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上海文明的另一種心理品性,是發端於國際交往曆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
相比之下,在全國範圍內,上海人麵對國際社會的心理狀態比較平衡。他們從來在內心沒有鄙視過外國人,因此也不會害怕外國人,或表示超乎常態的恭敬。他們在總體上有點崇洋,但在氣質上卻不大會媚外。我的朋友沙葉新幽默地提出過他的人生態度之一是“崇洋不媚外”,很可借過來概括上海人的心態。
毫無疑問,這與這座城市的曆史密切有關。老一代人力車夫都會說幾句英語,但即使低微如他們,也敢於在“五卅”的風潮中與外國人一爭高低。上海的裏弄裏一直有不少外國僑民住著,長年的鄰居,關係也就調節得十分自然。上海商店的營業員不會把一個外國顧客太當作一回事,他們常常還會估量外國顧客的經濟實力,幫他出點購物的主意。
北方不少城市稱外國人為“老外”,這個不算尊稱也不算鄙稱的有趣說法,似乎挺密切,實則很生分,至今無法在上海生根。在上海人的口語中,除了小孩,很少把外國人統稱為“外國人”,隻要知道國籍,一般總會具體地說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日本人。這說明,連一般市民,與外國人也有一種心理趨近。
今天,不管是哪一個階層,上海人對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國留學。到日本邊讀書邊打工是已經走投無路了的青年們自己的選擇;隻要子女還未成年,家長是不作這種選擇的,他們希望子女能正正經經到美國留學。這裏普及著一種國際視野。
其實,即使在沒有開放的時代,上海人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也隱隱埋伏著一種國際性的文化要求,不管當時能不能實現。上海的中學對英語一直比較重視,即使當時幾乎沒有用,也沒有家長提出免修。上海人總要求孩子在課餘學一點鋼琴或歌唱,但又並不希望他們被吸收到當時很有吸引力的部隊文工團。一度在全國十分響亮的哈爾濱軍事工業大學,曆來對上海的優秀考生構不成向往。在“文革”動亂中,好像一切都滅絕了,但有幾次外國古典音樂代表團悄悄來臨,報紙上也沒作什麼宣傳,不知怎麼立即會卷起搶購票子的熱潮,這麼多外國音樂迷原先都躲在哪兒呢?開演的時候,他們衣服整潔,秩序和禮節全部符合國際慣例,很為上海人爭臉。前些年舉行貝多芬交響音樂會,難以計數的上海人竟然在凜冽的寒風中通宵排隊。兩年前,我所在的學院試演著名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按一般標準,這出戲看起來十分枯燥乏味,國外不少城市演出時觀眾也不多。但是上海觀眾卻能靜靜看完,不罵人,不議論,也不歡呼,其間肯定有不少人是完全看不懂的,但他們知道這是一部世界名作,應該看一看,自己看不懂也很自然,既不恨戲也不恨自己。一夜又一夜,這批去了那批來,平靜而安詳。
毋庸諱言,上海的下層社會並不具備國際性的文化追求,但長期置身在這麼一個城市裏,久而久之,至少也養成了對一般文化的景仰。上海也流行過“讀書無用論”,但情況與外地略有不同,絕大多數家長都不能容忍一個能讀上去的子女自行輟學,隻有對實在讀不好的子女,才用“讀書無用論”作為借口聊以自慰,並向鄰居搪塞一下。即使在“文革”動亂中,“文革”前最後一批大學畢業生始終是視點集中的求婚對象,哪怕他們當時薪水很低,前途無望,或外貌欠佳。在特定的曆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中,這種對文化的景仰帶有非實利的盲目性,最講實利的上海人在這一點上不講實利,依我看,這是上海人與廣州人的最大區別之一,盡管他們在其他不少方麵頗為接近。
七
上海文明的心理特征還可以舉出一些來,但從這幾點已可看出一點大概。
有趣的是,上海文明的承受者是一個構成極為複雜的群體,因此,這種文明並不體現為一個規定死了的群體,而是呈現為一種無形的心理秩序,吸納著和放逐著來來去去的過往人丁。有的人,居住在上海很久還未能皈依這種文明,相反,有的人進入不久便神魂與共。這便產生了非戶籍意義上,而是心理文化意義上的上海人。
無疑,上海人遠不是理想的現代城市人。一部扭曲的曆史限製了他們,也塑造了他們;一個特殊的方位釋放了他們,又製約了他們。他們在全國顯得非常奇特,在世界上也顯得有點怪異。
在文化人格結構上,他們是缺少皈依的一群。靠傳統?靠新潮?靠內地?靠國際?靠經濟?靠文化?靠美譽?靠實力?靠人情?靠效率?他們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點依稀朦朧。他們最容易灑脫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種灑脫的孤獨。
他們做過的,或能做的夢都太多太多。載著滿腦子的夢想,拖著踉蹌的腳步。好像有無數聲音在呼喚著他們,他們的才幹也在渾身衝動,於是,他們陷入了真正的惶惑。
他們也感覺到了自身的陋習,憬悟到了自己的窩囊,卻不知挽什麼風,捧什麼水,將自己洗滌。
每天清晨,上海人還在市場上討價還價,還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不斷吵架。晚上,回到家,靜靜心,教訓孩子把英文學好。孩子畢業了,出息不大,上海人歎息一聲,撫摸一下自己斑白的頭發。
八
續寫上海新曆史,關鍵在於重塑新的上海人。重塑的含義,是人格結構的調整。對此請允許我說幾句重話。
今天上海人的人格結構,在很大的成分上是百餘年超濃度繁榮和動蕩的遺留。在本世紀前期,上海人大大地見了一番世麵,但無可否認,那時的上海人在總體上不是這座城市的主宰。上海人長期處於仆從、職員、助手的地位,是外國人和外地人站在第一線,承受著創業的樂趣和風險。眾多的上海人處於第二線,觀看著,比較著,追隨著,參謀著,擔心著,慶幸著,來反複品嚐第二線的樂趣和風險。也有少數上海人衝到了第一線,如果成功了,後來也都離開了上海。這種整體角色,即使上海人見聞廣遠,很能適應現代競爭社會,又缺少自主氣魄,不敢讓個體生命燦爛展現。
直到今天,即便是上海人中的佼佼者,最合適的崗位仍是某家跨國大企業的高級職員,而很難成為氣吞山河的第一總裁。上海人的眼界遠遠超過闖勁,適應力遠遠超過開創力。有大家風度,卻沒有大將風範。有鳥瞰世界的視野,卻沒有縱橫世界的氣概。
因此,上海人總在期待。他們眼界高,來什麼也不能滿足他們的期待,隻好靠發發牢騷來消遣。牢騷也僅止於牢騷,製約著他們的是職員心態。
沒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沒有統領全局的強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與怯弱相伴隨。他們不會高聲朗笑,不會拚死搏擊,不會孤身野旅,不會背水一戰。連玩也玩得很不放鬆,前顧後盼,拖泥帶水。連談戀愛也少一點浪漫色彩。
上海人的醜陋性,大多由此伸發。失去了人生的浩大走向,智慧也就成了手上的一種私人玩物。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龍氣,隻聽得機敏的言詞滾滾滔滔,找不到生命激潮的湧動;文化程度低的,便不分場合耍弄機智,每每墮於刻薄和惡謔;再糟糕一點的,則走向市儈氣乃至流氓氣,成為街市間讓人頭痛的渣滓。上海人的日子過得並不順心,但由於他們缺少生命感,也就缺少悲劇性的體驗,而缺少悲劇性體驗也就缺少了對崇高和偉大的領受;他們號稱偏愛滑稽,但也僅止於滑稽而達不到真正的幽默,因為他們不具備幽默所必須有的大氣和超逸。於是,上海人同時失卻了深刻的悲和深刻的喜,屬於生命體驗的兩大基元對他們都頗為黯淡。
即便是受到全國厭棄的那份自傲氣,也隻是上海人對於自己生態和心態的盲目守衛,傲得瑣瑣碎碎,不成氣派。真正的強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無恐的精神力量使他們變得大方而豁達,不會隻在生活方式、言談舉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
總而言之,上海人的人格結構盡管不失精巧,卻缺少一個沸沸揚揚的生命熱源。於是,這個城市失去了燙人的力量,失去了浩蕩的勃發。
可惜,譏刺上海人的鋒芒,常常來自一種更落後的規範:說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離經叛道;要上海人重歸樸拙、重返馴順、重組一統。對此,胸襟中貯滿了海風的上海人倒是有點固執,並不整個兒幡然悔悟。暫時寧肯這樣,不要匆忙趨附。困惑迷惘一陣子,說不定不久就會站出像模像樣的一群。
上海人人格結構的合理走向,應該是更自由、更強健、更熱烈、更宏偉。它的依憑點是大海、世界、未來。這種人格結構的群體性體現,在中國哪座城市都還沒有出現過。
如果永遠隻是一個擁擠的職員市場,永遠隻是一個新一代華僑的培養地,那麼,在未來的世界版圖上,這個城市將黯然隱退。曆史,從來不給附庸以地位。
如果人們能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也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