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修行”二字頻頻出現在我們的口頭上、微博上,一時之間,大家都在談論著“修行”——旅行是修行、學習是修行、工作是修行,什麼都是修行。
沒錯,這些都是修行,人生更是一場修行。可是,在修行的路途中,我們應該本著怎樣的心去“行”,這個問題卻很少出現在你我的關注之中。或者說,所謂“修行”本就是跟風。很多時候我們誤把修行當做了什麼神仙方術,以為自己買回幾本什麼高人寫的心靈修習術就可以讓自己超凡入聖、脫胎換骨,更有人把修行視為獨自一人跑到什麼深山老林裏坐上個把月,然後出來逢人就說:“我在某某山打坐了若許年,如今已經修行得看破了世間一切……”
修行沒那麼神秘,是真修行又何必逃匿去深山老林呢?
修行若不放在塵世中修,那還能修出個什麼結果?修行倒也不用枯坐多少年,真正的修行貴在不刻意、不刻板,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地斷去煩惱根源。
所以啊,日常生活裏的很多事情就是修行了。比如前麵說的旅行,在旅行的路上暫時放下自己的固執和倔強,放下自己的小情緒,放下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的成見。也許你會說“這個太難了,我做不到”,但是,如果我們腳下延伸的路是通向一座寺院的,你還會這麼沒信心地否定自己嗎?
如果說旅行就是修行,那麼沒有什麼地方比寺院更適合做一次“清心之旅”了。當然,寺院是一個很嚴肅很神聖的地方,我們來到寺院裏也不能抱著“遊玩”的心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來到寺院,隻是為了讓自己的心更安靜些、更清涼些,而不是為了跪在佛菩薩的麵前求東求西,這將是多麼輕鬆而酣暢的一次心旅啊。
以前,我們來到寺院,總是因為心中有什麼掛念,比如為了工作、為了愛情、為了生活,帶著香火和供品,還有一顆貌似虔誠的心,一步接一步,從山門走進寺院,來到大雄寶殿,盤算著應該用怎樣一顆虔誠的心,許下如何難以實現的願。這似乎是在考驗佛菩薩的耐心是否夠深沉、神通是否夠廣大。
來的時候,心事滿懷,去的時候,心事更多。從都市奔到寺院,本來是要讓自己的心輕鬆下來,結果反而讓自己活得更累了。如若我們隻把去一趟寺院看做是對心靈的洗滌,當自己的雙腳輕鬆緩慢卻又是無比堅定地走在通往人間淨土的大道上時,我們什麼都不去想,什麼勞什子的升官發財,還有萬事如意——如果人生真的能萬事如意,那該多麼乏味無聊啊。我們來到寺院,就好比是去拜會久別重逢的老友,去看望對自己有恩的師長,或者放空自己的欲念,清清淨淨地走一遭,權當是找回那個真正快樂的自己!
是啊,修行本來就無須那麼沉重,好多人認為“修行”與“遭罪”就應該是一對孿生兄弟,好比去寺院裏就應該是有所祈求才對。其實修行可以很輕鬆,很有趣,去寺院也不一定是擺上供品、燃上佛香,然後就為了驗證一下“有求必應”那句話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有多高。
心隨身行,當身體勞累的時候,至少也要讓心靈是輕鬆自由的。我們陷在塵世的網中,可能為了生計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但隻要我們的心靈能夠自由,無所拘束,那麼這一生便也值得了。
怎麼?你不知道如何讓心靈自由起來嗎?走吧,隨著我去寺院裏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