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高僧(1)(1 / 3)

佛教發展到近現代,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而出現了各種不同於以往曆史時期的問題,也呈現出不同於古代佛教的一些特點。在清末民初這一時期,由於社會的動亂和思想意識形態的變化,佛教進一步衰落,但也在一些佛教界高僧和居士的努力下進行著轉型,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提出,可謂的中國佛教進行自我調整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曆經了戰亂之後,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佛教的發展逐漸呈現出嶄新的麵貌,尤其是在最近幾年,一些佛教界高僧相繼提出了一些適應社會發展的佛教理念,比如淨慧法師的“生活禪”等等。本章節所記敘的近現代高僧,都是對中國佛教理論作出重要發展,對佛教文化建設有突出貢獻者。當然,中國佛教的發展離不開僧俗兩眾的共同努力,在此也向佛教界所有的前輩致以敬意!

【寫到這裏】本煥:知恩報恩慧法長存

本煥長老(1907---2012),法名心虔,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出生在一張姓農民家中,父母給他起名叫鳳珊,教書先生給他起的學名叫誌山,祖籍是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由於家境貧寒,法師少年時代曾在本地的一家雜貨鋪裏當學徒,後來在22歲時,前往新州報恩寺出家,1930年又到武昌寶通寺受戒,同年6月,本煥獨自一人到江蘇揚州高旻寺,跟從來果法師修學佛法,在此地修行了足足7年。

1937年2月時,本煥法師不辭辛勞,千裏迢迢朝拜五台山,後來前往碧山寺落腳,並於1939年9月榮任該寺第三代方丈,本煥長老在這裏苦修了10年,在此期間,大師用指血抄寫了一部《普賢行願品》,共19卷,計20萬字。1948年,法師離開五台山,前往廣東南華寺,向虛雲大和尚求學佛法,並於1949年元月就任南華寺方丈。

在此之後,本煥長老多次擔任寺院主持,被佛教界譽為“佛門泰鬥”。本煥長老身為南禪臨濟法派第四十四代傳人,為中國佛教協會谘議委員會主席、湖北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深圳市佛教協會會長,曾當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二屆委員和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

自從入了佛門,本煥長老就秉持佛門報眾生恩的訓誡,將自己這一生都奉獻給弘法利生的事業之中,特別是自從九十年代以來,他率領弘法寺的僧眾多次參加各種捐款捐物的慈善活動,尤其支持“希望工程”建設和幫扶殘疾人的社會福利事業。

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有過這樣一件事:1942年的一個寒冬,日本侵略軍正在追殺一名八路軍營長,這位營長情急之下跑進了碧山寺,當日本兵追到碧山寺後便怒氣衝衝地要寺廟交出這個八路軍,本煥大師連聲說道:“我隻知道念佛修行,哪裏認識什麼八路軍啊。”他一邊說,一邊以手示意,日軍見問不出個因為所以,而且又在寺廟裏,也怕衝撞了神靈,便隻好氣哼哼地走了。像這樣的事情,隻是本煥大師眾多愛國護生行為中的一件。

不了解本煥大師的人,一直覺得老法師嚴肅和古板,但其實本煥法師不僅性格十分隨和,而且經常會隨口說出些很新鮮的話來。在老法師迎來104歲的壽辰時,眾多佛教界朋友都來為他慶生,老法師卻幽默風趣地說“我還是一個小和尚呢,我還是一個4歲的小Baby,我可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驕傲是會使人退步的,所以,做人還是謙虛些好。”即便像本煥法師這樣的老前輩,也如此虛心,更何況是我們呢?隻有虛心才能有真成就,這一點,在本煥法師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因此,不論在家還是出家,若想獲得真實的成就,獲得非凡的事業,都要從“低”處做起。首先就是把自己的心放低,人能把自己放低些,智慧才能由此而生。沒見過哪個狂妄自大的人能取得真實成就的,但因為謙虛好學而獲得成功的人卻比比皆是。在碧山寺苦修的10年中,本煥法師曾經以指血抄寫過一部《普賢行願品》,共計20餘萬字。老法師希望自己能以普賢的大行精神而造福世間眾生。

每當有人誇讚本煥法師一生行善,利人無數時,本煥法師就會說:“我雖是一個出家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都有一份責任。”從中可以見出老法師心懷天下眾生的菩薩心腸,更可以見出老法師的責任感和慈悲心。有人說佛教過於出世,很多出家人都隻顧得修行,而缺乏對社會的貢獻。但是,從本煥法師以及很多為慈善事業而奔忙的出家法師身上,我們就能看到佛教的入世精神和利益眾生,造福社會的宗旨。也正因如此,老法師不論到世界各地哪裏訪問,都會受到當地居民和佛教信眾的熱烈歡迎。

針對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表現出的心理失衡問題,本煥法師說道:“你們年輕人妄想多,想了還要做,做了以後還要成!什麼都想要,怎麼可能放得下?佛家說,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福德因果。所以,人與人之間怎麼可能有同樣的幸運或不幸呢?”根據佛教的說法,每個人因為各自的因果業緣不同,所以,每個人的經曆、遭遇和生活環境也有很大的差別。可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找尋自己幸福的生活啊。因此,不用去攀比,更不能看到別人獲得幸福和成功就抱怨連天。或者惡意嘲諷,甚至生出誹謗的心來。因為別人的成功,那也是福報的體現,更是別人付出艱辛努力的結果。假如做不到為別人的成功喝彩,也至少要多反思自己,少抱怨命運。少些抱怨,人生境界立刻就能發生改變,而這何嚐不是我們獲得開悟的開始啊。

老法師給眾多年輕人開示道:“成佛並非一件簡單的事,這條道路是真正的不容易。而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首先開悟,要在正確的路上好好地走下去。若有人問,走下去做什麼呢?我們當知,走下去就是為了成就眾生、利益眾生、教化眾生。這才是學佛的真實目的啊!”成佛不容易,成就世間一切功德不容易,獲得事業上的成就也是如此。我們年輕人,不論從事著哪種職業,以哪種方式生活,首先的一點就是要明白生活的不易和艱辛,而正是以為這樣,我們更要踏踏實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能虛度光陰,更不能不珍惜自己的有限生命。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親近佛法,獲得智慧,老法師還經常鼓勵年輕人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做利益眾生,回報社會的事情,而要在實際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德行,完善自己的品性,要想自利利他,就必須經過不斷的修行來增長智慧,所以“修慧培福”便成了老法師最常說的一句話。智慧是修出來的,福德是培植出來的。老法師希望大家能夠在實際生活悟得人生道理,遠離煩惱,並且以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解脫煩惱,獲得心靈上的安寧和幸福。

還有一次,一位年輕後學為了如何能更好地服務社會而特地向本煥法師求教,老法師和藹地說:“我們佛家講的是自度度人,所以我們就必須自己福德智慧具足,如此才能夠明心見性,也才能夠去幫助他人,服務社會。但是,要想做到福慧具足,就必須由我們自己來修行,當我們福不足、慧不滿時,要想成佛,我們就必須要經過無數劫去成就眾生、利益眾生、教化眾生,培自己的福,修自己的慧。所以我們今天要好好用功,努力修行,利樂有情,培福修慧。”由此可見,我們若想獲得大智慧,惟有投入到生活之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佛陀的教誨,也隻有先利益他人,才能在這種過程中提升人生的境界。自度度人並不是一句空話,而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這是一種,也是在培植自己的福德資糧,因此,修學者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精通多少佛理,多少經典就很不得了,假如不能踐行佛道,又怎麼能得到佛果呢?

早年,持鬆和尚作為本煥的傳戒師,曾經這樣說過:“要想領悟到佛學的真諦,必須要經過一番艱苦的修行才可以達到。你隻有通過親自體驗,才能漸漸地領會佛心。在修證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隻有艱苦的修行,如此才能達到真正的佛的境界。你要多走些名刹古寺,多去參拜高僧大德,特別是要注意持戒修行,修佛的道路,就是不斷超越自我。”而本煥法師一直沒有忘記持鬆法師的教導,也正是有了持鬆法師的指引,人間才多了一位活菩薩。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這是本煥大師一貫的主張,大師希望能以出世的境界做入世的事情,因此廣結善緣就成了大師經常提起的一句話,他也把廣結善緣看作是成就事業的前提條件。我們現代人都渴望有自己的事業,孰不知,不結好人緣,又怎麼會有成就事業的根基呢?而要想獲得好人緣,就應該以謙虛的心對待他人,以感恩的心對待困難,以慈悲的心對待眾生。好人緣是修出來的,而能夠獲得一位善知識,對於我們的生命境界的提升,也是利益無窮的啊。

縱觀本煥大師一生的求法修學經曆以及他的愛國情懷和利生行為,我們不難看出這位百歲高齡的佛教大師的可愛、可敬之處。本煥法師一生經過的磨難也很多,但不論是身處何種境地,本煥法師始終都能保持一位出家人的本色,將一顆禪心放到生活中去,接受生活的曆練和考驗。本煥法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作為一名出家人,雖然每天麵對青燈古佛,但自己的心卻應該始終想著如何為社會、為大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本煥法師晚年,他還在積極為罹患白血病的大學生募捐,並多次向深圳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用於資助貧困學子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這位行善四方、濟眾無數的老法師,不僅是出家修行人的楷模,更是我們在家眾生的榜樣!

夢參: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夢參法師(1915---),生於黑龍江省開通縣,於1931年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最初時,受戒法師給他取法名叫“覺醒”,可是,他認為自己並沒有做到真正的覺醒,再加上是因為作夢而出家的,他便給自己取了很有意思的法名為“夢參”。同年,夢參法師在北京的拈花寺受比丘戒,待戒期圓滿之後便前往九華山,朝拜地藏菩薩道場,因為殊勝的因緣。正好趕上六十年才舉行一次的開啟地藏菩薩肉身塔的法會。而這也為夢參法師在以後的歲月裏專心弘揚地藏法門而埋下機緣。現居於五台山普壽司。

在福州市鼓山湧泉寺參悟的那段時期,夢參曾跟隨慈舟法師學習《華嚴經》,在曆時半年之後仍然不得參悟華嚴境界,遂決定先拜誦《普賢行願品》,並以火燃燒手臂來供佛,期望能以此種苦行來開啟智慧。在這之後,夢參又前往青島的湛然寺,依止倓虛法師修學天台宗的教法,並開始弘講《華嚴經》,而在這過程中,夢參法師又接觸了西藏的一些僧眾,從而產生到西藏修學密法的因緣。並於1941年趕赴西藏的色拉寺修學經論,前後共五年。在西藏修學的這一階段,夢參法師主要依止第十世班禪的老師赤江仁波切。在1945-1949年間,夢參法師還轉赴西康等地參學密宗教法,他在藏地總共修學有十年之久。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夢參老法師應福建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圓拙長老的邀請,前往廈門南普陀寺重新興建閩南佛學院,擔任該佛學院的教務長一職,於此開講《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及《大乘起信論》等。一年多之後,夢參法師還應宣化上人的邀請,前往美國並於數月之後回國。在1989年時,應旭朗法師的邀請,夢參老法師再度來美弘法利生,此次主要開講了《占察善惡報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地藏經》、《心經》、《金剛經》等大乘經論,在這之後,便開始了旅居美加地區的生活。

自2001年開始,夢參法師應邀常住於五台山普壽寺傳授經論,並對聖寶山願成寺的僧眾靜修加以指導,一直延續至今。

夢參法師認為:我們應該把所學到的佛法智慧,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態,這樣學佛才有真實的意義。而要想把修行落實到生活和工作中,總結起來不外乎八個字“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這八個字,說起來很容易,但要落在實處,就需要從一言一行上著手實踐。有很多人弄不明白,這個“發菩提心”到底說得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不妨聽聽2007年的時候,老法師在北京居士林為大家做的一段開示。

夢參法師說:“發菩提心,在藏傳佛教它叫三要道,菩提心的三種要道。第一是厭離世間。第二是大悲心。第三是般若心。厭離世間對世間不貪戀,就是出離心;不貪戀世間,出離世間,但因一切眾生不了知佛法,也不能出離,因此就產生了菩薩的大悲心。大悲心不能有愛見,愛見就是對自己親。有愛染的情緒那叫愛見心,不叫大悲心。大悲心得有智慧,沒有智慧的大悲心不能普度一切,有了智慧,就是般若心。”

在這裏,夢參法師為大家詳細論說了發菩提心的三個過程,但其實這三個過程,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統一的、同時性的,盡管有一個程度上的次第變化,但缺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是完整的發菩提心。

菩提心產生的緣起,就是要先生起出離世間的心。為什麼要出離這個世間,就是因為一旦我們產生了貪戀和執著的欲念,就會生出更多煩惱,從而永遠在輪回中沉淪,永沒有解脫的時候。而且,由於這中貪欲和執著,我們的心日漸變得僵化而沉重,沒有絲毫的自在可言。因此,生起出離心,看破世間的一切,反而會使內心得到輕安和舒展。出離心,並不是要我們厭棄這世間的一切,而是要消除固執的“自我”,消除過多的貪欲和執著。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就曾經講到過:人世間所有的痛苦、煩惱、不快樂,起因全在於我們過於執著自我,而所謂的自我,其實也不過是五蘊四大聚合而成,而非永遠實存的。

可是,有些了知佛法的人,他們能夠洞察到世間的實相,具有無上的功德和智慧,但因為見到很多眾生因為不了解佛法的智慧而在痛苦中淪陷,所以就生起無上的悲憫之心。這種悲憫之心,假如沒有般若智慧的引領,就會成為一種“愛見心”。沒有智慧的悲心是不能普渡一切眾生的,因此,般若智慧在發菩提心的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隻有當三心具足的時候,這才算是真正的發菩提心。很多人問夢參法師:“發菩提心對我們有什麼助益嗎?”

夢參法師就這個話題也做過開示:“用發菩提心來轉移你的煩惱心,轉移你的貪嗔癡,這便是最大的利益了。當你生起了菩提心,就能夠免去世間的災難,這是你自己免去的。因為你不再貪戀這個世間,所以,世間的災難也奈何不了你的。”不論你經曆了什麼樣的苦難,你不動心,不憤怒,不怨恨,這就是一種出離心的境界,而隻有到了這種境界,也才是一種開悟的人生。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苦交煎,你就用發菩提心來對付它,對付這八苦。把你的苦難轉變成吉祥,這就是發菩提心的功德。”夢參老法師勸大家學佛首先就應該從發菩提心做起,想學佛,想修佛,想做佛,都離不開發菩提心。而發菩提心,也要落實到生活中,盡自己的能力去行善,幫助他人,否則,僅僅是有發心而沒行動,也一樣不能給自己帶來修為上的成就。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怎麼覺的?發菩提心。發了心就能夠成佛,絕對能成佛。但是,你修行得快進步得快,成佛早一點;你修行得慢,成佛慢一點,就是這個分別而已。發了心,絕對能成佛,所以勸大家發菩提心。”夢參法師勸誡大家,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你永遠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真的可以說是命如朝露,隻在呼吸之間。因此,能及早發無上菩提心,畢竟是件好事情;而在發心之後,假如不如實地修行,一樣很難得到佛果。

在談到如何幫助個人這個問題時,夢參法師建議大家應該以不執著的心,隨緣盡力而為。“有了智慧,行方便是解脫;沒有智慧行方便,則非但自己被束縛了,連帶的把別人也束縛了。”可見,即使想要發心幫助他人,也必須以智慧行事,否則,就成了幫倒忙了。

夢參老法師給大家講法已有幾十年了,很多人在聆聽了老法師的教誨之後都獲得了無上真實利益,特別是老法師還談到過如何使佛學和工作、生活相結合,這些開示,更是給很多都市中忙碌的人點了一盞明燈,照亮了大家沉睡已久的心靈,給眾生帶來佛學智慧的甘霖!

惟賢:立品立德服務人生

惟賢法師(1920年---),四川蓬溪人,俗名邱兆紅,在童年時代父母均早亡,依靠四姐邱兆蓮撫養成人,十歲在蓬溪縣白塔寺跟從定光法師出家,十三歲時,到四川南充王恩洋先生創辦的“龜山佛學院”學習。王恩洋先生在“如何做人,如何完成做人的品格”等方麵,都給他以極大的啟發,奠定了惟賢法師深厚的儒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