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由洵都懵了。
無論是他還是先帝,防過昭明長公主的母家,防過林家,防過燕王,也防過顧池,就是沒防過昭明長公主本人。
要防也是防她身邊的男人,怕那些男人因她的本事,謀權篡位。
如今乍然被提起,顧由洵都懷疑那太監傻了。
女子如何為帝?
那太監奉命而來,隻管循循善誘:“昭明長公主是燕王的母親,長公主殿下繼位,一則燕王必不敢因此為難陛下,否則就是不孝,就是對新帝不滿,二則……燕王姓林,顧統領才姓顧,儲位之爭不也和陛下方才的想法一樣嗎,待他們兄弟鬥得你死我活,即便留下了一個,昭明長公主也未必能容忍手足相殘之輩,而長公主畢竟是女子,待他們兄弟氣數盡了,一個女子如何能坐穩皇位,到時候還不是要複位於陛下?”
顧由洵越聽,越覺得有道理。
可女子為帝實在是驚世駭俗,他又猶豫了許久,終於在南方大水,民怨沸騰之際,下了道石破天驚的禪位詔書。
詔書上繼位的,不是燕王林卻,而是昭明長公主。
那些願以身殉國的老臣們都被震得傻了眼,後又心思各異,有的想法和那太監說的一樣,也有的認為哪怕女子登基也比大雍亡國來的好,最終竟無一人出麵勸阻。
八月,昭明長公主繼位,定年號,凰祐。
第四十四章
李暮從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角度, 圍觀了昭明長公主奪得皇位的全過程。
也清楚明白,這期間林卻和昭明長公主之間曾有過多次意見相左的時候,最嚴重的一次, 她見識到了林卻被昭明長公主追著打的場麵, 林卻躲到她身後, 才逃過一劫。
那次起爭執的主要原因, 是昭明長公主不同意用這麽委婉曲折的方式,把自己的兒子襯托的像個惡人。
“既然是我的皇位,我自己可以去拿。”昭明長公主是這麽說的。
要放去年, 她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會說出這樣的話。
如今把“我的皇位”說出口, 竟是這麽的理所當然。
看不見的枷鎖一旦打破,想要的就會越來越多,本來野心這種東西就不分性別。
且憑她的本事,隨便挑個良辰吉日入宮, 把大刀往顧由洵脖子上一架,逼他寫下退位詔書也能成事, 剩下的阻礙她自己能麵對。
林卻躲在李暮身後, 堅持自己的做法,因為:“獄裏那些人是我要殺的, 我有我的考量, 可在娘你的眼裏, 那些人可以不死, 是因為我想這麽做,你才縱容我這麽做。”
“如此,我就不該讓你來承擔我殺那些人的後果。”
後世必然會對這次大獄有不同的看法, 知道這一切都是在為昭明長公主登基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