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西夏三刀(1 / 2)

第二天一早,蘭州知州張誡就候在童貫寢室門外了,陪著他一起站著的還有一位個子不高,眼睛不大的書僮。

張誡是官場中人,聽說過這個朝廷給童貫配的專職書僮,她曾經救過王厚的命,級別和自己不相上下,他對書僮就很客氣。

那個書僮當然就是如花。

如花也是官場中人,禮尚往來,她對張知府也很客氣,一早上,他們倆就這麼的客客氣氣的站在門口等童貫醒來。

張誡已經按童貫的吩咐,點齊了一萬兵馬,整裝待發,為此張誡整整忙了半夜。

張誡選的是蘭州城裏戰鬥力最強一萬士兵,最大限度的保證童貫的安全,是他這個“下官”義不容辭的責任。

雖然對於童貫去會州他有不同看法,張誡仍然按照童貫的要求完成了任務。

童貫身為陝西最高長官聞警而動,不辭辛苦、夜奔蘭州,張誡已經感動一次了;這次童貫不顧個人安危,涉險又去會州,童貫再次感動了張誡。

“哪裏危險哪裏去,多好的領導呀!”張誡由衷的讚道。

童貫動身了。

張誡親自送童貫出城,一直等到童貫的隊伍看不見了,他忍不住又誇了童貫一句,張誡是這麼說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童貫師從李憲而高過李憲,真沒想到,一個人品很差的太監‘叫獸’,竟能教出一個人品不錯的太監‘童鞋’?這難道不是瓜子裏嗑出個臭蟲嗎?”

那陣子大宋都是這麼誇人的,嗬嗬!

李憲在西北軍中不得人心,童貫正好與之相反。

這就是做人的差距。

童貫的成就已經超越了李憲,現在,童貫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曆史。

童貫今後的道路還很漫長,他的“人生之路”是一條“封王之路”。

封王!對於一個太監來說,有難度吧?

.

童貫帶著一萬大軍,從蘭州出發,趕赴會州。

不知為什麼,童貫的座騎不慌不忙的走得很慢,他沒有催著大軍急行軍,也就不會有人催童貫急行軍了。

以童貫現在的速度趕到會州隻怕要用十天的時間都不夠。

怪了,一覺睡起來,童貫象變了個人一點也不著急了。

人們常說,一個女人會改變一個男人,如果你不信,看看童貫的昨天跟今天的變化就知道了。

以往,童貫的身邊總會圍著很多各種各樣的官員或者將軍,這次有點不同尋常,在童貫那匹高大的戰馬邊隻陪著一位書僮。

這個書僮個子很高,眼睛很大,身材凹凸有致,本錢也就很厚。

童貫和書僮並排騎行,他們一定在說一些開心的事情,童貫不時的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

童貫臉上沒有一絲憂慮和擔心,他除了開心就是幸福。

你想呀,能和自己的老婆信馬由韁並駕齊驅帶著一大群士兵去前線作戰,這是多好玩的一件事情。

看到自己的主帥這麼放鬆,將士們感到非常驚訝,都禁不住的想問一句:“童司空,你這是去打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