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孩子情緒多變,不想上學,還用小刀割腕,該如何是好?——引導孩子自我反省,理性調控(2 / 2)

癔症型人格障礙是怎麼形成的呢?

一般認為,癔症型人格障礙首先與早期家庭教育有關。如果父母溺愛孩子,過分保護孩子,對孩子嬌生慣養,放任自流,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任性、固執、哭鬧無常等脾氣,形成人格上的偏差。癔症型人格障礙還與心理因素有關。如果一個人從小就非常喜歡在各種場合拋頭露麵,賣弄各種小聰明,周圍大人又對這種行為加以誇獎,那麼,他就會越來越起勁。這種行為很容易被強化進而穩定下來,使其形成癔症型人格障礙。很明顯,這兩個方麵的原因,在這個女孩身上都存在。

\/心理對策\/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逐漸成熟,癔症型人格障礙的症狀會逐漸減輕,但並不能保證它可以自行消失。而且,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如果不加以調節,症狀還會加重。因此,家長在孩子青少年時期就應該注意消除其不良的人格障礙。父母可以指導孩子運用下麵的方法進行自我調節。

第一,運用自我反省法來調節。父母平時要指導孩子,學會主動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失常。睡覺前冷靜客觀地回想一下自己一天中的各種表現,並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想這些言行是否恰當,如果別人這樣做自己感覺如何,等等。父母指導孩子通過冷靜的分析和思考,找出自己人格中的不足,並有意識地加以控製和調節。孩子還可以將這個反思的過程寫成日記。

第二,運用自我暗示法來調節。父母可以指導孩子用“不要太激動”“不要出風頭”“不要自作多情”“不要唯我獨尊”“不要以自我為中心”等暗示語,來控製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用較長的暗示語:“為什麼自己一定是太陽?為什麼別人一定要對我好?我一定要改掉這個毛病,我有決心和能力改掉這個毛病。我以後再也不唯我獨尊了,不再想方設法去引人注意了,不再感情用事了……”經常這樣自我暗示,可以調整心態,進而改變性格。

第三,運用勞逸結合法來調節。父母應指導孩子合理地安排學習和生活的時間和強度,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強對精神刺激的耐受力。同時,要引導孩子學會平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內心衝突和矛盾,使自己的情緒保持相對穩定。

第四,運用升華法來調節。演員為了使觀眾沉浸到劇情之中,要利用自己的表演去打動觀眾。有癔症型人格障礙的人也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隻是這種表演是為了表現自己,引人注意。如果把這種潛在能量釋放到文藝表演中去,那麼,這種人格障礙就會在文藝表演中得到升華。

當然,最重要的是父母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一是不要再嬌慣孩子,把孩子當成大人,幫孩子走向成熟,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二是接受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個平常的孩子,進而幫助孩子接受自己。三是注意孩子的年齡特征,溝通時注意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