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師階層,(買過房的人都知道公證服務有多貴,不就核實一下資料,蓋個章嗎?為什麼不能由政府廉價提供?)

政客議員階層,血統世襲。曆數西方政客階層,哪一個不是政治世家?

公務員階層,無論哪個黨派選舉上台都是他們經手,他們掌權。

藥劑師\/醫生階層,漫長見習期攔住窮孩子。

神職階層,沒有後台隻能去非洲傳教,城市教區沒有位置。

甚至貌似“底層”的階層,也是既得利益團體:

水電工,換個水龍頭幾百歐,

出租車司機,大城市執照幾十萬歐,強大的政治遊說能力。

海灘浴池老板階層,類似出租車階層。

以上既得利益者階層,對新進入者既有明麵要求,也有隱性要求。隻說明麵要求:除了必要的勞動技能,還要+專業對口的職高學曆(難怪本地青年寧願讀職高也不讀大學,大學位置留給中國留學生)

N年低薪學徒見習期(新移民資金緊張堅持不了幾年)。

十資質證書(大比重口試過濾新移民)

退休一個才能新進一個(赤裸裸的限製)。

關於職業軌跡和規劃,傳統的歐洲社會共識是這樣:

你應該在父輩熟悉的行業,讀個專業職高,拿到資質,借助國家協助年輕人就業的優惠政策,熬年頭進入一個行業拿到鐵飯碗,享受到高額利潤。比如進入水工行會,以後給鄰居換一個水龍頭你就收費幾百歐了,然後你生活又鬆弛又躺平,業餘時間你琢磨度假休閑就可以了。

但是假如你羨慕其他階層的豐厚收入,試圖通過個人努力賺更多錢,比如下班跑網約車,那麼你就搶了出租車階層的生意,社會就會認為你貪得無厭,社會一定會讓你遭遇銅牆鐵壁!

歐洲社會允許你的後續努力方向,隻是從個體戶升級成水工服務公司。

當然在他們的高稅收下,小老板累死累活也就稅後賺十來萬歐\/年,老婆也上班那麼多賺幾萬歐其實也就是老婆的工資。

很多老板多年幹累了,賣掉公司自己退回去做資深員工,無憂無慮也是一個月幾千歐。

後果一:這種製度安排,其實也是社會財富再分配,水工賺得和教授\/大公司經理差不多,社會階層之間不是垂直分布,而是奇怪的扭曲分布,大家不需要向上“躍遷”。

往上爬,“上”在哪裏?權貴換個水龍頭也得付我幾百歐!經濟上各階層大差不差,政治上都有投票權,實質上做到了各階層大致平等。

後果二:行業邊際固化成銅牆鐵壁,非法逾越者形同強盜。慢慢形成一個社會共識或公眾預期:

保障勞動者活得有尊嚴,這是天賦人權,國家應該保障。但若想階層躍遷變成人上人,侵犯其他階層的蛋糕,這不是天賦人權,國家無需支持,甚至國家應該出麵阻止。

後果三:社會板結到了這個程度,國家整體不可能還有競爭力。因此西方國家不遺餘力的在國際上推意識形態,希望東亞國家勞動者“覺醒”,勞動保護力度一旦上來,東亞產業成本就上去了,產品競爭力就下去了。

後果四:西歐的社會分工嚴重倒退。家家搞DIY,自己換水龍頭\/修房子\/剪草砍樹\/修車洗車\/買菜做飯\/開車拉貨運垃圾,大家不加班的業餘時間全賠進去。對新潤華人尤其反諷,潤歐洲以後倒是不用996了,但是自己買菜做飯更累!

西歐體製,和中國區別極大。可以說是異質文明。現在很多華人新移民,連歐洲遊戲規則的ABC都不清楚,就一廂情願衝過去了。

咱們就算去外國自駕遊,也得先了解人家的特殊交規不是麼?