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8年,第四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持去世,關東管領足利持氏企圖繼任未能如願,遂
起兵叛亂。關東管領的最重要助手,是自應安年(1368~1374)後就由山內、犬懸、上
條等上杉氏世襲的執事一職。足利持氏與執事上杉憲實素來不合,憲實於是求得幕府的
詔命,與今川、武田、小笠原等豪強共同討伐持氏,史稱永享之亂。最終持氏敗亡,上
杉從此掌握了關東的實權,第五代將軍也由足利義量就任。
關東的戰亂,並沒有因為足利持氏的敗亡而結束。新的管領足利成氏依舊疏遠上杉
氏,並尋機殺死了上杉憲實之子憲忠。幕府再次發動討伐,鐮倉失陷,成氏逃至下總的
古河,從此稱為古河公方。上杉憲忠之子房顯迎立足利政知為主君,據伊豆堀越城與成
氏對抗,政知從此稱為堀越公方。隨著關東管領改稱關東將軍(關東公方),關東執事
也改稱為關東管領;隨著關東足利氏分裂為兩派,上杉氏也進而分裂為對立的兩個支係:
山內上杉和扇穀上杉。
這場為爭奪將軍之位而引發的內戰雖然沒有引爆天下大亂的“地雷”,但卻為下一
次的動亂創造了條件,該來的始終都會來。
足利義政任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後,不問政治,隻沉溺於文化,結果幕府實權被管
領細川勝元和侍所長官山名宗全(持豐)掌握。兩人一向是死對頭,而且隨著幕府的政
治權威下降,各地守護開始擴張勢力,彼此之間的矛盾也有所激化,為了取得更大的利
益,他們分別依附於細川和山名,在幕府當中形成了“細川派”和“山名派”,紛爭不
休。
足利義政起初沒有孩子,就強令已出家的弟弟義視還俗,作為繼嗣。可是,世事就
是這樣出人意料,才宣布立義視為嗣將軍,妻子日野富子卻在此時生下了一個兒子,起
名義尚。富子想讓義政廢棄與義視的約定,立義尚為繼嗣。於是立子還是立弟的大辯論
開始了。日野富子委托山名宗全當義視的監護人;但細川勝元不願看到山名的勢力日益
增強,就想支持義視來與之對抗。
就在此時,畠山、斯波兩家子嗣為了繼承權的問題,也分別向細川、山名求助,矛
盾由此激化。最早刀兵相見的,是田山政長和田山義就。他們從寬政三年(1462)一直
打到應仁元年(1467),終於把真正的“老虎”引了出來。
擁護義視的一方,以細川勝元為總帥,稱為東軍;擁護義尚的一方,以山名宗全為
總帥,稱為西軍。東軍人數161500,西軍116000,合共28萬大軍齊集京都,在天子和將
軍的眼皮底下開始了廝殺。兩萬西軍率先開入京都,緊接著細川府邸離奇地付諸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