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南郭固城隻需稍做妥協將取的名字縮為三個字,也就沒什麼問題了。可他一根筋擰住了,就是要報四個字。在府衙與戶科官吏大吵一通還互相推攮了幾下,臉被抓破了。
南郭固城回到家中,老父說了他幾句。他越想越生氣,越想越絕望,夜裏悄悄起床找出一根繩子,吊在了廳梁上。
第二天早晨,家裏人才發現了已經涼了的南郭固城,自然是悲痛欲絕。南郭固城的親戚朋友同窗同事來悼,其中不少是儒生,見南郭如此下場,家裏又如此窮困淒涼,許多人同感生受,不由得同仇敵愾,歸罪於朝廷排斥儒學,幾個人一挑頭,在南郭固城死後第三天,抬著棺材出門往皇宮而去,陸上又聚合了一些同病相憐不習新學的儒生,一百多人浩浩蕩蕩,來到了皇宮門前,找朝廷要說法。
遊行隊伍到了皇宮正門,幾十名警察、侍衛和數名太監已經攔在門外。幾名廣州官府官員苦口婆心,勸說遊行的儒士們回去,但眾人如何肯依,叫著要覲見皇上,訴冤求斷。
正僵持著,一名高瘦官員來到人群麵前的台階上,雙手舉過頭頂擺動:“大家安靜些!安靜些!在下是戶部戶籍司司長董海山,請各位推舉代表上前向本官敘述情況和要求。”
下麵有人叫道:“告訴你有用嗎?你能主事嗎?”
董海山道:“下官職責範圍內的,下官自然能定;職責範圍之外的,下官會報告戶部部長陳宜中,乃至皇上。無論如何,對你們的要求都會有合理的答複。你們未曾向官衙申請備案就聚眾遊行,還抬了棺材堵住宮門,說輕了是違規遊行,影響朝廷運作,說重了那是聚眾鬧事,破壞安定!所以還是盡快解決事情散了為好。”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還真沒錯,董海山軟硬兼施的話音剛落,就有不少儒士悄悄地向後移動著腳步。稍過了一會兒,推了幾名代表上前,將南郭固城之死說了一下,要求懲辦與南郭固城爭吵推囊的廣州戶科官吏;又要求朝廷取消新學,恢複舊製科舉。
董海山沒有什麼猶豫就答複道:“南郭固城在戶科為新生兒報籍的情況本官來之前已經了解過了,各位剛才的要求本官也聽了,現下本官就給大家一個答複。”
“一是對戶科官員的處置,那名與南郭固城廝打並抓破南郭固城臉的官員今日已經被開除,其他參與爭吵的官員被降級和罰薪,在場沒有參與爭吵卻未勸阻的都給予警告和罰薪。”
見下麵的儒生們沒有太多意見,董海山接著道:“南郭固城家家境困難,作為他以前的同事,禮部官吏將內部捐款,我們戶部因涉及此事,也會發動內部捐款,一起幫助他家。”
下麵有儒生叫道:“人家南郭家姓時代相傳,為何你們戶籍司硬要人家改姓。”
董海山道:“朝廷家庭法頒布已經多年,單姓雙名乃是為了方便戶籍管理,這戶籍管理好了,也有助於防範韃元奸細。再說南郭若是硬要保留雙姓,也可隻留一字為名,這樣官府備案以南為姓,他家之內乃可以南郭為姓,何苦一定要取個四個字的名字呢?”
知道這件事爭起來沒完,董海山不等儒生們說話就接下去道:“朝廷將在各城為缺乏新學知識的儒生開辦夜校,而且是免費的。望大家不要拘泥臉麵,不知而學之是為榮矣,不知而不學方為恥矣。”
下麵幾個儒生叫了起來:“我大宋半部論語治天下足以,又如何要去學那些邪術奇巧淫技!朝廷應當取消新學恢複舊製科舉!”
董海山回道:“至於取消新學和恢複舊製科舉的要求,下官會代向陳部長和皇上傳達。但下官在此說一句,朝廷是不會答應這兩件的,舊製科舉過於注重經籍,早已不適合如今我大宋發展經濟增強國力驅除韃虜的目標。”
儒生中有人道:“董海山你是華夏大學首屆畢業生,是新製科舉的得利者,如何能為我們說話,你快將我等要求稟告皇上,否則我們就在這裏不走了!”
董海山正待說話,後麵宮門響起了沉重的開門聲,他回過頭去,正看見祥興帝邁步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