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太後訓督(2 / 2)

我回道:“紅顏誤國乃是為昏庸帝王開脫罪名的托詞,‘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花蕊夫人此詩道盡了薄命紅顏的苦痛。”

“唉!茹妃真有福氣!”楊太後歎息一聲後岔開話題道:“其實不單是官家你,整個大宋都好像有些鬆憊了。今年的新年廣州,百戲鬧熱歌舞升平,好似當年的汴京和臨安,林升詩雲‘暖風熏得遊人醉,隻把杭州作汴州。’我看可改成‘隻把廣州作汴州了’。哀家就是擔心大家忘了北麵還有韃元虎視眈眈;忘了大好河山還在韃虜手中;忘了還有無數漢人依舊在韃子的奴役下。”

我不由得肅然起敬,立起身來鄭重回道:“母後教訓的是,我近日確實太荒唐了。不過請母後放心,我們絕不會忘記收複中原,恢複華夏。”

楊太後拉我坐下後道:“民生改善了固然很好,哀家是擔心大家過上了好日子後,耽於享樂,不願艱苦,不願犧牲。到時又和以前一樣,被韃子侵略欺辱。”

想不到楊太後竟然有如此見識,我歎道:“母後見識不凡,我實在佩服。”

楊太後笑笑:“還不是官家你影響的,崖山海戰前哀家長駐深宮,伺候皇上,照顧你們兄弟,又怎知軍國之事。官家親政後,常常與我談軍論政,還鼓勵我們幾個先帝後妃走出宮門。這些年我曾在醫院照護傷員,在市井了解民生,幫助貧困人家,參與學校建設,還有華漢公司的生意,自然就會想這些事情。再說了,先帝早已不在,官家你又長大了,不需要哀家的照顧了,哀家不得找些事情來做,找些事情來想啊?”

自先帝宋度宗死後,已經十五年了,楊太後的如花歲月就這樣孤身過去了,我心裏為她感到一絲難過,嘴裏說道:“母後,我雖已長大,卻永遠是母親的伢兒啊!似今日之事,還不是要靠母後來提醒督促嗎?”

楊太後點點頭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昨日哀家剛責罰了二個浪費內孥中飽私囊的太監。現下安定了幾年,奢靡之風又漸次展開,哀家實在是有些擔心啊!”

楊太後的話真是提醒了我,看來光是減輕民賦發展民生並不見得全是好事。老百姓生活好了,就更怕死怕苦,更不願加入軍隊或遷往新拓之地。看來這個度的把握很重要。

我說道:“多謝母後提醒,朕一定會注意的。朕想了幾條對策,一是越繁華的地方越不能減稅;二是對奢侈物件要征特別稅;三是提高軍兵待遇;四是繼續鼓勵百姓遷往新拓之地;五是通過大宋月報和學校教育加強居安思危的教育。明日上朝朕就布置下去。”

楊太後點點頭:“其實這些大多一直在做,還有就是漢教推廣不能放鬆,雖說華漢公司的得利有不少花在漢教上了,可朝廷也不能一文不拔啊!這內孥除了漢教還得用在大中小學和工技格物上,常常入不敷出,把哀家和倩芸愁死了。”

我回道:“朝廷已經基本免除了漢教教產的稅賦,恐怕很難做得更多,再說商部林正泰的摳門您又不是不知道。不過這教育上倒是該讓他多出點血,現下一多半都出自內孥咱們也太冤大頭了。”

楊太後輕笑了一聲後道:“也多虧皇上奇思妙想不斷,這華漢公司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要不還真撐不住這樣的支出啊!”

我也笑道:“嗬嗬!以後這正常的學校經費應該讓國庫出,內孥應該更多用於鼓勵和資助遠足探險和科學研究。請母後不要心疼啊。”

楊太後道:“這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當初理宗帶了許多寶物下去,卻連自己的頭顱都被惡僧楊璉真珈割去,又有什麼用?內孥皇上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哀家信得過,雖然有時哀家也不太明白。”

我感激地點點頭,正想說些什麼,就見史奉盛急急衝了過來。

“皇上!有人抬棺堵在了皇宮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