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激戰長筱(1 / 3)

元龜四年的武田信玄去世、足利幕府垮台,以及淺井、朝倉的覆滅,對於織田信長來說,對於全日本來說,都是一個標示著重大轉折的年份。七月,信長放逐足利義昭,返回京都後,任命原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為“天下所司代”。雖然村井的職權範圍並未擴大,仍然隻負責京都一地的治安,但這一由信長親自賜予的前所未聞的官職名,無異於向天下公告:以後的全日本(天下),不再由室町幕府統治,而要由他織田信長來統治。

七月二十八日,朝廷商議改元,並征求信長的意見。信長在眾多候選名稱中擇定了“天正”一詞。天正出典於《老子》所說:“清淨為天下正。”隱含著渴盼天下平穩、秩序安定的美好願望。

蘭奢待

雖然畿內暫時穩定下來,然而織田信長依舊處於強敵環伺中。就在賀正盛典過後不久,越前國各豪族紛紛反叛,圍攻並殺死了守護代前波吉繼。整個越前國幾乎都被國人一揆所控製。於是信長派羽柴秀吉、丹羽長秀、不破光治、丸毛長照等將前往若狹敦賀,築城守備。

正月二十七日,武田軍再度來攻,侵入岩村城,包圍了美濃明智城。武田信玄在去歲病歿後,遺命傳位於其孫、年幼的信盛,而讓信盛之父四郎勝賴監國。這是因為勝賴本過繼給信濃諏訪氏,後因繼承人位置空缺才複歸本宗,信玄怕他人望不足以服眾,所以跳過他立信盛為嗣。

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武田勝賴再度發兵東進。二月五日,信長率領長男信忠,集合濃、尾兩國人馬前往解明智城之圍。織田信忠自從元服以後,信長幾次大戰都將他帶在身邊,自己親往衝殺,往往讓信忠留守本陣,這樣做,也是為了提升信忠的威望,使他將來可以順利繼承自己的寶座。

信玄雖死,武田軍實力未損,織田軍與其展開對戰,不僅未能取勝,明智城還因為飯羽間右衛門的叛變而陷落。於是信長加固附近的高野城,命河尻秀隆守備,又修築小裏城,命池田恒興守備,防止武田軍深入,然後收兵返回岐阜。

三月份,信長入京,割取了奈良東大寺正倉院中的“蘭奢待”。正倉院為東大寺附屬的寶藏庫,主要收藏聖武天皇生前所收集的各種寶物,其中的蘭奢待,是日本最大的沉香,長一米五、六,最寬處直徑近四十公分,八世紀時由光明太後進獻給東大寺,當時重達十三公斤。曆代天皇或幕府將軍偶有割取蘭奢待自用或賞賜臣下的,既非天皇也不肯當將軍的信長也下手去割,很明顯是為了昭示自己權力之偉大。

二十八日辰時(早晨七到九時),蘭奢待被運離正倉院,搬入多聞山城,隨即在眾將靜默觀禮下,織田信長按慣例割取了一寸八分見方的香塊。

五月,在攻取了六角義賢最後據點石部城以後,信長又得意洋洋地參加了賀茂神社為祭神而舉辦的賽馬會。他讓自己的馬廻眾都全副武裝,騎著裝配全套高級鞍具的駿馬,輕易贏得了比賽,以向圍觀百姓展示自己武力之盛。

在搞完這些穩定人心,顯示權威的表麵文章以後,就迎來了最適宜作戰的秋季。七月十三日,織田信長第三次親統大軍,發動了對伊勢長島一向一揆的最後決戰。

長島血淚

伊勢長島是木曾三川(木曾川、長良川、揖斐川)交彙處河口的河洲,是以願證寺為核心的一向宗重要據點。此際,對於本願寺號召天下一向宗徒對抗織田氏暴虐統治的檄文,信長也針鋒相對地頒發詔命,稱:“僧人本應潛心修行,追求學問,而如今本願寺卻耽於紅塵繁華,驕奢淫逸,更進一步介入世俗紛爭,違犯國法,據地築城反抗領主。這般惡行,我當以合法領主之身份嚴懲之!”

織田軍又是兵分三路:東麵由織田勘九郎信忠為主將,統率織田信包、津田秀成、森長可、池田恒興等將出市江口;西路佐久間信盛、柴田勝家、稻葉一鐵、蜂屋賴隆等從鬆之木渡河出香取口;中路由信長親自統帥,配下羽柴秀長、丹羽長秀、安藤守就、不破光治、佐佐成政、前田利家、河尻秀隆等將領,指向早尾口。

一揆勢力在小木江村嚴密防禦,正當信長中軍,他們搜集附近船隻,渡河向堤防上的織田軍展開猛攻,被羽柴秀長、丹羽長秀等將擊退,損失慘重。

戰鬥持續到七月十五日,誌摩海賊出身的九鬼右馬允嘉隆,以及瀧川一益、伊藤三丞實信、水野監物信元等將駕駛著大批安宅船趕來增援,隨即北畠信雄、島田秀滿和林秀貞的水軍也浩浩蕩蕩殺至。陸上織田軍趁勢發起進攻,從水陸兩線將整個長島團團包圍起來。此時一揆方所餘,隻有長島、大鳥居、屋長島、筱橋、中江五砦而已。

織田信長父子將本陣前移到殿名(在今三重縣多度町),指揮諸將猛攻上述五砦。八月二日,織田軍用大鐵砲打破了大鳥居的砦牆,據守砦中的一揆勢力提出投降請求,卻被信長一口回絕了。“奸惡之徒必須殺盡,以償還他們多年來叛亂破壞的罪過!”他這樣喝罵道。當夜,大鳥居中的一揆趁著風雨,攜家帶口蜂擁逃出,織田軍在後猛追,不管男女老幼,不管是否戰鬥人員,開始了殘酷的大屠殺。暴動群眾被毫不留情地殺死一千餘人!

十二日,織田軍又攻克筱橋砦。但因為前後猛攻月餘,自己也損失慘重,信長決定對剩下的三砦采取長期圍困策略,希圖將敵人拖垮和餓死。包圍戰一直持續到九月底,長島砦一揆彈盡糧絕,過半躲入砦內躲避兵禍的百姓餓死,遂再度提出投降的請求。

有了上回攻擊大鳥砦的教訓,信長這次很爽快地就答應了對方的請求。九月二十八日,一揆和家屬百姓紛紛打開砦門,乘坐小船前往織田軍陣歸降。但等他們來到河中心,突然遭受到敵軍鐵砲攢射,隨即是大安宅船的撞擊,織田水軍的白刃相加。可憐的百姓如稻草般成片倒下,鮮血把河川都染紅了。對於這種違背承諾的無恥舉動,百姓們憤怒如狂,有六七百人雖然身不披甲,手無寸鐵,仍然冒著槍林彈雨,猛撲到織田軍中,用拳頭和牙齒攻擊敵人。麵對這些走投無路,絲毫不知恐懼為何物的百姓,織田軍卒麵如土色,紛紛向後潰逃。

織田信長終於嚐到了背棄信約,殘酷鎮壓百姓的惡果,他的庶兄織田信廣、十弟津田秀成、叔父津田信次,以及叔父信光的三個兒子津田信成、信昌、仙千代,全都在此役中被暴怒的長島百姓殺死!

仇恨的怒火相互引燃,越燒越旺。得知這些噩耗的信長更為怒發如狂,手段也更加殘忍。攻破長島砦後,他率兵重重包圍了剩下的中江和屋長島兩砦,竟然放火將砦中百姓近兩萬人全部活活燒死!這就是封建統治者必然會對反抗百姓施加的令人發指的暴行!

長筱城外的較量

血洗長島的前一年(1573年),織田信長向轄下各地頒發了蓋有他朱印狀的文件,要各地整備道路,一方麵解決交通問題,便於軍團在廣大領域內快速移動,另方麵也粉飾太平,並且便利商業流通。這些主要幹道,於三年後,也即長島之戰後的第二年(1575年)完工了。當年二月底,信長踏著整齊的道路入京,會見了駿河被武田攻陷後逃來此處的今川氏真。今川氏真是今川義元的兒子,和信長本應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才對,但如今形勢不同了,寄人籬下的氏真怎敢露出絲毫憤懣之色?而信長為了對抗武田勝賴,也需要拉攏這駿河的舊領主來做號召。兩人相談甚歡,氏真獻上千鳥和宗祗兩具名香爐,信長假惺惺地收一座,還一座。兩人還共約在相國寺內蹴鞠為戲。

四月份,信長召集畿內各路兵馬,攻擊“三好三人眾”的據點高屋城。據說織田大軍總數達到十萬,見者無不膽戰心驚。初戰不利後,三好康長(笑岩)急派鬆井友閑覲見信長,提出降伏的請求。對於這些屢次和自己作對的封建割據勢力,信長卻要仁慈得多了,欣然接受。

於是河內一國徹底平定,信長命令將國中大小城砦全部墮毀,以防有宵小之徒再據而起事。其實此番用兵,真正的目的不是消滅三好黨,而是為了震懾石山本願寺。信長即將用兵於東,對於頑抗不降的本願寺,他準備留到下一步再來收拾。此時本願寺已被重重包圍,投降或者滅亡都隻是遲早的事情。

信長首先要對付的強敵,是東方的武田勝賴。據說武田信玄臨終時囑咐勝賴,要將自己的死訊密而不發,同時三年內不要對外侵攻,以免窮兵黷武,為人所趁。但是年輕氣盛的勝賴把父親遺言當作耳旁風,掌權後不但屢屢興兵,還或出岩村口,或攻遠江國,一會兒織田,一會兒德川,打得個不亦樂乎。

去年六月,武田軍包圍了德川家康麾下小笠原氏鎮守的高天神城,信長急派長子信忠領兵增援,第三天就趕到了三河吉田城。就在此時,傳來了堅城高天神陷落的消息,原來是城將小笠原與八郎內通武田軍,打開了城門。織田信忠被迫退回岐阜。

雖然沒幫上什麼忙,德川家康還是千恩萬謝,並且按規矩要支付請援的謝禮。信長對這個小兄弟倒也關照,不但不要家康一錢一米,反而道歉說:“我因為忙,沒辦法親自趕來增援,就用黃金來表達歉意吧。”派人送給家康兩皮袋黃金,據說沉重得連兩名大漢都扛不動其中任何一袋。

他是真的愛護家康呢,還是資助黃金,為的讓家康幫自己擋住東線,甚至於故意展示自己的富裕,留下潛台詞“好好跟我幹,千萬別起二心,你玩兒不起”,那就誰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