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種“老套”的房地產開發外,還有一種不大為人所知的圍海造地運動,遊資炒作對此也是“沒事偷著樂”。
眾所周知,我國有三分之二的國土邊界是海洋,這些沿海省市全都在圍海造地。調查表明,填海造田的每畝成本隻要20萬元左右,可是賣給開發商用於房地產開發,造地的個人至少能賺500萬元,最高的拍賣價高達2400萬元,說是“一本萬利”一點不誇張 3。
有人會問,法律對此有什麼規定嗎?確實,根據相關法律,圍海造堤50公頃以上要報國家審批,對此地方上通常采用“合零為整”的辦法加以回避。乍一看每一塊地都不超過50公頃,但連起來就蔚為壯觀了。
資料表明,2002年我國圍海造地的麵積是2033公頃,2007年高達13425公頃 4,5年間增加了5倍多。
2 月亮走我也走,房租跟著漲
就在大蒜、綠豆價格炒作如火如荼之時,誰也沒想到在房地產炒作了這麼多年後,還會突然冒出個房租暴漲的問題來,令人措手不及。
原來,自從政府推出地產新政後,一手房交易市場明顯冷淡,房地產中介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尤其是2010年五六月份政策調控最嚴格的時期,一些大城市的房租價格上漲幅度都在20%到30%左右。
2010年7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房租暴漲原因進行的調研認為,上述四城市房租上漲的原因,除了季節性因素外,部分房屋中介機構因為房屋買賣生意下降,從而從房東那裏收租房屋做“二房東”、“推高房租或勸說房主抬高房租”是主要原因 5:
上述調研報告中說,目前房產經紀機構主動勸說業主提價的行為十分普遍,還有一些經紀機構從事房屋租賃代理業務,為了賺取更多收益,少數不良房地產經紀機構存在刻意押房、抬高租金、層層轉租推高租金的不規範行為。
為了了解事實真相,中央電視台記者用北京中關村附近的一套房屋作試驗。他們在網上發貼說,該房屋簡陋破舊,麵積60平方米,但位置優越,附近有中關村第二小學等教育資源,裏麵隻有一張床,要求月租金2700元,一年一付。
貼子發出後5分鍾,手機上就冒出63個未接電話。這些來電幾乎全是房產中介公司的,希望能讓自己全權代理出租,價格不但可以全年整付,並且還可以主動提高。
隨後,記者從中選擇了10多家中介統一在下午5點半看房。結果這些中介機構在現場就開始競價拍租,最高的願意抬高到每月3500天租下來,並且馬上付款,一次性付清。一個多小時過去後,還有許多中介不甘心就這樣離去 6。
一項對全國660個城市進行的調查表明,有6540萬套住宅的電表連續6個月讀數為0,這些空置房足可以供2億人居住 7。
調查表明,中低端住房的房租上漲更快。以北京為例,月租金在3500元以上的屬於高端住房,低於這個標準的為中低端住房。長期以來,北京的情況是中低檔住房供不應求,高端住房供過於求。從中可以看出,中低檔住房需求火爆推動房租迅速上漲是符合市場需求規律的 8。
值得注意的是,房屋租賃采取的是全程代理業務,而北京過去就曾經發生過“堅石案”,而現在這項業務並沒有被叫停,反倒成了中介推高房租的重要手法。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我國對房租價格上漲並沒有實行國家統計,所有數據都是根據房屋中介公司上報而來的,所以這些數據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值得懷疑。
道理很簡單,就在這些房屋中介公司得知你需要統計這些數據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時,從自身利益出發人為調整數據是很好理解的。
上麵提到的“堅石案”,是指2003年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有一家堅石房地產經紀公司,它看準當時的政策漏洞,高價從房主那裏收房,按月付給租金,然後低價出租給別人,按季度或按年度收取房租。這樣一來,該公司手中就掌握了大量的租房“預付款”,最後該公司負責人和女友攜款潛逃。由此,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在中介公司中推行了交納保證金的做法(保證金額為60萬元),同時允許繼續開展這項義務。
不難看出,允許開展這項業務實際上就表明房屋中介公司很容易推高房租水平。因為中介公司最了解房屋信息,所以它們非常有條件壟斷熱點租賃地區的房源,造成該地區房源緊張的假相,然後抬高價格對外出租。而熱點租賃地區的房價上去了,很容易就帶動其他周圍地區的房租價格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