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朋友就是選擇人生(1 / 1)

林肯曾說過一句話:“從某種意義上說,你選擇了什麼樣的朋友,便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就像三國時蜀主劉備,如果當初沒有他在桃園與關羽、張飛結為兄弟,又在隆中三顧茅廬選擇臥龍諸葛亮,就很難三分天下,建立蜀漢帝業。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對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學識都有很大的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則聰,近愚則聵。”古人很重視對朋友的選擇。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曆來受人推崇,也是人們願意結交的對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卻常常被人所鄙視,當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實際上,每個人不管自覺或不自覺,他們交朋友總是有所選擇的,總是有自己的標準的。明代學者蘇竣把朋友分為“畏友、密友、昵友、賊友”四類,如此劃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幫助並患難與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有利則來,無利則去,還有可能乘人之危損人利己的賊友,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結交的。

法國科學家法拉第說:“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朋友,可以通過一個與他交往的人去了解他。因為一個飲食有節製的人自然不會和一個酒鬼混在一起;一個舉止優雅的人不會和一個粗魯野蠻的人交往;一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會和一個荒淫放蕩的人做朋友。和一個墮落的人交往,表示自身品位極低,有邪惡傾向,並且必然會把自身的品格導向墮落。”一句西班牙諺語說:“和豺狼生活在一起,你也能學會嗥叫。”

即使是和普通的、自私的個人交往,也可能是危害極大的,可能會讓人感到生活單調、乏味,形成保守、自私的性格,不利於勇敢、剛毅、心胸開闊的品格形成。甚至很快就會變得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原則性喪失,遇事優柔寡斷,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這種精神狀況對於想有所作為或真正優秀的人來說是致命的。

與那些比自己聰明、優秀和經驗豐富的人交往,我們或多或少會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加生活閱曆。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生活狀況改進自己的生活狀況,成為他們智慧的伴侶。

與優秀的人交往,就會從中汲取營養,使自己得到長足的發展;與品格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會感到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升華,自己的心靈也被他們照亮。

印度傳教士馬丁的生活,似乎完全是受了一個在中學學習時的朋友的影響。

馬丁是一個相當愚笨的學生,但他父親還是決定讓他接受大學教育。在劍橋大學裏,馬丁認識了在初級中學學習時的一位夥伴。

從此以後,這位稍長的同學成了馬丁的指導教師。馬丁能夠應付自己的學業,但是仍然容易激動,脾氣暴躁,偶爾會發泄自己難以抑製的憤怒。但他這位年紀稍大的朋友卻情緒穩定,富於耐心,時時刻刻照顧、指導和勸勉自己這位易怒的同學。他不允許馬丁結交邪惡的朋友,勸他認真學習。“這不是要得到別人的稱讚,而是為了上帝的榮耀。”這位朋友的幫助使馬丁在學習上進步很快,在第二年聖誕節的考試中他名列年級第一名。

後來,馬丁成了一位印度傳教士,給了很多人無私的幫助。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好朋友越多,我們受益越多。學無止境,學問再大的人也有不懂的東西。與其出淤泥而不染,何不從一開始就擇其善者而從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聖人尚且如此,我們在結交朋友時,也應盡量選擇有學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