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勝的開頭
1.開門見山法
就是落筆入題,緊扣題目,確定文章的主旨,不繞彎子的文章的開頭方法。
開門見山法是質樸平直的開頭方法,易為初學者掌握,適用於記敘文(例1)、散文(例2、例3)議論文(例4)等文體,是最基本的開頭方法。
例1:《記一次勞動》
“今天下午,學校分配我們明天勞動……”或“一大早我們便來到勞動工地上……”
例2:《我愛美麗校園》
“我一踏進校園,便被這美麗的景色所吸引,紅紅的房子、綠綠的樹叢……”
例3:《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例4:《再談紀律在學習生活中的作用》
“學習中沒有良好的紀律保證是不行的,它是良好學習環境的保障手段。所謂紀律就是要人們遵守確定了的秩序,執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職責的一種規則……”
2.景物描寫開頭法
用描寫景物、環境以引出人物事件的開頭方法叫景物描寫開頭方法。
景物描寫開頭是創造一種氣氛,引出人物和事件,這種氣氛有的是文章情緒的基調,它能引導讀者的情緒(如例l、例2)。景物描寫開頭易簡煉、形象,一般不要求大段描寫,否則使人有頭重腳輕之感。
例1:《晨練》
“淡淡的朝陽剛把樹梢照亮,柳樹搖著歡欣的綠葉,向人輕拂。公園裏人們隨著悅耳歡快的音樂翩翩起舞,在長廊下一位老人的太極劍吸引住了我……”
例2:《旅途之歌》
“陽光燦爛、春風和煦、瓦藍的天空上飄著白絮般的雲朵。一大早,我和夥伴們戴著旅遊帽、背著水壺,踏上了前往海棠山的旅途……”
3.引用開頭法
引用開頭法是引用民間俗語、名人警句、成語、詩詞和故事做為文章的開頭的方法。
引用開頭法主要適用於議論文、記敘文。在議論文中運用引用開頭法使提出的觀點順理成章,論點未經論證就有了根基。但要求對引用故事或名言俗語等敘述要簡煉,表意清楚即可(如例2、例3)。記敘文用引用法開頭可增加文章的色彩,使文章開頭就引人入勝。
例1:《光棍娶妻》
“俗語說: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屯的老光棍李大叔的日子過得火爆火爆的,前年把要倒的五間房翻蓋一新;今年又買了電視機、電冰箱,過了‘十一’就要娶媳婦了,……”
例2:《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齊國相國晏子有句話‘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就是說隻有不斷地去做、去實踐的人才能獲得成功;隻有不斷前進的人,才能到達目的地……”
例3:《欲速則不達》
“有個‘拔苗助長’的故事,說的是,古代有個農民嫌田裏的苗長得慢,就一棵棵拔高一點,結果苗不但沒長高,反而枯死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做事不按規律辦事則欲速反而不達。”
4.對話開頭法
對話開頭法以事件中的人物對話為開頭,它常常用倒插敘的方法去寫事件或人物。
例:《我的同桌》
“‘小燕,你的作業借我抄一下!’‘唉!你老抄作業,考試怎麼辦呀!’‘哼!不借拉倒,沒良心!’我生氣了,不再理他……”
對話開頭法常用於記敘文。開頭部分的對話往往是情節的一部分,但後文中要對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做出交待,否則就會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