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資是一種形象的說法,並不是說它一開始就天生注定是“遊資”的。換句話說,“遊資”和“非遊資”在某種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有鑒於此,在打擊遊資炒作農產品時,必須充分考慮為“遊資”開辟合適的投資渠道,讓它轉變為“非遊資”,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堵不如疏”。因為歸根到底,這些資金不是在這個領域投資獲利,就要轉投到另一個領域投資獲利,它們是不可能安穩地躺在會計賬簿上的。

國外輿論認為,我國的農產品炒作表明資產泡沫已經到了尾聲。就像當初指責遊資炒作房地產並沒有能真正降低房價一樣,現在如果一味指責遊資炒作農產品,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減少貨幣流動性、提高資本利得稅,就能輕而易舉地刺破資產泡沫。

1 建立收儲體係引導遊資出路

建立小宗農產品收儲體係、引導遊資出路,是指政府部門而言的。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合力打擊下,農產品價格炒作有所收斂。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建立長效機製從根本上防止以後出現類似炒作,就擺上了議事日程。歸納起來,可以有以下三大措施,但建立小宗農產品收購儲備體係、引導遊資出路,應當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①改變糧食生產中“重主輕雜”、“重糧抑經”觀念

這就是說,要在穩定現有主要糧食種植麵積的同時,加大對大蒜、綠豆等小宗農產品以及蔬菜生產的扶持力度。

在具體政策方麵,可以考慮把大蒜、綠豆等小宗農產品和蔬菜生產納入農產品補貼政策,把這作為一種明確的政策導向,引導種植戶穩定其種植麵積和產量,以免最終導致嚴重的供求失衡。

②加強對小宗農產品的儲備

目前在我國農產品期貨交易中,大豆、玉米、小麥等都是國家儲備品種,而大蒜、綠豆等則不屬於國家儲備品種。

國家儲備品種和非儲備品種的區別是:每當遇到遊資炒作時,如果是國家儲備品種,這時候政府就可以拿出原有的一部分儲備來投放市場、平抑物價,從而大大壓縮遊資在這方麵的炒作空間和盈利目標,令其知難而退;相反,如果不是國家儲備品種,這時候遇到遊資炒作,政府就沒有辦法來進行這種平抑措施,使得這些小宗農產品在遊資炒作下價格狂飆,而政府這時候能做的隻能是其他辦法,這樣在時間上就慢了一步,效果上也會大打折扣。

③發揮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調控穩定市場

農產品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充分利用這一功能合理安排收儲、放儲數量以及儲備輪換等,能夠對農產品市場起到“穩壓器”和“蓄水池”的作用。

例如早秈稻是基礎糧食作物,也是我國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品種。每星期四都會舉行對早秈稻的國家臨時存儲粳稻競價銷售交易會。由於市場傳聞2010年早秈稻要大幅度減產,所以6月8日和9日兩個交易日中,鄭州商品交易所早秈稻主力合約1009價格罕見地上漲了22個點。時隔一天6月10日舉行的國家臨時存儲競價銷售交易會上,原計劃銷售臨時存儲粳稻100977噸,實際成交100940噸,成交率高達99.96%,這就使得早秈稻的當日期貨價格回落了8個點,有力地平抑了價格 1。

山東農產品收購商王苗水(化名)認為,大蒜、辣椒、綠豆等價格之所以會暴漲,就是因為前幾年這些農產品價格過低、農民不願意種植,從而導致2009年總產量大幅度減少、市場供應減少。他認為,如果政府不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這些農產品價格還會進一步上漲。而他這裏所說的強有力措施,就是指國家收儲體係。他說 2:

包括大蒜、綠豆等在內,如果國家能建立一整套“雜糧收儲”體係,也不至於之後價格的暴漲暴跌。想到2007年大蒜跌至幾分錢一斤,大蒜到處扔的時候,政府就應該出台實際措施,但我沒有看到。

他認為,如果從深層次考慮,在房地產市場受到調控之後,民間遊資麵對通貨膨脹預期,投資投機和保值增值的欲望會變得更加強烈,所以對它們一定要加以正確引導,避免集中炒作某個領域。

中國蔬菜流通學會會長戴中久認為,2010年的大蒜還沒有收割就被一些人承包買斷,然後層層加價倒賣,這種價格競爭很不正常。對此他建議,從長遠來看,應該建立國家和地方兩級收儲製度,一旦列入收儲製度中的蔬菜品種如大蒜、洋蔥、土豆等價格偏低,政府就應當拿出一定的資金來用於收儲;一旦這些品種的價格暴漲,政府就應該把它們投放到市場上去抑製菜價,這種做法在豬肉、食糖等方麵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除此以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建立風險投資基金,來對低收入者在菜價暴漲時給予適當補貼。這樣既能穩定生產,也能穩定居民正常生活。

2 重點發展深加工和差異化經營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投資環境和經濟環境不斷惡化,我國民間資金也受到很大創傷和影響,最終無法順利進入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這些資金進不了製造業,就隻能在製造業外徘徊,甚至拋棄製造業、投入虛擬經濟,從而實實在在地成為了“遊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