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早雲奪取伊豆宣告了戰國時代的來臨,早雲也成為日本曆史上第一位以戰奪權
大名,成為戰國大名的先驅。戰國史學上界定的戰國時期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閃電占領伊豆之後,北條早雲雖然很想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整個關東地區,但卻不
敢輕舉妄動。原因有二:其一,伊豆初定,基業未穩;其二、關東豪強皆能征慣戰,隨
便來一位都不易對付,大意不得。
正所謂先安內,後攘外,北條早雲當然明白這一點了。當時關東諸國的稅率,法定
是五公五民,早雲改為四公六民,另外每戶多繳一錢作為公益;米價方麵明確規定為每
百文一鬥二升,並規定水田每反(日本古代土地麵積單位)課稅五百文,旱地每反課稅
一百六十五文,即平均每反田繳米六鬥。以上政策的施行對安撫戰亂中的民心,無疑是
最有效不過的。在《北條五代記》一書中還提到其時伊豆中風病蔓延,早雲散藥以救之
以及早雲鎮壓當地豪強等造福百姓的事例,雖說有粉飾之嫌,但北條早雲的休養生息政
策對鞏固伊豆的統治有著深遠的意義。
解除了後顧之憂的北條早雲,開始謀劃關東的攻略。自從關東將軍被早雲所滅後,
關東的控製權就落在是世代為關東管領的上杉氏兩個分支——山內上杉和扇穀上杉手上。
就戰略地位而言,相模國的小田原城乃是關東的第一道屏障,偏偏這道屏障現時正是扇
穀上杉家名將大森氏賴的領地。小田原城乃戰國第二堅城(第一堅城是美濃國的稻葉山
城),日後權傾天下的豐臣秀吉出動全國22萬大軍合戰小田原,圍城四月最後還是靠心
理戰逼敵方投降了事。可見此城之堅固,根本無法正麵撼之。況且大森氏賴一時名將,
文武雙全,北條早雲苦苦思量,仍無可行之策。他索性就與大森氏賴結為摯友,意圖雙
方暫且和睦相處,再圖後計,北條早雲顯然是從三國末年晉朝羊祜對付吳國陸抗之計中
得到了啟示。
1494年,大森氏賴病亡,其子藤賴極為昏愚,機會來了。大森藤賴無視父親臨終前
“提防早雲”的警告,與早雲定下攻守同盟協定,早雲更以熊皮、鹿肉等攏絡藤賴,以
降低其戒心,等待時機成熟。一天,北條早雲寫信給藤賴,說“在伊豆獵鹿時,鹿都跑
到小田原城後麵的山裏,請允許我派些人去把那些鹿趕回伊豆來”。藤賴哪裏想到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