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提升品位,讓細節為魅力加分(1)(2 / 3)

若是碰到自己仰慕或尊重的人,非常想獲得對方的電話或聯絡方法,遞送名片這個動作的潛台詞就是說“我很想結識您”。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當我們去拜訪某人時,對方恰巧不在,你不妨留一張名片給他的家人和同事,讓他回來後知曉你的來訪,並及時回複。

名片的使用並非多多益善,還有一些情況是不適合使用名片的。比如,在某個聚會中一麵之緣的人,以後如果難再有機會見麵,就不要輕易使用名片。大撒網式的發名片行為,會令接受名片的人感到不受尊重,而且一人發一張也缺乏針對性,因此你要有選擇地在人群中交換、遞送名片。

如果遇到一些不想認識或者不願再有交往的人,你就不要送名片給對方,以免給今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還有就是在交往中要學會察言觀色,對方若對自己全無興趣,就不要送名片自取其辱了。

若交往的雙方地位、身份、年齡差別懸殊,也不要使用名片,因為即便遞了名片給對方,人家也不會再聯絡你的。總之,名片的使用與否需視當時狀況謹慎而定。

遞出名片,如同捧出你的誠心,是表達你願意與對方交往的熱切心情,這種誠懇的態度需要用得體的語言與動作來呈現,這如同我們去餐館就餐,無論多麼美味的一道菜,若是用邊角殘缺的破盤子端上來,服務員一言不發地隨隨便便擱在桌子上,這道菜的品質在顧客心中便會大打折扣。名片的使用亦如此,需要良好的技巧來輔助完成。

名片記得要存放在專門的名片夾或是錢夾裏,以方便拿取,千萬不要打算遞名片給客人時突然忘記名片放在哪裏了,像變魔術一般搜索全身摸出一張名片給對方,顯然不是一個沉穩的職場人士應有的舉動。

拿出名片後,要先調整名片在手中的位置,將文字麵字體朝上、正對客人(以方便其接到名片後直接讀取信息),然後雙手捏住名片兩側,舉到齊胸的高度遞給對方,並配合語言的說明(如“這是我的名片,請多聯係”等)。收到名片的人,應感謝對方的重視和信賴,要像尊重名片的主人那樣,起身接過名片,讀出對方的名字和職務,並表達感謝(如“李經理,你好,很高興認識你,以後多聯係”等),然後要妥善存放好,不要隨隨便便放進包裏,最好是在對方的注視之下,將名片妥善地放進錢夾或名片夾裏,這樣會使對方倍感尊重。

交換名片時,一般是由職位較低者向職位較高者遞送名片,然後再由職位較高者回複名片給職位較低者。如果一次必須向多人遞送名片,就不要這樣選擇性地進行,而是按照順時針或是由近及遠的順序遞送,以避免遺漏某位客人,在眾人麵前去挑選和體現對職位高者的過度關注,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

No.2

優化你的個人形象

作為社會人,每個人總要與他人往來接觸,總有見第一麵的時候,總會產生或好或壞的第一印象。就第一印象而言,誰都隻有一次機會,你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見麵時所獲得的印象是最重要的。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交往中,他給你的評價主要取決於關鍵的幾分鍾,至少是前三十秒。在此期間,你不可能有機會展示你的學曆證書、職稱證明和簡曆。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專家阿爾伯特·羅賓對人們的直接交往進行研究後指出:一個人留給他人的第一印象受幾個方麵因素的影響,其中,說話內容本身占7%,說話方式(語速、語調、音量等)占38%,非語言信息(麵部表情、身姿、行為、服飾等)占55%。可見,人的外在信息在給他人的印象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分量。

形象也是一種資本

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有時甚至比你的能力更重要,會使你身價倍增。

《逆風飛揚:微軟、IBM和我》一書的出版,使吳士宏這位女企業家的形象征服了無數的中國人,10萬冊書很快銷售一空。“吳士宏”三個字已成為網上的熱門關鍵字,和“小說”、“足球”、“手機”什麼的排列在一起用於快速搜索,更不用說報紙媒體和電視廣播的熱度。

吳士宏因為一本書,成了公眾人物。她的書將自己的形象推向了全國,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形象傳播力與影響力。聘請她出馬的邀請絡繹不絕,最後她回應了TCL集團伸出來的橄欖枝。

有人說:吳士宏即使什麼也不幹,憑她的形象影響力也足以成為巨富。而研究企業家與經濟的人們則一直在反思:吳士宏現象怎麼解釋?她的形象為什麼能夠產生這樣大的傳播力與影響力?《逆風飛揚》究竟是如何切合中國人心理而使吳士宏的形象成功傳播的?

吳士宏僅僅是有著巨大形象影響力的企業家中的一位,和她有著同樣影響,甚至比她影響力還大的企業家大有人在。鬆下幸之助、卡耐基等企業家的形象穿越曆史的時空,依然為今天的人們所敬仰。企業家形象為什麼具有這樣大的影響力?究竟什麼是企業家形象呢?

像比爾·蓋茨這樣的企業家,其形象與外貌似乎並沒有太吸引人、太出眾的地方:一頭隨意的學生頭,一副大大的眼鏡,嘴角永遠銜著孩子般的微笑。了解比爾·蓋茨的人甚至說,他為人有些乖僻。

比爾·蓋茨的形象真的很平凡,可是,他的形象卻可以對人產生極大的感召力。有記載說,能否與比爾·蓋茨見麵,這對微軟的設計人員很重要,有些設計人員如果能夠見到蓋茨,可以一連激動幾天。

比爾·蓋茨已成為最受美國人仰慕的當代英雄,並成為世界廣為宣傳的英雄人物。絕大多數文章和書籍提到比爾·蓋茨時都用這樣的話:“比爾·蓋茨不僅是屬於美國的,更是屬於全世界的。對於廣大市民而言,他的經曆是一個神話,他本人則是一個偶像。”

事實上,像比爾·蓋茨這樣的企業家還有很多。有人對美國矽穀的新富豪有這樣的描寫:在我參觀完他的豪宅,他的朋友們也相繼而來,都是各大電腦公司的總裁和一些經常在電視報紙上看到的人物。有的人帶著也是從事電腦行業的太太,有的是自己獨自前往。他們都西裝革履,親切可愛,戴著厚厚的眼鏡和掛著兒童式的微笑。大家一邊吃墨西哥的玉米片和沙拉,一邊互相寒暄,主題都是科技界的最新動態,什麼產品又出來了,什麼公司又要被買走了等等。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群書呆子一般傻乎乎的人。可是,他們的形象如果出現在紐約大街上,幾乎所有的行人都會為他們而駐足!那麼,他們又是靠什麼吸引大家的呢?或者說,形象的背後,又是些什麼呢?

這些人同蓋茨一樣,都有著卓越的才能,精深的學識,他們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中,具有卓越的創新精神。是他們用自己的學識創造了一代計算機文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學識、精神構成了他們形象的吸引力與支撐。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良好的形象不單純是外表的觀感,它還是一種內在美的外在表現,這些內在美包括學識、修養、理念、品德、閱曆、業績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為良好形象做出如下界定:良好形象是由於良好的內在素養與外在表現,通過一定的傳播方式呈現給人們的一種綜合形象美,這種形象美能夠被人們所認識、所感應、所接受,並對人們產生極大的吸引力。

讓你形象丟分的小毛病

做人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讓人看起來喜歡,不惹別人厭惡,在與人相處時尤其要這樣。一些小的習慣和毛病就可影響到別人對你的看法,所以你應該檢查一下自身是否有這些小毛病。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人,由於一些微不足道的缺點,使他們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他們這些微不足道的缺點卻像那遮不住明月的烏雲一樣,卻掩蓋了他們原有的美麗與皎潔的光輝。要培養做人的“心機”,就必須除掉這些毛病。

(1)掏耳。有些手癢的人,隻要他看見什麼可以用,就會隨手取一支來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室,大家正在飲茶、吃東西的當兒,掏耳朵的小動作,往往令旁觀者感到惡心,這個小動作實在不雅,而且失禮。同樣,用手指挖鼻孔也是非常失禮的動作。

(2)打嗬欠。當你和朋友在一起談話的時候,尤其是當你的朋友在滔滔不絕地發表意見時,那時你也許感到疲倦了,你能按捺住性子讓自己不打嗬欠嗎?

在大庭廣眾中,你能忍住不打嗬欠嗎?

如果是你和你的老朋友談話,你知道在老友麵前打嗬欠會引起老友不快嗎?

打嗬欠在社交場合中給人的印象是:表現出你不耐煩了,而不是你疲倦。

(3)搔頭皮。有些頭皮屑多的人,在社交的場合也忍耐不住皮屑刺激的搔癢,而搔起頭皮來。搔頭皮必然使頭皮屑隨風紛飛,這不僅難看,而且令旁人大感不快。

搔頭皮這種現象在公共場合,尤其在社交場合和亂放臭屁一樣實在是失禮,特別是在宴會上,或者較為嚴肅、莊重的場和,這種小動作是很難叫人諒解的。

(4)剔牙。宴會席上,誰也免不了會有剔牙的小動作,既然這小動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時不要露出牙齒,而且把碎屑亂吐一番,這是失禮的事情。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頭略向側偏,吐出碎屑時用手巾接住。

(5)雙腿抖動。這種小動作多發生在坐著的時候,站立時較為少見。這種小動作,雖然無傷大雅,但由於雙腿顫動不停,令對方視線覺得不舒服,而且也給人有情緒不安定的感覺,這也是失禮的。同樣,讓翹起的腿兒鍾擺似的打秋千也是相當難看的姿態。

(6)長指甲和汙垢。留長指甲可能是一種癖好,但也有一些人卻疏於修剪,而且也疏於清理指甲內的汙垢,這就近於失禮了。當和對方握手、取煙、用筷,半月形的指甲汙垢赫然在目,實在不雅。

(7)當心放屁。放屁原屬生理現象,這是一種有益於人體的細菌在腸內製造出來的。人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也不能夠不放屁,但是在公共場合,一個響屁足可以破壞整個會場的氣氛。即使放個悶屁也罷,其臭味也叫人惡心。據一個有經驗的人說,在預感到要放屁的瞬間可以來三次呼吸加以抑止,要不,就悄悄地離開人群一會兒。

(8)拉鏈和鞋帶鬆著。這是一種疏忽,是一種難以叫人寬恕的疏忽,鞋帶忘記係上或男士的褲子拉鏈忘記拉上,在大庭廣眾的場合,無疑是件有傷大雅的事。

(9)頻頻看手表。假如你不是忙人,而且又無其他重要約會,那當你和朋友攀談時,最好少看自己的手表。這樣的小動作會使你的朋友認為你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不會使談話繼續下去;同時,你的小動作可能引起對方的誤會,以為你沒有耐心再談下去。

如果你確實有要事在身的話,你不妨婉轉地告訴對方改日再談,並表示歉意才行。

(10)不要以“喂”來喊人。打電話時,人們為了接通線路,故有“喂”一聲,待互通聲氣以後,照例是“早安”或者是“你好”,然後再說下去。

但是有些人,平時見到朋友也像接電話一樣先來“喂”一聲,這就有失禮貌了,應該以姓和稱呼來招呼對方才對。我們也常見有些人問路,也是“喂”一聲,雖然對方是路人,但為了禮貌起見,也得來一聲“你好”、“請問閣下”……

(11)不守時間。有一位小姐是一個非常可愛的人,她的臉型,配上她苗條的身材,顯得特別清新飄逸,她的一雙美腿走起路來輕盈極了。她喜歡穿淡雅服裝,特別喜歡穿輕紗罩著的裙子;她的談吐也是非常斯文,親切的話語交織著清甜的笑聲,跟她在一起,令人神爽意新,心神舒暢。像這樣的一位小姐,怎麼會令人不愉快呢?然而,她有一個很令人頭痛的壞習慣:不守時間。

許多次,朋友們在車站等她一起去旅遊,大家都到了,而她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有的人堅持要等她,有的人老早就不耐煩了。

終於,她來了,仍然那麼輕盈,那麼瀟灑,那麼清新飄逸,同時又那麼清甜,那麼愉快,那麼悠然自在若無其事,在別人的埋怨聲中,她竟然連一句道歉的話也不說。漸漸地她就被排除在社交生活之外了,因為人們越來越對她反感,覺得她每次浪費別人這麼多時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行為。這種不守時間的毛病,絕對要盡快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