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孩子活像探險家,喜歡探索和嚐試,所以通過父(母)子遊戲能幫助孩子發掘更多新事物:
講故事:
父母選擇豐富圖畫的故事書,讓孩子坐在父母的膝上聽,講的時候可加上聲音、動作,藉此引起孩子想象力。
假裝遊戲:
當孩子將玩具視作有生命時,父母可加入遊戲內,如回應孩子的玩具說\\\"你好\\\"
玩水:
水對孩子來說是抒發性的遊戲,在利用不同工具去裝水、玩水時,可增加孩子對不同物件的認識。
玩沙:
在暖和的日子,帶小孩到沙灘堆砌不同形狀的沙堆,是發揮自由創作的極佳時間。
2~3歲的孩子富想像力,媽媽隻要利用家居用品稍加啟發,就能讓孩子發揮無窮的創意,是既經濟又實惠的方法。
剃須膏變白雪
道具:剃須膏(由於剃須膏不易溶,而且質料軟綿綿,是最佳的道具,但切忌不讓小孩吞食)
方法:把大量剃須膏擠出,讓孩子隨意搓捏,引發無窮的想象。
作用:增加觸覺感受及讓孩子聯想出各種有關白色的物件如雪糕、小綿羊及白雲等。
印手掌
道具:彩色顏料+畫紙
方法:可將七彩繽紛的顏料塗在手掌上,再隨意印在畫紙,讓孩子自由創作喜愛的圖畫。
作用:透過印大小不同的手掌,讓孩子看到手掌大小的不同。
搓麵粉
道具:麵粉+鹽+水+食色水(食色水可在各大型超級市場購買)
方法:將各一半分量的麵粉和鹽倒入加水,再加少許的食色水,然後搓成麵團即可讓孩子當泥膠搓出喜愛的動物。
作用:透過孩子參與製作過程可增加樂趣。
講故事
道具:故事書
方法: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媽媽可利用手偶再配合不同的表情、聲音和動作來講故事。
作用:讓孩子能天馬行空地幻想故事的角色和加強模仿能力。
砌積木
道具:積木
方法:讓孩子隨意去砌橋、建屋、隧道,設計自己喜愛的城市和模型。
作用:促進孩子的思考、精神和小肌肉的發展。
專家意見
父母應參與親子遊戲,但亦要留足夠的空間給孩子創作。正確的方法可讓孩子自己去玩,如果見到他玩得很認真、投入,就千萬不要插手(即使他的玩法與你不同)。但當孩子到達極限,就可給他提示,鼓勵再作嚐試。
自由的天地
玩遊戲是小朋友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意願,加上在遊戲的世界中是沒有對與錯之分,故能讓孩子隨意去想像、去嚐試,父母亦應持以下的態度:
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能鼓勵孩子有探索的勇氣。了解孩子真正的意願,不要多加阻止,讓他全情投入快樂的遊戲中。善用讚美的說話,勝於物質上的鼓勵,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太嚴厲的管製容易造成孩子自我規限,失去創作空間。不要著重選擇具教育意義的遊戲,以免減少孩子發揮聯想力的機會。不要在孩子玩得最熱衷時打斷他,可先給他心理準備。
2.獨生女太膽小怎麼辦
有的家長會遇到獨生女膽子太小的問題,不知怎麼辦,請參照下麵的例子來做:
問:我們的楠楠今年5歲了。3歲的時候,我們就發現這孩子膽子較小,這可能與我們常常在她哭時,用老虎、狗熊等嚇唬她有關係。我們注意這一點以後,就不敢這樣嚇唬她了,可不知怎的,這孩子膽子還是越來越小,還不如小的時候,現在自己連廚房,廁所都不敢去。您說,我們該怎麼辦呢?
答:確實經常有年輕的父母來問,孩子膽小怎麼辦?看得出來,他們特別著急。
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數都跟小時候受驚嚇有關。有的家長經常用一些刺激性語言嚇唬孩子,給孩子講\\\"鬼怪\\\"故事,本來是想讓孩子聽話、老實,沒想到卻生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用恐嚇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
還有的家長雖然意識到了嚇唬孩子不對,卻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當孩子表現出膽小或正在害怕時,家長又表現出過分的關心和愛護,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裏千哄萬哄,不離左右,為他忙前忙後,甚至把平時孩子最喜歡的吃的、玩的一並送上,想借此打消孩子的恐懼心理。
可事實上,這樣做卻適得其反。不但不能讓孩子膽子變大,反而會助長孩子的恐懼心理。因為家長這樣做隻是讓孩子暫時回避了他所懼怕的事物,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為什麼怕,怕什麼的問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孩子又會舊態複萌。
所以科學家們指出,當孩子們表現出害怕時,讓孩子采取回避的態度,回避後又給他更多的關懷和溫暖,給他吃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這實際上是強化了他的恐懼心理。因為他表現出恐懼,尤其是回避恐懼給他帶來了好處,所以,他的膽子越來越小。
我們許多家長也常犯這樣的錯誤,\\\"乖乖,別怕,有媽媽呢!\\\",\\\"我給你找點好吃的。\\\"這恐怕是很多做母親的口頭語。長此下去,孩子的膽子沒有變大,倒會影響到以後孩子性格的發展。男孩表現為膽怯、退縮、自卑、孤僻及人際關係障礙;女孩則表現為過分害羞,過分嬌氣,過分依賴,難以承擔生活中最起碼的職責,導致行為異常。
那麼對膽小的孩子,家長應該怎樣進行幫助呢?
首先,要讓孩子麵對恐懼,當孩子感到害怕時,家長要多加鼓勵。要明確孩子怕什麼,針對孩子所怕的事物進行科學的解釋和適當的安慰。一般孩子害怕都是由聽的有關\\\"鬼怪\\\"故事,或是電視節目中的恐怖情節引起的。所以家長平時不要給孩子講迷信或帶有恐怖色彩的故事,讓孩子看電視也應有所選擇,尤其是睡前更不宜看有關凶殺,驚險等節目,以免孩子做惡夢,加重孩子的恐懼心理。
家長平時也要有意識地從正麵對孩子進行勇敢教育。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少年勇敢的故事,以激勵孩子鍛煉自己膽量和意誌的決心和自信心。
當孩子表現出膽小時,做家長的不必過分關注他,甚至可以有意識忽視他的這種情緒。可以讓孩子去試著摸一摸他害怕的物體或家長親自摸一摸,恐懼心理會自然消失。
比如,孩子不敢一個人去廚房或者廁所,家長就可以訓練他單獨去幹點什麼,\\\"去幫媽媽把廚房裏的杯子拿來,我急等用。\\\"一般膽小的孩子聽到讓他去廚房,就會有些猶豫,如果家長說些\\\"別怕,哪兒什麼都沒有\\\"之類的話,或者見孩子有些猶豫就幹脆大聲斥責\\\"膽小鬼\\\",隻能加重孩子的害怕心理,讓他覺得幹這件事很發怵。
如果家長換一種說法,用很平淡的語氣對孩子說:\\\"我要藍色的那個杯子\\\"或者\\\"請你幫我把兩個杯子全拿來,我等著倒水呢。\\\"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你讓他幹的事情上,\\\"拿幾個,什麼顏色的\\\"而不會在意去哪兒,那個地方怎麼樣。
當孩子回來後,家長應給予口頭獎勵和物質獎勵,增加他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尤其是當孩子主動表現出勇敢和其他正常的,膽大的行為時,家長更該及時鼓勵,這樣通過反複強化訓練,孩子的膽小就會逐漸糾正過來。
有一點家長要注意,改正孩子膽小的毛病,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試著來。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整天大聲地斥責孩子,\\\"你怎麼這麼廢物\\\",\\\"膽小鬼\\\",結果孩子受這種消極暗示的影響,會更覺得自己不行,什麼都不敢做,哪兒都不敢去,膽子會愈發變小。由於得不到外部環境的幫助,還會引起其它的心理障礙。
家長應該多想些辦法,在自然、寬鬆的環境中,使孩子的潛意識發生變化,由於這種變化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孩子易於接受、且效果比較好。
家長也不要采取強迫或壓製的手段。如果孩子已經表示自己害怕做什麼,家長為了所謂的\\\"鍛煉\\\",偏要命令孩子去幹,孩子大都會哭鬧不休,心裏驚恐不安,根本不會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勉強為之,也達不到效果的。
孩子膽小,有恐懼心理,不僅會在生理上受到影響,造成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亂心律不齊等,而且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嚴加預防。
心理遺傳學是遺傳學中發展最慢的,這個學說還沒有係統化。據說性格一半來自遺傳,一半來自後天。\\\"根本性格\\\"是心理遺傳學中性格的深層部分,即:活潑、開朗、冷靜、急躁等幾方麵受遺傳影響很多,現在幾乎已經成為定論。\\\"根本性格\\\"的遺傳,關係到家庭氣氛,而一個家庭輕鬆民主或嚴肅沉悶的氛圍,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最終性格的形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在社會生活中接觸的範圍擴大,他的性格趨向社會性,受環境的影響加深。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人的性格為混合型,性格再開朗的孩子也有內向的時候,而急躁的孩子在處理事情中也會表現冷靜的方麵。是\\\"根本性格\\\"不起作用了嗎?不!\\\"根本性格\\\"是在多數情況下、在關鍵時候起作用。麵對一個隻剩一半的蘋果,有的孩子會滿懷感恩地想:\\\"太好了,我還有一半蘋果\\\",而有的孩子會不免沮喪:\\\"就剩下這半個蘋果了!\\\",性格開朗的人基本上一生都是性格開朗的,性格內向的人,基本上一輩子性格內向。雖然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開朗、活潑,但事實上,哪一種性格都各有利弊,不能完全決定人生。
附:以下兩個統計表格說明孩子繼承父母性格因子的程度
雙親與孩子性格的類似性
雙親\\\\孩子〖〗活潑〖〗冷靜〖〗憂慮〖〗合計活潑+活潑511052活潑+冷靜89450134活潑+憂慮021021冷靜+冷靜9111073274憂慮+憂慮----
雙親與孩子興奮性的類似性
雙親\\\\孩子〖〗急躁〖〗神經質〖〗平靜〖〗合計急躁+急躁2002急躁+神經質3449184急躁+平靜531541神經質+神經質4711576238神經質+平靜1140103244平靜+平靜001818
3.孩子膽小怕事怎麼辦
孩子膽小怕事很正常,但不能過於膽小怕事,遇到這種情況,就看看下麵的例子:
老高:\\\"我發現我兒子好象膽子特別小。\\\"
小張:\\\"是象你吧。\\\"
老高:\\\"我是說真的。他到一個黑暗的地方就會害怕得哭起來,就算我和他媽媽在旁邊也沒有用;看到可愛的小狗小貓就動也不敢動;離開他媽媽也要哇哇亂哭。\\\"
小路:\\\"小孩子大概都這樣吧。\\\"
老高:\\\"是女孩子倒也罷了,可一個男孩子要是長大了也這樣,不是變成娘娘腔了?\\\"
其實問題並沒有老高想的那樣嚴重,小孩子在一些情況下感到害怕、恐懼是很正常的。當然父母還是應該幫幫孩子。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幫助孩子減輕和克服恐懼:
(1)不對孩子的懼怕做出過度的反應。指責、譏諷隻會增加孩子的焦慮;過分的同情和關照。則會使他感到確實有可怕的東西存在。表現得若無其事反而可能使孩子情緒平靜下來。
(2)教孩子一些放鬆技巧。比如說說壯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