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化水珠的傳說(1 / 2)

李國昌繼續講下去:

“範大人雖然對我們有恩,但歸根到底,還是朝廷的恩德。現在朝廷內宦官專權,我們沙陀部落漸漸強盛,未免為小人所忌,我們以後要韜光養晦,這振武軍遠在塞外,也未始不是一個好地方。”

“聽說幾十年前吐蕃內亂,勢力大大減弱。”李克用想起報仇的事情來。

“三十年前,吐蕃的達磨讚普死,首相立老讚普妃子的侄子為乞離胡為讚普,乞離胡當時才三歲,因此引起國中大亂。吐蕃內部分崩離析,大唐朝廷乘勢收複河湟四鎮十八州。乞離胡不知所終。”

“這麼說大仇是報不成了?”

“吐蕃國勢強盛時,敢於大唐抗禮,國庫內珍寶山積,乞離胡失蹤後,各個部落紛紛猜測他帶走了價值連城的寶物,也紛紛派人搜索他的行蹤,但十來年都沒有消息。”

“會不會早已經死了?”

“乞離胡好歹也是一國之君,身邊不乏奇人異士,據說他本人就是一個武功高手,估計也沒那麼容易死。”

“他帶走了什麼寶物啊?”

“金銀財寶就不用說了,其中有一顆珍珠足以價值連城。”

“珍珠也是常見之物,莫非這顆珍珠非常大?”李克用有些好奇。

“也不是很大。”

“那就是夜光珠了。”

“夜裏倒是有幾寸高的光芒。”

“那也說不上價值連城啊。”

“關於這顆珍珠有個故事,你聽了就知道了。”李國昌開始給兒子講珍珠的故事。

“相傳睿宗皇帝龍潛時,篤信釋教。曾經將一顆珍珠施舍給大安國寺。作為鎮寺之寶。寺僧見這顆珍珠也沒什麼奇異之處,但畢竟是親王所贈,就把珍珠放在櫃子裏麵。睿宗皇帝自恃身份,也沒有明言。

“睿宗皇帝享國日短,登基三年後駕崩,玄宗皇帝即位。玄宗皇帝即位之初,號稱聖明,勵精求治,創建了近三十年的盛世,也就是著名的開元盛世。開元十年,大安國寺的寺僧準備擴建安國寺,便將櫃中的寶物拿出來,準備賣掉換成錢。

“當他們打開藏珍珠的盒子時,發現裏麵有一封信。打開一看,原來是睿宗皇帝的親筆,上麵寫道:此珠價值億萬。寺僧們打開包裹珍珠的綢緞,那顆珍珠徑長還不到半寸,赤色。除此之外也沒什麼奇異之處。到了夜裏,則放出幽微的淡紅色的光芒。寺僧們心想:這顆珍珠怎麼能值億萬呢?

“但這顆珍珠怎麼也是天子所贈,雖然那時候睿宗還沒登基,就算是親王也不會開這種玩笑。寺僧們想,不如拿到市場上,讓別人上上價,有可能碰到識貨的。於是就讓一個僧人拿著這顆珍珠到市場上去賣。

“長安城內達官貴人多,聽到這顆價值億萬的珍珠,都紛紛過來觀看,然而都很失望,對僧人道:“這也就是一顆普通的珍珠,你的價錢要的太離譜了。”僧人道:‘這顆珍珠夜裏會發光。’‘就算是夜光珠,也頂多值幾千貫,怎麼也值不了億萬的。’達官貴人們嘲笑了僧人一通後都離開了。僧人也覺得挺丟人,就不到市場上去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