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時機很重要(1 / 1)

\u001d�a�溝通是雙方交流信息的過程,不是一方麵的事,一個人不論說話內容如何精彩,如果時機掌握得不好,對方恰巧在想別的,就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因為聽者的內心往往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要想讓對方願意聽你講的話,或者接受你的觀點,你就應該學會選擇適當的時機。

這就好像足球比賽,如果你的隊友心不在焉,甚至根本沒在位置上,不管你傳出去的球多麼精妙,你的傳球還是沒有效果。能在比賽裏麵贏球的球隊,一定是配合默契的球隊。

具體來說,溝通要受到諸如溝通對象、設定時間、周邊環境等種種限製,所以溝通要把握時機。如果該說的時候不說,時機轉瞬即逝,便失去了發言的機會;如不顧說話對象的心態,不注意周邊的環境氣氛,不到說話的火候卻急於搶著說,很可能引起對方的誤解,甚至反感;如果信口開河,亂說一通,後果就會更加嚴重。

小陸是個專業的司儀。一天,他被人請去主持婚禮,按照家鄉風俗,新郎、新娘要入席吃菜用飯,然後再一桌一桌地給客人敬酒。新郎新娘在眾人的簇擁下入席,來賓們也分別入席。第一盤盛滿喜糖和糕點的盤子,由一個幫忙的夥計端了上來。可是就在夥計把盤子放在桌子上的時候,隻聽“哢嚓”一聲脆響,盤子裂開了。賓客們聽到刺耳的聲音,目光全都集中過來。端盤子的夥計嚇了一跳,慌了神兒,脫口而出:“怎麼是個破貨?”話音落地,現場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見此場景,經驗豐富的司儀小陸靈機一動,高聲說:“大喜,大喜,這叫破舊立新,‘歲歲’平安。”一句話使現場緊張的氣氛重新變得歡騰起來。

小陸說的“破舊立新,歲歲平安”,如果不是之前有夥計的失手和失言,這兩句話本不算特別得體的話,較真的人可能還覺得刺耳。但夥計的失誤使大家都陷入了尷尬當中,這時候所有人都在想用合適的方式掩蓋過去,小陸這兩句,等於是替眾人解了圍。婚禮結束後,大家都稱讚他反應快,說話得體。

這件事說明,把握說話的時機非常重要,這個過程需要有充分的耐心,也需要積極進行準備,等待條件成熟,但絕不是坐視不動。

再舉一例,談談說話分寸的把握。

張先生家的空調年頭長了,製冷效果不是很好,張先生幾次與妻子商量要換個新的,都被精打細算的張太太否決了。這一天天氣異常悶熱,張太太不僅抱怨起來,說再這樣下去身上都要長痱子了,張先生忙不失時機地說:“不如,咱們買個新的吧。”張太太想了想,便同意一同去看看。到了家電商場,他們看中了一款變頻空調,一問價格,三千六百多元!張太太心疼了,連說不買了。這時,售貨員忙說:“這款空調雖然價格貴點兒,但真的非常省電,一個晚才用一度電左右,雖然價格高一些,但會為您節省很多電費,從長遠的角度看,還是很劃算的。”張太太在心裏一合計,的確是這個道理,再加上張先生在一旁不斷地見縫插針,他們終於把一台新空調帶回了家。

在這個案例中,張先生和那位售貨員就都是很懂得掌握說話時機的人,張先生抓住了妻子的抱怨,而銷售小姐則抓住了客戶的心理,見機說話,結果雙雙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其實我們在日常交談中,尤其是在反映情況和說服別人的時候,非常需要注意把時機選在對方心情比較平和的時候。因為一些人由於勞累、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或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時,是沒有心情來聽你說話的,而你,自然也就無法達成自己的說話目的。

在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該說話的時候卻沒有說,那就失掉了說話的機會。在交談的過程中,交談雙方的心理是呈漸變狀態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和他人交談時要注意對方的心理活動,使談話內容和對方的心境變化相適應並同步進行。隻有在恰當的時間,說恰當的話,才能收到最佳的說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