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經精神異常(1 / 3)

第24章 頭痛

1.頭痛的含義

大多數人都有頭痛的體驗。頭痛是許多疾病的一個症狀或為一個信號。頭痛也可能是一個嚴重疾病的先兆。因此頭痛並不單純是神經係統的征候,我們必須加以重視。為什麼會產生頭痛?頭部有許多對疼痛敏感的結構。主要包括顱內的靜脈竇、腦膜動脈,顱底動脈環、顱底硬腦膜,顱外的頭皮動脈、頭皮的軟組織、骨膜、肌肉、鼻及副鼻竇的黏膜、外耳、牙髓等。當這些結構受到壓迫、牽拉移位,炎症等刺激時就會發生頭痛。當精神緊張,勞累等亦可引起大腦興奮與抑製功能失調也會出現頭痛。

2.頭痛的自查、自助與就醫

(1)炎症性頭痛:

由於細菌,病毒等侵犯腦內引起腦膜炎症時,可由腦膜血管受到炎症的刺激,或因腦內壓力增高而致頭痛。炎症時的頭痛特點是開始時為頭的後部疼痛,以後逐漸加重。或為整個頭部疼痛。常為跳痛,撕裂樣疼痛,可有怕光。頭痛劇烈而持續時間長。在坐位及站立時頭痛較重,臥位時頭痛減輕。咳嗽、活動及頭部搖動時頭痛加重。腦膜炎的病人大多伴有發熱、惡心、嘔吐,嚴重者伴有噴射性嘔吐。脖子發僵,(低頭時下頜距離胸骨大於兩橫指以上),劇烈頭痛、發熱、頸部強直是腦膜炎的重要症狀。如病變侵犯腦實質即腦炎時可出現抽搐,肢體功能障礙,煩躁不安等精神症狀。嚴重時可昏迷。

凡是有頭痛劇烈、發熱、惡心、嘔吐伴有頸部僵硬者應該及時就診於神經內科,檢查血常規,必要時進行腰椎穿刺,腦脊液細菌培養,以明確病原菌。腦電圖、腦CT掃描也是必要的。確診的應該行抗感染治療。

(2)軀體感染時的頭痛:

如在扁桃體炎、肺炎等軀體感染時常常發熱,同時伴有頭痛,這是一種全頭部鈍痛,亦可為跳痛。頭痛的程度與體溫平行,但是有的患者在發熱前開始有頭痛,比發熱時間要長。這種頭痛隨著軀體疾病的好轉而消失。

在軀體疾病時的頭痛,應該檢測體溫,如有體溫增高,注意是否有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首先就診於內科,檢查血常規,必要時進行胸透。

(3)腦腫瘤時的頭痛:

大約20~40%的腦腫瘤患者開始是以頭痛為主要症狀。整個病程中有90%的患者有頭痛。腫瘤時頭痛的原因是腫瘤直接壓迫或使顱內的動脈及靜脈的敏感結構受壓或被牽拉而產生疼痛。也可由於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顱內壓增高產生頭痛。頭痛為緩慢出現,開始時頭痛輕微,大多為鈍痛,多在清晨及夜間發生。頭痛隨腫瘤的生長而逐漸加重,疼痛為持續性。在咳嗽、打噴嚏,低頭及大便時頭痛加重,坐位及站立時減輕。一半以上的病人出現惡心、嘔吐;嚴重者可有視力減退。這是由於視乳頭水腫造成的。有的病人出現抽搐。根據腫瘤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其他症狀。如一側肢體無力、精神症狀、行走不穩、講話不清等定位體征。一般認為頭痛是全頭痛,頭痛的部位與腫瘤的位置關係不大。有少數病人的疼痛部位和腫瘤的位置一致。

如果緩慢出現頭鈍痛並逐漸加重,有惡心、嘔吐及視物不清者應該高度警惕腫瘤的發生。應該及時就診於神經科,檢查眼底,腦CT掃描,必要時行MRI(核磁共振),沒有條件的地方可行腦血管造影檢查。一旦確診,醫師將會為你行手術治療,切除腫瘤,手術後根據腫瘤的性質不同可行放射治療。

(4)腦血管病性頭痛:

①蛛網膜下腔出血:本病是由於動脈瘤或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腦血管畸形等原因造成血管破裂,使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及腦池。大多在勞動中或情緒激動情況下突然感到劇烈頭痛,脖子後部疼痛,惡心、嘔吐。頭痛呈持續性,難以忍受。有時煩躁不安,抽搐發作,嚴重者出現神誌不清。脖子僵硬是重要的症狀。僅有少數病人有肢體無力。有的病人可有一側眼睛睜開困難,看東西有雙影。

因此凡是有突然頭部劇烈疼痛,惡心,嘔吐,脖子僵硬者及時到神經內科就診,及時做腦CT掃描,腦血管造影,或行MRI檢查,可以發現動脈瘤,有的人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為一個定時炸彈,可隨時有血管再次破裂的可能。如再次出血死亡率高。應該臥床休息,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②腦出血:腦出血是由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大多在50~60歲發病。在勞動中或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急性發病。患者突然感到頭痛,為炸裂樣或脹痛,逐漸加重,呈持續性疼痛。伴有惡心、嘔吐,嚴重者呈噴射性嘔吐。病人可有煩躁不安。不斷的打哈欠。可逐漸出現神誌模糊,一側肢體無力,頸部僵硬,尿、便失禁。頭痛隨著病情的好轉而減輕。一般要持續2周左右。

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疾病,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如懷疑腦出血應該及時到醫院神經科就診。搬動時動作要輕,防止在不適當的搬動中使腦出血擴大。及時行腦CT掃描即可明確診斷。一般情況下應該住院治療,注意臥床休息,如果出血量大,可行血腫清除術。病情穩定後,可行肢體功能訓練。

(5)高血壓病時的頭痛:

高血壓病人中大約有80%的病人發生頭痛。頭痛的程度與血壓的高低沒有平行的關係。但是與血壓波動範圍有很大的關係。患者頭痛為頭沉,間歇性鈍痛、或為波動性鈍痛。可呈持續性全頭痛,腦門、眼窩部、頭的兩側痛較常見。頭痛多在早晨和上午。一般認為清晨頭痛是高血壓性頭痛的特點。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壓可以降低30-50mmHg,起床後血壓急劇上升而產生頭痛。高血壓腦病時由於血壓突然升高,可出現劇烈頭痛伴惡心、嘔吐、視物不清、失語、精神症狀、抽搐、昏迷等。也可出現一側肢體無力等,當血壓降低後症狀可消失。

如果為高血壓引起的頭痛,應該就診於內科,平時經常測量血壓。還需要鑒別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必要時做一些腎髒方麵的檢查。注意平時監測血壓,服用降壓藥物。

(6)鼻竇炎時的頭痛:

鼻竇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可由於流感杆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等感染引起。在患鼻竇炎時除具有全身不適、發熱鼻不通氣,嗅覺減退等症狀外還伴有頭痛。在發病開始為持續性全頭痛。當咳嗽、彎腰、低頭、勞動、用力大便或身體搖晃及搖頭時頭痛都加重,臥床休息時頭痛減輕。大部分頭痛位於前額部及鼻根部附近。額竇炎時頭痛有時間的規律性。一般在清晨加重中午時最重,到晚上逐漸減輕,夜間消失,周而複始,局部可有壓痛,鼻腔可有膿性分泌物。

如果你在感冒後出現鼻不通氣,並有膿鼻涕流出,同時伴規律性頭痛,那麼就可能有鼻竇炎的可能性。你也可以自己用手壓一下前額、顴骨處及鼻根部,是否有壓痛,如果有壓痛,你可到耳鼻喉科就診。做鼻鏡檢查,可拍照鼻竇相,必要時行鼻竇CT掃描以明確診斷。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可用麻黃素及抗生素液滴鼻,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7)眼部疾病引起頭痛:

青光眼引起的頭痛:青光眼是眼科一種常見的嚴重的眼病。特點為眼內壓持續或間斷的增高,從而導致眼球組織的損害,視力下降,重者失明。青光眼時伴有頭痛是在眼球周圍或眼眶上部劇烈疼痛或前額部疼痛,眼球脹痛。部分病人伴有惡心、嘔吐。看燈時,在燈光周圍有明顯的虹彩環。視力下降,患側眼睛充血、瞳孔變大。用光照瞳孔時光反應消失。

如果出現一側前額或眼周圍痛,你看到眼睛充血,視力下降等症狀時要想到有青光眼的可能性,應該及時到眼科就診,測眼壓,眼底鏡檢查眼底。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屈光不正引起頭痛:這些視疲勞引起的頭痛位於眼睛及眉弓周圍處,也有整個頭部疼痛。一般為脹痛。早晨頭痛輕,下午加重,尤其在用眼睛看東西後疼痛加重。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後頭痛減輕。

應該到眼科檢查視力,當視力得到矯正頭痛消失。

(8)偏頭痛:

偏頭痛是常見病。為反複發作性頭痛伴有惡心、嘔吐,頭痛前可有視覺先兆。每次發作性質相似。一般女性多於男性。部分女性病人在月經期前後發病。典型的偏頭痛有明顯的先兆。視覺障礙為常見的先兆。主要表現為閃光、暗點、視力減弱,嚴重者有黑。也有一些先兆是肢體輕度無力,不會講話,持續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出現一側頭部劇痛。頭痛的部位為前額、顳部、眼眶周圍,也可為頭頂部、耳後或後頭部,也可擴張到全頭部疼痛。頭痛的性質為跳痛、波動痛、脹痛,通常較劇烈。每次疼痛程度不相同,嚴重時可臥床不起,輕者可堅持正常工作。頭痛時部分病人有心慌、出汗、麵色蒼白或潮紅,流淚,鼻子不通氣等,有的可出現惡心,嘔吐。每次發作持續幾個小時至1-2天後頭痛完全消失。

偏頭痛的間歇期神經係統檢查正常。但是當遇到眼肌麻痹型偏頭痛時應該注意同顱內動脈瘤鑒別,對一些偏癱型和基底動脈型偏頭痛應與腦梗塞等缺血性腦血管病區別開來。必要時做腦血管造影,腦CT掃描可以鑒別。

(9)叢集性頭痛:

這是偏頭痛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有的稱為組織胺性頭痛。多見於青年男性。為一連串的密集的頭痛。可連續每天發作,一般常在夜間突然發作。疼痛起於一側眼睛及其周圍,可擴散至同側的顳、前頭部、或半個頭部。疼痛的性質為難以忍受的跳痛或鑽心的疼痛。可持續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左右。頭痛的同時可伴有眼睛紅、流淚、鼻子不通氣、流鼻涕。持續發作一段時間後可有數月或數年的緩解期。

(10)肌緊張性頭痛: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頭痛。青、壯年多見。主要是因過度疲勞、精神緊張、或不正常的姿勢而引起頭部顱頂肌、顳肌、頸肌持續性收縮而產生的慢性頭痛,也被稱為緊張性頭痛。頭痛局限在後頭部及頸部。疼痛的性質為鈍痛,頭部有緊壓感,沉重感,有的患者自覺頭部有一種緊箍感。脖子發僵、酸痛。頭痛持續時間不等,有的持續幾個小時,有的可持續幾天,或更長時間。一般在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常伴有頭昏,失眠,健忘等症狀。患者後頸部、肩部肌肉有壓痛點,被稱為痛性小結。

肌緊張性頭痛可到神經內科就診,可進行精神療法或按摩、熱敷等。患者應消除緊張狀態。

(11)神經官能症性頭痛:

神經官能症、癔病等可經常出現頭痛。常為頭部緊壓不適感,發沉、發脹、麻木或有燒灼感,頭痛部位不一,性質多樣。頭痛的程度常受外界因素影響。常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抑鬱、焦慮等症狀。

注意要排除軀體疾病後才能做出神經功能症性頭痛的診斷。

(12)腦外傷後頭痛:

腦外傷後可出現頭痛,其產生的原因可能由於顱內、外的血管擴張所致。這時頭痛通常為全頭部跳痛。發生的時間可能為腦外傷後立即發生可持續幾天幾周或幾個月。頭痛為陣發性或呈發作性加重。頭痛的程度與腦外傷的程度不成比例。可與情緒變化及勞累有關。頭痛的同時可伴有頭暈,失眠等症狀。值得注意的是在腦外傷後幾天至幾個月時間內如果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及肢體輕度偏癱等定位體征時,應該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腫的可能性。

如果頭痛是發生在腦外傷後,你可懷疑是外傷後引起的頭痛,應該就診於神經科,必要時腦CT掃描,一旦發現有顱內血腫應該及時行手術治療。如果沒有發現顱內病變,應該保持樂觀的情緒,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有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