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牽牛(2 / 2)

隻見他走到了大牛跟前,拿起繩子,稍微一用力,那頭大牛便發出了哞了一聲,隨著繩子緩緩的開始移動。綦母懷文便對祖兒說道,“從今天起,這小子便跟著你學打雜!”

祖兒遞了把叉子過去,吩咐王竹林將剛堆在旁邊草料一一拌好。那把叉子沉甸甸的,若不是因為在家裏經常舉鐵錘的緣故,他還真連舉也舉不起來。

見到王竹林舉起了叉子,祖兒神情有些驚訝,又說道,“一個時辰之內,要把這裏的草料全部混合好!”畢竟是第一次幹這個,弄得笨手笨腳,還是被祖兒數落了一通。

好不容易將草料弄完,王竹林已經是累得腰酸背痛,祖兒又吩咐說,“接著把洗牛棚裏裏外外都洗幹淨了!”

這樣餓極了才能吃,困極了才能睡,幾乎不停歇的忙了幾天,王竹林才覺察那個祖兒將他的活全部都攤到了自己頭上。心裏暗暗叫苦。

他便找了個機會向祖兒問道,“這大牛要怎麼才能拉得動啊?”

“少廢話,先把這牛棚裏麵的雜事都做利索了再說!”

這麼又過了十幾日,王竹林軟磨硬泡,要讓祖兒教他拉牛。祖兒也讓他嚐試了幾次,就如同一個纖夫便想要拉動寶船一樣,呲牙咧嘴直到人倒下,又爬了起來繼續拉。祖兒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別在枉費力氣了,我當時也是練了兩年才能拉動大牛的!”

於是王竹林日日勤奮,雜活兒越做越快,跟祖兒也熟絡起來。祖兒終於告訴他說,這大牛重達九百多斤,一身毽子肉,所以說,隻有下苦功夫,練出了一聲力氣來才有法子拉得動它,除此之外,別無捷徑。

王竹林隻得又埋頭苦幹,日複一日,寒暑易節,這樣子直到村頭槐樹葉子開始掉落的深秋十分,終於能夠拉得動大牛往前行進了。

雖說花費了近九個月時間,但祖兒還是詫異萬分,說他這一身蠻力,天生就是幹鐵匠的料。而綦母懷文也按照約定,將他父親留下來信給王竹林看了。

可王竹林拿了信,越看卻越覺得心寒,直到後來竟然撕掉了信,嚎啕大哭起來。

父親在信中這樣寫道:我的兒王竹林,父親這次一走,其實心意已經決,要在衛王爺府裏待上十年,一心打造出驚世駭俗的寶劍,你便要安心待在綦母懷文叔叔這裏,無論什麼都不要回到邳縣讓我分心,記住千萬不要想回來找我,衛王爺府是我成就一生理想的地方,千萬不要打擾我!不要回來,好好跟著綦母懷文叔叔學點東西,就當沒有我這個父親!十年磨一劍,鋒刃未曾試,再磨十年後,誰有不平事!

王竹林讀罷,想起父親一直以來對他跟母親不管不顧,才導致了母親不堪重負而離家出走,但他卻一直敬佩父親的勤奮,始終不曾懷有埋怨。但這次父親竟然將他像個包袱似得丟在綦母懷文家裏,根本沒打算在要跟他相聚。這樣想到,心裏的怨恨,委屈,抱怨紛紛湧上,令他無法自持,“我才不要在這兒待上十年呢!我要找你問個究竟,為什麼這麼狠心把我拋起在這兒!”

而母懷文才張口的第一句話,卻更令王竹林如同遭遇了晴天霹靂,

“你的父親已經死了!”

王竹林自然不信,軟弱無力的喊道,

“你騙我!”

綦母懷文卻對著他坐下,說道,“你可知道這次找你父親鑄劍的衛王爺是個什麼人?”

王竹林隻是木然的盯著他,說不出話來,綦母懷文便又說道,“他曾經花費重金,曆時七年,收集到了前朝青花大師董旭的四件作品,但他卻認為若這青花董瓷若是孤品的話,才顯得天下無雙,便挑選出了他認為燒製稍微次的三件,當眾一並砸掉,當時世人都說他這一砸下去,就好比砸毀了幾幢樓房,但他卻自認為正確,這樣一來,世間董旭的青花瓷,便隻得他手裏的一件,更顯得彌足珍貴。”

王竹林聽完,似懂非懂,綦母懷文又接著說,“這次他召集你父親前去鑄劍,說明你父親的技藝已經在我之上,本是極大的榮耀,但你的父親早已預料到了衛王爺的怪異脾氣,這一去若是造成了絕世好劍,衛王爺怕放了他過後再替別人造了更好的劍,肯定會起殺心,所以他早就做好一去無回的準備,才將你托付在我這裏。”

王竹林愣愣的聽完,又嚎啕大哭起來,“我不信!我不信他會這樣!”

綦母懷文接著說道,“你父親害怕他在王爺府遭遇不測後,他們的人要找到你斬草除根,或者你年少氣盛,貿然跑去尋仇,所以才跟你約定,一定要等他親自來接你才能回去。作為他唯一的朋友,我怎麼能這個時候讓你走!”

王竹林又狂亂的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已經死了?”

綦母懷文說道,“因為知州盛傳,不世出的寶劍,已經在衛王府鑄成了!”

王竹林聽罷,喃喃的說,“他可以不這麼做的。”

綦母懷文歎口氣,說道,“忘了他吧,他本來就是無牽無掛,隻為鑄劍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