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沒有雨傘的孩子,下大雨的時候,人家可以撐著傘慢慢走,但是你必須奔跑……”是的,你隻有努力奔跑,否則怎麼辦?
你不能躲起來等雨停,因為雨停了或許天也就黑了,那時候你的路會更難走;你沒有辦法等待雨傘,因為你沒有雨傘,也沒有人會給你送傘。所以,你隻能選擇奔跑,而且是努力奔跑,玩了命似的奔跑,因為跑得越快,被淋得就越少。
當大雨來時,奔跑不單單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也許有的人認為:為什麼要跑,難道跑前麵就沒有雨了嗎?既然都是在雨中,我又為什麼要浪費力氣去跑呢?是的,即使跑得再快,你也會被淋濕,但這更是一個態度的問題。努力奔跑的人可能會得到更好的結果,那就是衣服隻濕了一點點,並不影響繼續穿,而且可以繼續他的社會活動;而不願奔跑的人其人生態度就顯得消極和墮落很多,他對自身行為的結果了如指掌,但他選擇了逆來順受,所以他被淋透的可能性是100%。這就是二者的不同——奔跑的人還有機遇,不願奔跑的人則注定悲劇。那麼,你現在又是誰呢?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是前者,因為這意味著:勇敢麵對,接受挑戰,努力爭取,無所畏懼,沒有後悔,沒有抱怨,心中充滿理想,充滿希望,懂得為自己創造機會。而你今天的努力,將決定你明天的生活和成就。
有這樣一個男人,他21歲那年從外地來到北京拜師學藝,但事情發展得並不盡人意。後來,他和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小俱樂部,像街頭賣藝一樣維持生計。那個時節,他住在北京郊區,距市中心足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為了省點錢,他連公交都舍不得坐,每天就靠腳踏車代步,足足多花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可就算是這樣,他也從沒耽誤過一次學藝或演出。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挫折一次次來襲,成功似乎遙不可及。有一次,他仍像平時一樣到深夜才騎車回家,可剛騎出沒多遠,他就發現自行車壞了。午夜的街道上,公交車已經停運,而且他也沒錢打的。第二天下午還有一場重要的演出,他腳一跺,牙一咬,把自行車扔在路邊,硬著頭皮向郊外的出租屋走了回去。
正值秋雨綿綿的季節,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他才渾身上下濕漉漉地回到住處,頭暈目眩的他一頭栽倒在床上,發起了高燒,他心裏清楚,這樣下去非出事不可。於是,勉強支撐起身體,翻箱倒櫃地找出一個破傳呼機,拿到街上賣了10多塊錢,買了兩個饅頭和幾包感冒藥,硬是挺了過去。
當他下午麵色蠟黃地趕到演出地點的時候,他的搭檔嚇了一跳,連忙問他出了什麼事,他笑著說了昨晚的遭遇。看著他憔悴的麵龐,搭檔的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輕輕拍了拍他的肩,什麼也沒說,攙扶著他走上了前台。
幾年以後,郭德綱已經紅透了大江南北,有人把他當年的這些故事挖掘出來,問他為什麼能堅持到現在?他微笑著回答:“我小的時候家裏窮,那時候在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就站在教室裏等傘,可我知道我家沒傘啊,所以我就頂著雨往家跑,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拚命奔跑!像我們這樣沒背景、沒家境、沒關係、沒金錢的,一無所有的人,你還不拚命工作,拚命奔跑,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現實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和年輕時的郭德綱一樣,都是沒有雨傘卻剛好碰到大雨的孩子,我們的出身很平凡,我們的爸爸不是李嘉誠,不是李嶽蒼,更不是什麼托塔李天王,所以相對而言,我們在人生路上碰到的雨水都要更大一些,我們沒有選擇,隻有那一條相對艱難的路,你不跑,便不知何時才能走到路的盡頭,你跑起來,才有越過泥濘的希望,所以沒有傘的孩子,我們隻能選擇努力奔跑。是的,現在的我們仍然看著很平凡,名不見經傳,但是我們要向著不平凡去努力。當然,就結果而言,我們不敢有絕對的判斷,但是跑與不跑這兩種態度將決定我們生命的質量:第一種人還有希望,第二種人隻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