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是侯仁民在遵義認識了一位叫季英的朋友,當時季英的 丈夫、地下黨的一位負責人正好關在他同學看守的牢房裏,一天晚上,季英請侯仁民約同學去家中喝酒,好讓侯的同學獄中照顧 一下丈夫。
就在喝酒的晚上,季英的丈夫越獄成功,當地警察局 隨後逮捕了季英 。
在季英被關押期間,侯仁民以朋友身份去看望 她,遭到監獄長拒絕,一怒之下,侯仁民大鬧看守所,並與看守 警察大打出手。
還有一件事是,遵義有一位熊姓老人,家境十分富裕,他的 兒子 1935 年參加紅軍走了。
國民黨黨部的人抓了老人,讓他要麼交出兒子,要麼交出 500 塊大洋,老人兩件都辦不到,含恨自殺, 遵義城內的人們在熊姓老人出殯的那一天抬棺遊行,侯仁民也參 加了,是唯一穿著軍服遊行的人,在當地引起轟動。
兩罪並罰, 侯仁民被軍統關進息烽集中營,獄中編號672。
一位出身大家的國民黨憲兵排長,因犯事居然也被關進息烽 集中營,這可是一件咄咄怪事。
更讓獄友們稀奇的,還是被抓進 集中營不久的這位新人,馬上就上演了一出“武鬆打虎”,將獄 中一位當地惡霸的保鏢應阿哥暴打一頓,成了獄中的英雄。
這事 發生後,侯仁民被調到了另一間牢房,和趙力耕等人關到了一起。 他和趙力耕早前就認識,趙還送過他一支鋼筆。
侯仁民一到獄中 就知道裏麵有個“七君子”,當時監獄裏的獄友們根據當年“救 國會七君子”事件和軍統電台中的人員結構都是六男一女,就稱 張露萍他們為後“七君子”。
和張露萍認識是在獄中排演節目時,侯仁民和張露萍合作的 第一個劇本是《女諜》,由獄友李仁夫主筆。
《女諜》寫的是東北淪陷後一對熱戀中的愛國青年投身抗日的故事。
女主角“菱姑”跟與她相愛的表哥“鐵柱”一起考入日 本人在“滿洲國”辦的通訊專科班。
兩人畢業後,菱姑被關東軍 司令部錄用,鐵柱則去了沈陽電報局。
鐵柱的叔父是東北抗日聯 軍的地下交通員,他先動員鐵柱參加了地下抗日鬥爭,鐵柱又介 紹菱姑參加進來,菱姑便成為東北抗日聯軍打入關東軍司令部的 諜報員 !
菱姑以其出色的報務工作取得日軍司令官重用,及時將 一些重要情報通過鐵柱送給抗日聯軍,為消滅日寇做出重大貢獻。
後來抗日聯軍需要報務員,菱姑毅然送鐵柱去參加抗日聯軍,相 約抗戰勝利後再見,後來菱姑因被叛徒出賣而不幸被捕犧牲。
演出那天,張露萍扮演的“表妹”和侯仁民扮演的“表哥” 都很投入,最後的高潮出現在落幕之前。
鐵柱垂首肅立在菱姑的 墓前無比悲憤地說:“表妹,我們分手後,我在你送我的上衣口 袋裏發現了你留給我的一首詩,那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名句, 我早已將它銘刻在心了。表妹,現在讓我向著蒼天朗誦給你聽, 以告慰你的在天之靈 !”
鐵柱說完,眼含熱淚轉向觀眾鏗鏘有力 地朗誦出: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
一時間整個會場裏如地獄一般死寂無聲,然後,突然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 掌聲一直延續到張露萍和侯仁民出台謝幕。
以 後,獄友們因他倆的忘情演出,稱呼他倆表兄妹。
趙力耕更和侯 仁民開玩笑,說,和你演戲的是張蔚林的妹妹,侯仁民這才知道, “253”就是“後七君子的張露萍”,他對他們從事的職業有了 一種認同感。
此後兩人的交往也多了起來。他們發現了一條秘密的交往渠道——圖書室。
他們通過獄中的圖書室管理員車耀先, 以借書的名義相互在書中夾送紙條,交流信息。
車耀先是 1940 年被捕的。1940 年春,國民黨發起了反共高潮, 在成都製造了震驚全國的“搶米事件”,國民黨特務找借口秘密 捕走了車耀先。將他囚禁於貴州息烽監獄。由於他腳走路有些瘸, 獄內就讓他分管圖書。
息烽圖書館又名“複活圖書館”,坐落在獄內“明心湖”旁 的一個小木房裏。
侯仁民和張露萍的書信傳遞是這樣進行地,侯 仁民將自己看完的書夾上紙條送到圖書館,讓車耀先在張露萍來 借書時推薦給她,張露萍也這樣將書和紙條轉給侯仁民,小小紙 條將兩人的心連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