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梁生寶買稻種》
“……他打著飽嗝兒,取下棉襖口袋上的別針,掏出一個紅布小包來,他在飯桌上很仔細地打開紅布小包,又打開一層寫過字的紙,才取出那些七湊八湊起來的人民幣來,拿出一張五分票,付了麵湯錢。”
“例1”是對地主老財嚴監生臨死前的細節描寫,這個吝嗇鬼臨死時呼吸艱難,已不能說話,然而為了油盞裏點著兩根燈草,竟伸著兩個指頭熬了三天不肯斷氣。隻有他的小老婆最了解他的心理,挑掉一根燈草,他才斷氣死去,這種細節描寫,深刻揭示了嚴監生的吝嗇本性,一付守財奴的嘴臉,鞭撻了他們卑鄙的靈魂。
6.側麵描寫法
通過對其他人物、事件、環境的描寫間接地襯托所寫的人物叫側麵描寫。側麵描寫是指描寫角度而言,是正麵描寫的對應及補充。特別是對難於正麵描寫的事物,會收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及效果。
例1:《陌上桑》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稍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例2:《故事大王楊詳》
“別人都說楊詳是講故事的能手,可是大家誰也未親自聽過。故事會開始了,是選故事大王,這時輪到楊詳,隻見他走上講台,朗聲講起故事來:諸位,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武林故事,名叫‘鐵沙掌怒擊洋人’,接著便口似懸河,有聲有色地講起來。這時,隻見張明瞪大眼睛,小亮歪著頭,李紅托著下巴,會場裏靜得出奇,連掉一根針的聲音都聽得出。好像用一條封條封住了嘴似的,全被楊詳的故事吸引住了……”
“例1”是典型的側麵描寫,傳說中的羅敷是非常美麗的,從正麵描寫很難勾畫,但從側麵間接描寫,從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貪看羅敷的種種表現,寫出她極其出眾的美貌,給讀者以想象的餘地,收到極大的藝術效果。
“例2”表述楊詳講故事的生動,但沒從正麵去刻畫,而是從聽者神誌和會場肅靜程度去描寫,收到了比正麵描寫還好的效果。
關於人物描寫方法很多,但在實際寫作中在具體的文章中,常常是結合在一起進行的。采取哪一種人物描寫方法好呢?是要根據主題、內容、題材和體裁需要來決定。哪種效果好,就選擇哪一種,不能千篇一律。
7.自然環境描寫法
是對於人物活動或事件展開時特定的自然環境的描寫,主要指自然景物描寫有時也涉及人物住室陳設等。自然環境描寫能展示生活畫麵,烘托氣氛,襯托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成功的景物描寫總是據文章中心需要而寫,總是密切聯係文章中人物思想行動來展開的,與文章的思想內容諧調一致,渾然一體。
例1:《藥》
“微風早已停息了,枯草處處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絲裏,仰麵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例2:《蒼鬆誌》
“這時候,太陽出來了。那火紅的陽光把滿山遍野照射成了一個金光燦爛的世界。老場長轉過山角,爬上山坡。在山坡上麵站直了身子,那火紅的陽光,映照著他那高大的身軀。他的背後,高高地聳立著一顆粗大的蒼鬆,這蒼鬆的年代已經很老了,可是,它的軀幹卻還是那麼挺拔,強勁,枝葉還是那麼蔥籠,茂盛。這鬆樹,又使我想起‘不老鬆’這名字來。”
“例1”描寫的是一幅凝固陰冷的荒郊圖,這樣的環境描寫,有力地烘托了華大媽和夏瑜母親悲傷淒涼的心情,使景與人的氣氛溶合在一起,突出夏瑜死的冷寂這個主題。
“例2”對陽光、蒼鬆的描寫,寫出了陽光的燦爛,蒼鬆的挺拔,起著烘托老場長的性格特征作用。
初學者切忌美麗詞句愛不釋手,以至在描寫中產生畫蛇添足的現象。
8.社會環境描寫描寫法
是指對人物活動的社會背景的描寫,它包括某一曆史時期,或某一特定地區、場景的社會關係、人物活動及風俗習慣。有益於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鄉土特色。
下麵這段極其成功的社會描寫,富有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是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鄉鎮酒店的再現,為本文主人公孔乙己提供了一個典型的社會環境,為刻畫孔乙己的形象起著重要作用。它交待特定時代——晚清,特定地區——魯鎮,特殊風俗——喝黃酒,使讀者對晚清時代魯鎮的環境特點,增加了真實性的了解,為孔乙己出場做好了鋪墊。並通過掌櫃、佃客、小夥計三組對立關係,寫出了當時等級森嚴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同時孔乙己的“笑料”地位預示了他悲劇命運。
例:《孔乙己》
魯鎮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的一個曲尺形大櫃,櫃裏麵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地喝了休息,倘若多花一文,便可以買到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道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隻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麵隔壁的房子裏,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