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後,羲早已厭倦了這一成不變生活,雖然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但是他心中總覺得不滿足;似乎缺失了些什麼,連他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一天,華胥族有急報傳來,據說是在他們小界天內發現了異界入侵者,雖然入侵者非常弱小;百無聊賴的羲聽說後,非常感興趣,異界?是什麼樣子的異界?
很快,各族皆有類似事件上報,本來這種事情許多部族早已發現,隻是覺得這等小事如何能驚擾了天皇?卻沒想到華胥族因此得到重賞,各族一下就來了精神,賞賜不賞賜先不提,能討好天皇的機會可不能錯過。
所有搜羅起來的異界入侵者,統統都被送到了天皇宮;羲對這些弱小的異界者很有興趣,所以也沒動用嚴刑逼供之類的手段;隻是把他們聚攏到一起,然後隨意地詢問,能逗他開心了就有重賞。
本來這些飛升上來的靈族還擔心被賜死,結果隻要說些下界的趣聞逗那天皇開心,人家不但不殺你還給天大的好處;於是這些飛升族類使盡渾身解數,將他們所知道的聽說的,事無巨細統統講了出來。
人多不怕,羲可以化身萬千,一對一地慢慢聽你說;很快羲就對這所謂的下界了如指掌,同時也是下界發生天翻地覆變遷的開端……
羲得知凡界為數眾多,但是絕大部分還處於蒙昧狀態,於是他心血來潮地想到:反正無聊,不如去幫助這些愚昧的種族提前開化一下。
他的這種想法冒出來後,越發越覺得有意思,於是他就開始著手研究如何下界之法;基於他百萬年來對道的臨摹,他對道的理解亦然無人能比,僅僅用了千年時間,就讓他找到了下界之法。
他發現越是境界強大之體,就越是難以突破兩界之間的壁壘,但是境界低的想突破這種壁壘,更加是癡人說夢;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怪圈,境界低微的下不去,境界高深的也下不去,不過羲很聰明。
既然境界高的個體難以突破,那就用境界低但實力強大的個體下界,別人或許做不到,但是他能做到。
化身萬千,取其一,境界夠低;然後將所有分身的力量,瞬間集中施於此分身,時機隻有那麼一瞬,但是,羲成功了,他就這般給下界帶來了教義。
無數凡界都有信奉大巫神的種族,而且對其稱呼不一,其中緣由,多半還是那些種族自身的問題;他們覺得大巫神和他們是一個族類,事實上並非如此,但是他們就那般覺得誰又管得著呢。
羲在許多凡界留下了神念通道,這樣等他回去以後,依然可以隨時降下神念宣傳教義;同樣地,他也可以利用這個通道,獲得更多的信仰之力,使得他對道的理解更加地完善。
如此又過了百萬年,羲又開始厭煩這種單調的生活了。
有一日,羲突然想到,既然凡界可以飛升到仙界,那麼仙界是不是也該有個飛升的去處?
可是怎麼從來沒聽說過有飛升的記載呢?
羲很聰明,他模仿凡界飛升仙界的天道法則,將其放大並融入自己對道的理解;隨後命令天下諸多名匠前來,共鑄九鼎。
其中八鼎分列八方,中央天鼎位於天皇宮;九鼎鑄成之日,天地色變,仙界震顫!
九道神光直通天際,於虛空之中形成九道門戶,至此,仙神兩界貫通……
羲帶領著許多部下進駐了神界,但是當他們到了神界才知道自身的渺小。
那飛翔天際的神龍,都不屑於瞧他們一眼,對於那些高貴的太古遺存,羲他們不啻於螻蟻般的存在;試想一下,有誰會沒事盯著幾隻螞蟻看?更不會有誰去管那些螞蟻在幹些什麼……
認識到自身弱小的羲,不但沒有懼怕,反倒是讓他激動得渾身戰栗;他終於不必再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了,他有了新的目標:總有一天,我要讓那些高傲的神龍,成為我羲腳下的坐騎……
巫族來到神界後,非常低調,他們不斷地摸索學習著;羲很聰明,他常常窺視神獸族群之間的戰鬥,他察覺到這些神獸的攻擊都是暗合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