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建造巨型石圈有什麼目的
在英國的一些島嶼和法國的北部,人們發現幾千個不等的石圈。考古學家們估計,這些石圈可能建於公元前3250~公元前1500年。它們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主要是由於它們被建在一些荒無人煙的地區。估計另外還有數以千計的石圈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全部或部分消失了,有的被毀壞了,有的被埋入了地下。現存的這些石圈也不一樣,最小的直徑為2.75米,最大的石圈麵積達11平方千米。這些石圈由許多巨大石塊壘砌而成,每塊石塊有60噸重。
巨石圈曾有一些科學家始終堅持研究巨型石圈。牛津大學著名工程學教授卡桑達爾·蘇姆博士就是其中之一。他從1945年開始接觸巨型石圈課題,一直潛心研究到1961年。他曾測量了600多個巨型石圈的大小和它們之間的距離,以判斷它們之間的關係。1967年,終於得出了結論,他認為這些巨型石圈與天文有關,巨型石圈的建造者不僅擁有很高的工程學知識,而且擁有極其豐富的天文學知識。巨型石圈曾作為天文觀測站使用過,用以確定夏至、冬至時間和日月食以及觀測其他星球微小的活動。
但是,有人不讚成蘇姆博士的理論,因為許多石圈的布局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天文作用。有的科學家甚至譴責這種解釋,因為這種解釋大部分依靠計算和統計而得出的,缺少物證,而且隨著時光的流逝,大部分石圈早已改變了原來的結構。
不論建造這些巨型石圈的目的如何,巨型石圈在地球上的存在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這一事實使人們產生了許多疑問:石器時代的人們具有哪些科學知識?這些知識又是怎樣獲得的?他們是怎樣運來這些巨大的石塊並將它們建成一個環型建築的?他們又是怎樣或根椐什麼知識將石塊排列成工程式樣的?這些工程式樣同精確的天文學知識是否有內在聯係?這一係列的疑問有待於科學家們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