅酒還有美容養顏之功,可如果喝的是中高度酒,則很容易醉倒,對身體危害較大:
一、傷腎
酒精進入人體之後,會抑製尿激素產生,一旦人體缺乏尿激素,腎吸收水之功則受抑製,至人體中的水分大量流失後,體液電解質平衡就會受到破壞,誘發惡心、眩暈、頭痛等症。
二、傷胃
大量飲酒之後,胃黏膜會受損,導致黏膜水腫、出血、潰瘍、糜爛等症,甚至誘發胃出血。
三、傷腦
研究發現,飲酒超過6分鍾後,腦細胞會受破壞,長時間酗酒,記憶力會衰退。
四、傷骨骼
酗酒之後,酒精會加速人體中鈣質的流失,易誘發骨質疏鬆,甚至骨折。適量喝些啤酒、葡萄酒能增加骨密度。
通過上述介紹我們不難看出酒精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我們攝入過量的酒精如同一種“毒”,威脅著我們身體各部分的健康。
可有的人說了,我也不想過量飲酒,可是出去應酬,朋友好意讓酒總不能不給麵子吧,在諸多場合的配合下,如畢業典禮、聚會、分手、應酬等,醉酒也就很平常了。
下麵給大家推薦個中醫上常用的解酒方——葛花解酲湯。
“酲”,即酒醒後的疲憊之態,不管是一時飲酒過量,還是嗜酒過量傷及脾胃,都可能表現出以下症狀:眩暈嘔吐、心神煩亂、胸膈痞悶、手腳戰搖、食少體倦、小便不利等,而此方能夠治愈上述症狀。
組方:木香3克,人參、豬苓、白茯苓、白術、神曲、澤瀉、白豆蔻各9克,青皮、砂仁、橘皮、幹薑各6克,葛花15克,一同放到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煎汁。
通常情況下,醉酒的人會神誌不清、神態潦倒,如同爛泥一般。我們的胃中儲存空間是一定的,一下子喝下那麼多的酒,如同被吹鼓一般,那怎麼放出這些氣既能讓胃舒服,又不至於損害到胃呢?喝葛花解酲湯。
此方劑之中,葛花甘涼,有解酒醒脾之功,可將濕邪由肌膚表麵散出,《千金要方》之中提到:“葛根搗汁飲服,治酒醉不醒。”豬苓、茯苓、澤瀉有利濕之功,可讓濕邪沿著小便排出;砂仁、豆蔻、青皮、橘皮、木香、幹薑可理氣溫中,疏滯消痞;砂仁、豆蔻芳香醒脾、開胃和中,能止嘔吐、助運化,與神曲配伍可消宿食之積,解酒化滯。將這些藥材配伍,即可內外分消。
飲酒過度會傷害到脾,因此,方劑中添加人參、白術健脾益氣。還應注意一點,葛花解酲湯剛好能改善脾胃虛寒、中陽不振、濕從寒化等症。若是陽性體質,濕從熱化、濕熱內盛,會表現出赤煩熱、口渴飲冷等,這時用此方可減掉幹薑。
不同的人對酒精的排解能力不同,對於有的人來說,喝上三四兩高度白酒都沒什麼反應,可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喝一二兩酒都會醉倒。每個人對酒精的承受力取決於胃部消化能力、肝之解毒能力。因此,千萬不能認為自己的肝髒與他人的肝髒相同而與別人拚酒,否則,酒精長時間停留於體內就會傷害到肝髒,以及身體其他部位。
不過不管你是否本身就很能喝酒,都應該少飲酒,否則會傷害到人體髒器,髒器一旦受損則很難短時間內複原,受損嚴重者甚至不能複原。因此,即使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也應當少喝酒或不喝酒,被迫飲酒後就喝葛花解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