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複活節島巨雕是誰的作品(1 / 1)

第七十二章 複活節島巨雕是誰的作品

雅各布·羅格維恩將軍率領荷蘭海軍的船隊,朝著中南太平洋上一座海圖上未標明的島嶼前進,突然發現,許多身高9米的巨人正守衛在巨大城牆上。這番情景使他大吃一驚。

當船駛近島嶼時,羅格維恩才鬆了一口氣。原來,那些巨人是石雕像,而島上的居民和正常人一樣大小。第二天,羅格維恩將軍帶著登陸小分隊上了岸,他們發現,所謂\\\"要塞\\\"隻不過是放置雕像的一個個平台,平台上立著半身石雕像,這些雕像都有長耳朵,圍著紅頭巾。這天正複活節島巨雕是1722年的耶穌複活節,於是羅格維恩把這個島命名為複活節島,隨後就率船隊離開了。

約50年後,歐洲人又登上了複活節島,又過了100年,人們才開始進行深入考察。這時,雕像不再像羅格維恩見到的那個樣子了。由於部落之間的戰爭,大部分雕像已經從平台上塌到地麵上來,一直保持到今天。

人們發現,石雕是用拉諾·拉拉卡死火山口的火山岩雕成的,一共超過300尊。石料采自火山壁,不知雕好後是怎麼把它們運下來、直立在平台上的。

火山口裏還有大約400尊未完工的雕像。有的隻有不多的斧鑿痕跡,有的則幾乎已經可以搬走。人們還找到了古代雕刻家遺留下的短斧和鑿子。從火山口下來的路上,分散著幾十尊已完工的雕像,大約每隔45米一尊。

有幾尊雕像重約30噸,高3.7米。還有一尊未完工的雕像,高20米,重約50噸。

有些雕像離火山口有16公裏遠。當時島民是如何運送這些雕像,又是如何把它們豎立起來的?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想到了人們慣用的滾木運輸法,但反複試驗表明,島上的土壤不可能長出這種方法所需要的大規格樹木。另一種可能是:用藤編的繩索來拖石雕像。但實驗表明,這種繩索承受不了30噸的拉力。

複活節島上的巨石是如何運送來的,它們又是如何站起來的?這個秘密也許永遠無法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