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初露鋒芒(1 / 2)

自古英雄出少年,無論學文從武,悟性都是第一,從圍棋而言,二十歲不成國手,終身無望。可見,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有時候,有些東西不是你去苦苦追求就能得到,然而,世間還是有許許多多知道不可為而為之的笨蛋,正是這些笨蛋,這世間才變得可愛。

而有些東西,卻是與生俱來的。

江陵水道,一葉扁舟,船夫撐著長蒿,有一句沒一句得和船上的客人聊了起來,那舟上隻有一對夫婦,和一個莫約十來歲的孩童,那婦人風韻不減,但卻是一副村姑打扮,那孩童不像尋常的孩子奔來跑去,細目長眉,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印堂上的黑點顯得很是顯眼。手中拿著一本《論語》,不住口得笑道,那婦人微怒道:“冰兒,《論語》是孔聖人和其弟子的言論,你怎可這樣笑著看,成什麼樣子”。那中年男人也不悅道:“咱們大漢朝自從當年孝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也就你這小子看《論語》敢發笑聲。哎,要不是當年道長說你學四書五經不打緊,我還真不敢讓你學”,那孩童有些不屑道:“那麼請問父親,盜拓年長不是善良之輩,顏回命短,實非凶惡之徒,這世間難道便是溫良恭儉讓五個字就能從心所欲的嗎,”這一問,那中年男人倒是沒有什麼回答,不過想著這孩子舉一反三,悟性實在是高。那船夫聽了這句話,也笑出聲來。說道:“小兄弟說的好,孔夫子雖然是聖人,可也並非完美無瑕”,

那婦人不悅道:“冰兒,那你說,你看《論語》有什麼可取之處”,那孩童道:“就三樣,第一,時光易逝,大丈夫當成就一番事業,第二,不可學一人敵,”婦人插口道:“這時為何,”,還孩童笑道:“子曰:‘由也,好勇過也而無所取材’這子路武功是不錯,可也沒什麼用”,婦人笑道:“你這鬼頭,這話倒是有些像項羽。”那中年男人聽到項羽,渾身一震。“這第三嘛,溫良恭儉讓是不行了,不過人都是父母生的,所以這孝字還是一定要遵從的。”那婦人笑罵道:“算你小子有心,也不難為我懷了你十二個月。”

船越走越窄,兩邊樹林茂密,那船夫說道:“相公小心些,這一帶經常出賊人”,見水流有些湍急,那中年男人拔出貼身的匕首,盯著孩童問道,“如果有強盜,你怕麼”,小孩童笑了笑,顯得不以為然。忽然船行到一處水流湍急,迎麵來了幾張船隻撞了上來,船上幾個大漢叫道:“路過的,兄弟我最近手頭緊,借幾個錢來使使,若是有順眼的娘們也順帶伺候我們弟兄”說著哈哈大笑,這一笑聲中盡有數十人之多,那婦人抱著孩子,中年男人抽出匕首,船夫用力撐船,但水流很急,船隻不聽使喚,生生得撞在強盜的船上。那中年男人起身大聲道:“襄陽易正,見過眾位,兄弟我知道規矩,”說著拿銀子扔了過去。這人正是易水寒的父親,易正。那賊人橫著刀,笑道:“你倒是懂規矩,那個襄陽廣平縣的縣令易明是你什麼人”,易正道:“正是家兄”,那賊人滿臉惡毒之色,“道上的規矩,本來你已經孝敬我們了,就可以走,可是你是易明的兄弟,這可留你不得,那這六道兒的稱號,還拜他所賜呢”易正仔細一看,他臉上的刀疤,左三道,右三道,挺是均衡。說著,叫道:“兄弟們,上,把這姓易的剁了,咦,這女人長得不錯,留著,這孩子也殺了。說著眾強盜搶上船來,易正挺著匕首迎上,易水寒的母親抱著他緩緩退到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