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昭明長公主當真去逼宮,後世對她的評價一定不會好聽, 甚至有可能以為是她授意自己的兒子去殺了這麽多的人。
林卻不想讓母親背負自己所殺的人命,又無論如何都想殺了那些人,所以他想出了這樣曲折的法子,讓朝臣都以為是他要篡位,先有了最壞的打算,以為要改朝換姓,再退一步,讓他們知曉大雍還在,隻是由長公主繼位。
能省去很多麻煩,也能把昭明長公主奪取皇位的過程美化成救國。
林卻同李暮說時,李暮一下子就想到了在現代相當有名的“拆屋效應”。
昭明長公主冷笑:“你以為你這麽做,就沒人罵到我頭上?”
後世功過評論,誰說得準。
這場爭執最後是怎麽平息的呢,主要還是昭明長公主自己想通了——
“你的做法根本沒用,不用等到我死,朝臣便會明白,我不是那個被推出來製衡你的‘權宜之計’。”
“是我,放縱你殺了這麽多人。”
“是我,為了鏟除異己拿自己的兒子當刀使。”
“也是我,要奪那皇位。”
“滿朝文武都會以為,他們不是被你林不畏玩弄於鼓掌,而是被我顧姝給耍了。”
“隻要我這皇帝當得名副其實,你濫殺的惡名,就有我的一半。”
“身為人子,別總想著衝在你老娘前頭。”
……
女帝登基,把小兒子和兒媳,以及自己的侄女,都捎進了宮裏。
昭明長公主準備在李枳生產後,就把宮內事務都交給她,一如當初把長公主府內的事務交給她一樣。
在這之前李枳要做的就是好好保胎,因為連無渡都說李枳是不易受孕的體質,第一次嫁人三年無孕並非巧合,住庵裏與顧池歡好多次也沒懷上更不是運氣好。
相反,這次能懷上才是萬中無一的湊巧,日後能不能有這樣的湊巧誰都說不準,所以需要費心去保。
李暮對皇宮的陰影也在皇宮易主後消減不少,李枳孕中想她,她也入宮去探望了一回。
李枳有孕的消息是七月傳出去的,實際五月就懷上了,六月那會兒她因天氣悶熱整個人都不舒坦,請了大夫來看,診出喜脈後便一直小心養著。
“無渡大師說我運氣好,這胎多半是個女孩。”
到了孕晚期,女胎會有比男胎小一些的可能①,生產起來多少比胎大的好受一些。
Tips: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穿書 甜寵文 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