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隨便浪費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在現代社會這樣一個效率至上的大環境下,人們對時間的敏感比古代大大增強,因此,在交際當中必須掌握交際的時間。
交際與時間有著密切的聯係,這不僅是因為任何交往都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而且更因為能否恰當掌握交際時間對交往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交際過程中應從交際的宗旨出發,很好地把握時間,駕馭時間,讓時間真正成為自己交際的助手。
在交往當中,一旦和人有了約會,必須要做到認真對待,嚴格遵守。凡是約定了的時間,就要堅持準時赴約,決不能失約。如果一方失約,勢必造成交際過程不能如期起動,同時與之相聯係的各項程序、環節都會受到影響,以至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因此,不守時是交際之大忌。
隨便失約還會給交往對象留下言而無信或沒有自控力的形象,這樣的事情哪怕隻有一次,也會嚴重影響到你的信用。一次,美國前總統亞當斯邀請一些人參加他的正式宴會,一位議員遲到了,他看到其他被邀請者都已開始就餐。“我們這裏的人必須準時出席,”亞當斯說,“我的廚師從來不問客人到齊了沒有,隻問時間到了沒有。”亞當斯的話流露出他對議員的這次交際印象不佳。議員的遲到無疑給亞當斯帶來了一絲不愉快的陰影——這個人連一場宴會都不能如約感趕到,還有什麼事情能信任他呢?
守時就是守信。它體現了對交際各方的尊重。在這裏,時間意義已經轉化為人品、人格的尺度。因此,在對待時間約定的問題上,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掌握好時間,你就能掌握交際的節奏,進而讓交際活動按你的步調進行。控製時間主要表現在交際時間和講話時間的長短上。要善於根據時限、交際背景、排列順序等,精心組織講話內容,使之與時限相適應,高質量地完成交際過程,決不要超時。對於發言者要在限定時間內說最精彩、信息量最多的話,才是高明的交際者。
見麵的客套話不要太多,要及時轉入正題。見麵時簡單的問候寒暄是必要的,但太多則會令人感到乏味,耽誤時間。談話過程中要注意緊扣目標,不要跑題。當然,如果氣氛過於緊張,說幾句幽默輕鬆的題外話活躍一下氣氛也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及時收攏話題。
發言宜短而充實,不要長篇大論地說空話,拍馬屁。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隻能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集中精力,這時頭腦清晰,注意力集中,反應靈活,效率最高。超出了一定的時間範圍,便會精疲力盡,效率下降。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在給一家大銀行擔任顧問時,銀行的總裁規定,每月約他交談一次該銀行的管理問題,每次交談時間為一個半小時。時間一到,總裁便握手告別。為什麼要以一個半小時為限呢?這位總裁說:“原因很簡單,我的注意力隻能維持一個半小時,研究任何問題,超過了這個限度,我就會反反複複。而且,如果時間太短,時間便會不夠,我恐怕會掌握不住問題的重點。”這位總裁是很善於把握交談時間的。他的做法很值得借鑒。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情況,雙方故意拖延時間,把對方搞疲勞,以便乘機取得有利於自己的效果,這在一些討價還價的交易場合不難見到,有的邊吃邊談一直耗到深夜才拍板成交。這是以造成對方疲勞來確定交往時間,對此也應有所了解,避免使自己陷入被動。
此外,當交際時間發生變化,或順序調整時,交際者要隨機應變。比如,事先沒準備講話,卻突然賦予你一定的講話時間;事先準備講長話,臨時又被擠占了時間,所剩時間不多;原定第一個上台講話,臨時決定改在後麵講話等。這就要靈活應變,調整內容,以追求最佳表達效果。1936年10月19日上海各界人士代表舉行公祭魯迅先生大會。會議輪到鄒韜奮先生講話時,已經不早了。於是他隻作了一句話演講:“今天天色不早了,我願用一句話來紀念魯迅先生:許多人是不戰而屈,魯迅先生是戰而不屈。”鄒韜奮先生把握時間,以高度凝煉和形象化的語言評價魯迅,收到了極好的效果,成為一句話演講的名篇。
有時,時間意義是可以為我所用的。交際者可以選擇有助於交際成功的具有特定意義的時間展開交際過程。比如,可以選擇具有美好意義的時間,借以創造和諧溫馨的交際氛圍。有個小夥子為了向他追求的姑娘表白誠意,特意選擇姑娘因演講而獲獎的周年紀念日為她舉行一次家宴慶祝。這個紀念性家宴引起了姑娘美好的回憶,男友的愛心和匠心獨到使她十分感動,更加深了對他的愛戀,並決心嫁給他。顯然,在這裏,特殊時間的意義對愛情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反過來,選擇交際時間還應注意回避令人生厭的時間。比如在飯前、看電影或文藝演出之前講長話,易於倒人胃口,效果不好,就是對時間選擇不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