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中差評的成因及處理(1 / 1)

賣家的交易量越大,獲得的交易評價就越多。在這其中,如果有60%的買家給予評價,賣家就能獲得更多的信用積分,並能提升店鋪信譽等級。

1.中差評的原因

賣家獲得中差評的原因大體上有以下幾類。

(1)商品差異

商品差異即有些賣家為了渲染效果,在圖片處理時會或多或少添加一些商品本身所沒有的“附加物”。結果買家在收到貨物後發現,實物與圖片的顏色、大小、形狀有差異。這時就容易留下中差評了。

當然,也有少數情況確實是商品質量有問題;或者是商品質量本身沒問題,由於買家拆卸、使用不當而出現問題。

(2)標題上寫著免郵,實際上買家卻要付費

有些賣家標題上會寫著“Free Shipping”,以吸引買家下單;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即一些國家會產生關稅;買家如果不支付這筆關稅,就拿不到貨物。這樣就會讓買家產生疑慮。

例如,在美國,高於500美元申報價值的貨物就得按照重量收取進口關稅,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進口關稅是20美元,英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是20~25美元。這筆關稅誰來承擔呢?這就出現了分歧。如果買家支付了這筆關稅,就會質疑賣家是不是做到了免郵。

(3)信用卡賬戶額外扣款顯示

全球速賣通針對買家的支付是不收取費用的,但各家銀行對付款手續費的規定則有可能不同。例如,買家如果通過T\/T電彙就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有時買家並不清楚這一點,就會給中差評。

2.中差評的處理

中差評的處理方法主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抓預防;二是抓有的放矢治理。

針對中差評發生的原因,我們做出以下整治。

(1)針對商品差異

賣家要盡量上傳未經修飾的商品原圖,或者在上傳商品圖時,多發一些從不同角度觀察的細節圖,盡量讓買家看明白。

當買家收到貨物後,在第一時間詢問或質問商品顏色和形狀差異時,賣家要主動進行解釋;如果解釋得合理,是有可能爭取買家諒解和信任的。

例如,你可以承諾他下次購買時給予什麼樣的額外優惠或贈送等。因為買家是可以在收到貨物30天內給你作出評價的,這時他還沒進行評價,此時他有權對訂單提起糾紛退款。

如果確實是商品質量有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詢問對方怎樣處理才能消除中差評,然後看對方提出的條件你能否接受。

(2)針對免郵付費疑慮

賣家在發商業快遞時,要注意填報的申報價值,看在運費之外是否還有關稅產生。如果自己也不清楚,要預先和買家溝通好,以免買家在支付關稅時責怪賣家,以及少數買家因為不願意支付關稅而拒收貨物。

(3)針對信用卡賬戶額外扣款顯示

賣家要給買家解釋清楚,此額外收費是其他部門如銀行收取的。如果買家最終選擇采用T\/T付款方式,你可以提醒一下對方可能會產生手續費,以避免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