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禍根深種(1 / 1)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群雄混戰,天下布武的時代。所謂亂世出英雄,日本戰國和中國三國一樣,英雄豪傑輩出,所以一直是小說家、史學家和遊戲廠商的至愛。也誕生了不少的名篇,像司馬遼太郎的小說《豐臣家的人們》、光榮公司的經典遊戲《信長之野望》

等等,莫不取材於戰國。

公認的日本戰國曆史始於1467年應仁之亂,我們就從這裏開始吧!

從南北朝到室町幕府,是日本曆史上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個漫長轉折期。無休止的破壞與分裂、混亂與殺戮成為這個時期社會現象的明顯特征。

我們先看看室町幕府的權力架構。就將軍本身的權力來說,室町幕府要遠遠超過鐮倉幕府,但就幕權而言,卻又遠遠不如。一方麵,室町幕府的建立者足利尊氏,其實力來源與鐮倉幕府始祖源賴朝不同,乃是各地豪強的聯合體,室町幕府建立後,這些豪強被分封到各地擔任守護。室町幕府的守護,權力非常大,相當於鐮倉時代公家國司與武家守護的結合;更加上部分豪強如斯波、山名等一人兼任數國守護,他們的存在既是幕府的支柱,也逐漸成為幕府的強大威脅。另一方麵,為了防備近在吉野的南朝,幕府不得不把統治中心放在京都,因此在武家勢力的中心鐮倉,另設關東管領一職,由足利尊氏次子基氏的後裔世襲,其在關東、甲斐和伊豆的權力,和幕府將軍並無太大的區別;再有,在室町幕府內部設立所謂“三管四職”的職能部門,由細川、田山、斯波三大豪門擔任幕府管領,京極、山名、赤鬆、一色四家管理侍所、政所等要害機構,世代沿襲。“三管四職”在幕府內部權傾半邊天,連將軍都拿他們沒辦法。

乍眼一看,這種權力分散化的體製很先進嘛!打住,當時可是封建時代,最先進的政製應該是中央集權,權力一分散就是致命的,像中國東周列國、唐朝藩鎮製度最終都導致天下大亂。室町幕府以管領+守護作為權力架構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地方和職能部門的勢力過分強大,令中央政府形同虛設,已埋下了滅亡的禍根。

其實,幕府方麵並非完全看不到這些隱患,被譽為室町時代最強將軍、有“日本太上皇”之稱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就是那個和一休和尚鬥智的有趣將軍)曾經借點小事削減兩家守護土歧、大友的封地。但同時很諷刺的是,在南北朝統一前夕的明德年間(1390~1393),擁有西國十數國領地的山名家發生內亂,足利義滿親自揮軍往討,竟然不能成功。連義滿都鬥不過這些豪強,後代將軍當然更不用說了。

深埋多時的“地雷”終於找到機會爆發了,這個機會就是——應仁之亂!!

');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