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此一個強大的民族,竟如同過眼煙雲一般在天邊的地平線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契丹王朝的滅亡不難從史書中查到。據記載,大遼和北宋對峙長達160多年,出人意料的是,最終滅掉大遼的卻是曾經歸附於契丹的女真人。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在大遼的疆域內攻城略地,並於1115年建立金朝。10年後,完全取代了盛極一時的契丹王朝。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在皇室成員耶律大石帶領下被迫向西遷移,在今天的中國新疆和中亞地區建立了西遼,又稱哈喇契丹國。這個帝國也一度強盛,但最終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所滅。之後,契丹的殘餘勢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兒漫王朝,但不久還是在黃沙彌漫的異國他鄉銷聲匿跡了。
在中國曆史上,雖然改朝換代頻頻發生,但原有的文化傳統總能代代相傳。然而契丹王朝滅亡後,整個契丹文化也隨之消亡了。
分析發現,從契丹王朝建立到1271年元朝建立,在這短短的300多年間,中國出現了遼、北宋、西夏、金、南宋和元等朝代。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由於取得政權的統治者分屬於不同的民族,因此朝代更迭也導致了整個民族的地位和相關文化都發生了轉換。女真人的金朝取代契丹人的遼朝後,曾下令清除那些反抗的契丹人,其中一次見於史書的殺戮就持續了1個多月。很有可能契丹文化也在這時遭到舍棄。
另外,金朝剛建立時,並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隻好沿用漢字和契丹字??當女真文字參照漢字創立後,金朝皇帝就下令廢止了契丹字,契丹文字可能由此失傳。以此類推,契丹文化的衰亡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北京的頤和園,有一座耶律楚材祠,耶律楚材墓就在其中。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在他出生時大遼已經消亡65年。當時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統治著中國北方,種族等級製度非常嚴格,契丹人在4種等級中排行倒數第二,處處麵臨歧視。但耶律楚材卻非比尋常地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曾經擔任相當於宰相的高職。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契丹人,卻在遼代滅亡僅僅幾十年之後就忘卻了本民族的文字,以至於耶律楚才要重新學習契丹文字。
在耶律楚材撰寫的《湛然居士文集》中,曾經提到他在西遼學習契丹字的經曆。耶律楚材的努力可謂用心良苦。他學會了契丹字,卻幾乎沒有使用的機會。在他去世後,史書中有關契丹人的記載也隻剩下了片言隻語。耶律楚材成為契丹人最後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