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幫你克服孩子的恐懼(2 / 2)

孩子們需要我們幫助他們克服恐懼,但幫助的方式不是對他們講\\\"這沒有什麼可怕的\\\"。而是表示對他們的感受的理解。有些孩子表現出更多的恐懼,這常常使父母不安,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什麼弱點。孩子們從父母的話語中意識到他們的這種擔憂,這使孩子更為緊張,他們需要時間和理解來度過這一\\\"恐懼\\\"階段。

傑西卡小時可以很從容地跟著媽媽上下階梯式電梯,毫無畏懼,那時媽媽很為兒子驕傲,認為他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可是到了3歲,傑西卡忽然害怕起來,要媽媽抱著他上下電梯。

\\\"那是為什麼,你可以自己走麼。\\\"

\\\"不,我不敢。\\\"

\\\"就這樣邁步。\\\"媽媽開始帶著傑西卡上上下下地練,希望這樣能幫助他。不料幾次之後,傑西卡幹脆不肯坐電梯了,寧肯自己爬樓梯。媽媽隻好放棄,不懂兒子為什麼會這樣膽小。不過媽媽沒有再催促傑西卡,隻是順其自然。

有一天,媽媽忽然發現傑西卡發明了一個很怪的乘電梯的姿勢:一隻腳踏上電梯,另一隻腳高高翹起,象是在跳芭蕾舞。

\\\"你在幹什麼?\\\"

\\\"這樣我就不害怕了。\\\"

\\\"這又是為什麼?\\\"

\\\"沒什麼。\\\"

媽媽想不出這樣做為什麼就安全,不過兒子既然這樣認為,也就隨他去了。這種舞蹈姿勢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兒子慢慢地腳複原位,又開始坦然地上下階梯式電梯了。這一次他是很自信了。

孩子們的這種恐懼心理隨著對環境的進一步認識和自理能力的不斷增長,會逐漸減弱,而自信心則不斷地增強。我們應當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時間,而不是用不滿的眼光盯著他們,甚至說孩子膽小,使他們在自我意識中增添對自己的蔑視。

孩子對恐懼的認識和克服所經曆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這與天性無關。有些人生來謹慎,不敢冒風險,所以克服恐懼的時間就要長一些,他會很細心地去探索,一點一點排除危險,直到很有把握了,才坦然地跨出這一步,就如上例中的傑西卡。他是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呢?正確地說,他是一個謹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